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中国不仅有大企业,还有与一代大企业相匹配的重量级企业家和深刻的企业理念,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最近出版的《商业战略》更新版汇集了中国企业家的思想。
宋志平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企业家、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这位传奇人物扎根企业40年。在担任最高领导的26年间,他曾数次临危不乱,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993年至2001年,在担任北京新建材总厂厂长期间,他带领这家濒临破产的老国企。筹资自救,改革上市,快速转型,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2002年至今的17年间,他带领的中国建材集团一路改革创新,从一个几近破产的“草根”变成了全球最大的建材制造企业;2009年至2014年,他承担了两项任务,将竞争激烈的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两家央企带入世界500强。这些看似荒诞的故事是如何发生的?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宋志平有什么优势?《商业战略》的升级版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答案。
这本书是宋志平众多作品中的一部特殊作品,也是中国企业家中的一部特殊作品。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摘要的形式记录了宋志平40年来面对时代、行业和企业问题时的思想和思考。与一般的描述不同,这本书不是事后的想法或总结,而是自1993年以来的主要讲座、媒体采访和署名文章的集合。宋志平把分散在时间里的思想碎片一个个捡起来收集,从几千万字的原始资料中挑选出38万字,即整理出3%-4%的实际记录,献给读者。这本书就像一个企业家的“问题集”。书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一篇几千字的小论文。论点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获得了什么经验,都讲得清清楚楚,生动地描绘了创业者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前身《商业战略》曾于2013年和2016年两次出版。相比之下,新书体系更完整,内容更详细。特别可贵的是,该书用大量篇幅对新常态下的战略选择、过剩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球化4.0时代、高质量发展等近三年的重大命题给出了清晰的答案,对当今企业转型升级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打开升级版的《商业战略》,静静阅读。读者会被其深刻的内容和严谨的框架逻辑深深吸引。越是品尝,越是阅读,越是放不下。这本书的两轴非常醒目:横轴是对企业管理的系统思考。宋志平的思想世界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丰富的内涵。从远处看,它像一棵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当你走进去的时候,你可以捡起来。作品都是金叶子的,太神奇了;纵轴是思考企业的时间标尺,记录了宋志平在国有企业脱困、市场化改革、联合重组、规范治理、做强做优等重要历史节点上的不懈探索。两轴在时间空中穿梭、延伸、相遇、融合,最终成为一座宏伟而丰富的企业思想宝库。仔细感受一下,“财富”是惊人的:
一个
管理智慧
宋志平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六个部分环环相扣,有机统一。“战略与目标”指的是“去部队切个情节”的战略。对企业而言,“求”包括发现自身不足的战略方式、业务重新聚焦的选择、依法把握机遇的成长方式、改变现状的生存方式、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方式、为自己触人的合作方式等。《改革与机制》对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发展、机制革命、促进创业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央企在市内经营”“适合参与和控制”“三盘牛肉”“寻找最大公约数”“一个公式十六个字”“从老三样到新三样”“脱黄马”“换出换回”等,极具参考价值。《整合与创新》聚焦过剩行业困境的现实出路、大企业联合重组的内在逻辑和成功规则,列举了一批可以即时学习和运用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从而揭开企业创新创业的神秘面纱。《运营与管理》明确了运营与管理的区别,然后详细介绍了企业的产品战略、价格战略、市场战略等盈利方式,以及三级管理、网格化管控、八建法、六星企业等特色方式,并对发展董事会、做好董事长做了深入分析。《团队与组织》以幸福生活平台的建立和人的价值的实现为出发点,回答了如何以人为本、如何打造高素质团队、如何提升领导力、如何打造学习型组织、如何选人用人等重要命题。《文化与愿景》探讨了以文化立企业、包容理念、企业品格、企业家责任等深层次问题。,展现了大企业领导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厚重的思想境界。
2
新的实践
