周培公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人物。二月河小说《康熙帝》和电视剧《康熙王朝》都大量改编了周培公的经历,使得三藩之乱时原本是抚远将军图海手下的周培公,变成了康熙钦任命的抚远将军,而图海则成为了他的助手。总之,周培公在电视剧中的生活已经面目全非。
至于“康熙王朝”,为什么周培公在帮助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后被贬?十几年过去了,康熙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战败的将军?本文以康熙时期的故事情节为基础,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原因加起来有三点。
第一,在皇宫混乱的时候,他说服康熙王子得罪了珠儿
剧中,周培公有一个推荐人,那就是康熙少年时期的少爷吴慈佑,而谁对吴慈佑最嫉妒最阴险呢?是康熙最喜欢的明珠,因此,明珠自然不对付吴慈佑推荐的周培公,但这并不是明珠攻打周培公的主要原因。
康熙二十二年,吴三桂出兵造反,天下大乱。当时恰逢康熙皇后生下次子三弟,但皇后却因难产而奄奄一息。临死前她死死盯着康熙,却不愿咽下最后一口气。很明显,当时有一种心态,大家都很疑惑。
这时,站在一旁的周培公看出了皇后的心思,果断站了出来,劝说康熙在这个紧要关头尽早定国,即册封皇太子。康熙也反应很快,立即册封刚生下皇后的二哥为皇太子。女王的愿望实现了,她平静的心也随之逝去。周培公的举动也把珠儿得罪死了。
在二哥出生之前,康熙有一个皇子,就是大哥哥印哥,珠儿是印哥的舅舅。很长一段时间,珠儿都在计划让大哥做皇太子,而二哥胤哥则是珠儿主要政敌的孙子。周培公此举不仅粉碎了珠儿的计划,还误以为周培公是索图的一党一珠。
第二:作为汉将军统率军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皇帝和满清达官贵人都不放心
被康熙任命为抚远将军后,指挥了京城八旗,先后镇压了察哈尔叛乱和王叛乱,为歼灭三藩之乱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因为他是汉将军,他总是被怀疑。即使在剧中,当王的混乱还没有被完全镇压的时候,他的将军富源也被替换了,因为他害怕他的工作很难治愈。
幕后,是明珠。而且,由于周培公始终不肯笼络索额图,连索额图派都在背后推波助澜。满洲几乎所有有权势的人都在抵制和诽谤周培公。当然,这也是康熙预见到的。没有康熙的点头,谁能轻易取代一个抚远将军?
在剧中,周培公的地方也很巧妙。他是沈阳盛京的提督。它是清朝入关前的都城,被视为龙兴之地。清朝入关后,被定为都城。历史上驻守盛京的都是满族人,大多是艾新觉罗氏宗室的子弟。直到清末光绪三十一年,才有一位带着汉八旗的盛京将军。阴谋需要盛京太守周培公。
盛京是清朝达官贵人留下的后路。清朝初期,除了罪犯,汉人是不允许出关的。住在关外的都是八旗子弟,盛京的都是八旗兵。虽然周培公名义上是盛京最大的将军,但他不能指挥盛京所有的八旗兵。
因此,让周培公担任来自一品的盛京提督,似乎是提拔他去工作了。事实上,正如康熙在剧中所说,它是被派去监视居住的。盛京是清朝的大后方,没有战争。让周培公去盛京对他来说真的很难,导致他十几年无所事事,只好在盛京默默画“帝王图全图”。
第三:康熙想关台,无人可用,想着周培公
如果不出意外,周培公将以一品盛京提督的身份,在盛京默默老死或病死,然后他的家人会得到一份官方讣告。但在内部局势稍有稳定后,康熙又把目光投向了准格尔的葛尔丹和台湾彭的郑经,特别是想关闭台湾。在八旗不擅长水战的情况下,他不得不严重依赖韩江。
因此,在康熙最终被派往周培公十多年后,他又一次想起了这位战败的将军,在专程前往盛京时,他想带周培公回京,让周培公帮他关台。然而,周培公却因为不能适应盛京的气候而病倒了,再也不能为康熙效力了。基于此,在剧中,姚启生是由周培公介绍的,姚启生是被推荐的。这是周培公除了《故宫全图》之外,对康熙最后的贡献。
然而,周培公对姚启生的推荐也是虚构的。历史上,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收复台湾省,周培公死于康熙四十年。姚启生死于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接待台台长施琅死于康熙三十五年,周培公死于姚启胜、施琅之后。所以剧中周培公先死,死前推荐姚启生的故事不可信。
以上分析,基本上就是康熙年间周培公被康熙训斥而被铭记的过程和原因。大部分都不是史实,纯粹是虚构的,可能是为了好看点的小说或者电视剧。所以关心小说或者电视剧的粉丝可以关注这些虚构的情节。真正的历史爱好者不应该当真。如果他们想知道历史真相,就不能看电视剧,只能看专业书籍或者专业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