宋志平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学者型企业家,也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和实践型企业家。尽管他胸中有星星,但他总是扎根于脚下的土地。作为著名的“书虫”,宋志平对彼得·德鲁克、克莱顿·克里斯滕森、吉姆·科林斯、迈克尔·波特、杰弗里·韦斯特等著名艺术家的经典理论了如指掌,还研究了西方剩余经济的走向和国有经济的发展。但他的学习和思考并不是在镜子里度过的,而是始终与自己的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被赋予了顽强的生命力。正因如此,书中的策略并不是艰深晦涩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的循环提炼出来的。每一次经历或教训,都是宋志平“一生只做好一件事”的心血磨砺出来的,是辛勤劳动的汗水和泪水浇灌出来的思想之花。书中列举的王庄谈判、以人为本、将马伪装成赛马等生动案例,一次次将读者带入生动的实践场景;“以价换利”、“三分天下”、“非高峰生产”等特色思路,讲起来新奇有趣,用起来更有效果。正如宋志平自己所说,这本书“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没有深厚的实践基础,长期的思维训练,没有知行合一的能力,就不可能有《商业战略》,这是一部散发着实践和思想光芒的精品。
三
岁月的风景
宋志平的商业实践是中国微观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为读者了解中国企业过去40年的变迁打开了一扇窗。推开这扇窗,透过企业的个体命运,我们可以看到江河汹涌的壮阔时代,在千帆竞争的活力,拼搏的隐忍与倔强,人生故事的跌宕起伏。宋志平是国有企业家的代表人物。他系统、持续的企业实践,连接了迄今为止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忠实还原了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艰辛历程。很多人认为国企就像襁褓中的婴儿,躺在国家的怀抱里,衣食无忧。从宋志平的企业故事来看,勇士队的冠军从来都是用荆棘编织的:当厂长的时候,工厂穷得开不了锅,他着急得六天说不出话来;公司掌管中国建材时,负债累累,水泥被质疑“不合格”,联合重组被质疑“疯狂”,混合所有制的发展一路悬在心上...可想而知当事人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和痛苦!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经营战略其实是被难题逼出来的。正是有了最后一站的勇气和策略,一些国有企业才能爬出火山口,实现凤凰涅槃式的剧变。宋志平保存了这些难忘的记忆,企业家的彷徨与痛苦,荣耀与梦想,让读者看到了真正的国企和国有企业家到底是什么样子。时间是无声的,岁月是有记号的。宋志平及其管理策略见证了国有企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其中蕴含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脉络,其文献价值和样本价值都非常有价值。
四
文化的魅力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它强调仁爱、以人为本、守信、主持正义、尊重和谐、求同存异等重要思想。,培育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宋志平的企业思想充满了独特的中国魅力,这使得他的问题解决策略变得简单易行。无论是20年前点燃员工的心,建立“家”文化,10年来整合数千家民营企业和8家央企,还是近两年来推动机制革命,共享业主和劳动者的利益,宋志平职业生涯中的几部佳作,归根结底都源于对“以人为本”真谛的理解,通过文化与制度的耦合,激发了隐藏在人们心中的潜能,满足了各方的利益诉求和美好愿景。倡导宽容是宋志平的另一个文化象征。在他的商业词典中,产业融合、混合所有制、集成创新、市场竞争都是以辩证思维为基础,以包容性为核心,以共生共赢为归宿。大海不在乎水,所以可以成为它的大;山之所以和山一样高,是因为它不在乎土壤。强烈的变革意识和开放包容的气质,让中国的建材事业变得波澜壮阔。宋志平有“天下先忧,惟忧”的感觉。他将责任融入创业,将人类的福祉、国家的命运、行业的利益、员工的幸福融为一体,始终站在道德制高点做企业。这种俯视苍穹、爱人的精神境界令人感动。实践告诉我们,企业的崛起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企业和企业家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古为今用,结合中西新视野和新商业方式,坚定地走向未来。
五
人生哲学
经营战略不仅有“艺术”的层面,也有“道”的层面——当我们跳出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我们的思维就会逐渐触及到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比如生死。宋志平认为,人是生来就要死的动物,大多数企业都难逃没落的命运。所以要保持平常心,看远活在当下,做好现在就是未来。“忙碌的蜜蜂没有悲伤的时候”,“但它们在莫问的未来做好事”。他以冷静务实的心情将历史、现实、未来联系起来,传达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平和,这大概是他善于解决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另一个例子是个体和整体。从书中可以看出,宋志平善于思考全局。他的思维逻辑是先看整体,先定目标,再推回企业和个人应该做什么,最后用个人的成果助推系统优化。自始至终,他的企业实践都在搭建一个共生共享的平台——“万物协同”的生态圈阳光灿烂,国企、民企、外企、业主、经营者、员工各得其所,充满活力。这是中国企业家的“理想国家”,是微观经济学中对大同世界的自觉向往和终极追求。另一个例子是变化和不变。宋志平认为,一切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变化应该是渐进的,发展应该通过传承来实现。在时代变迁空的背景下,这些变化的逻辑值得深思。
《经营战略》升级版记录了中国企业的进步,标志着中国企业家思想的高度。宋志平认为,中国企业的下一个目标,不仅是跻身世界500强,更是要创造代表时代精神和灵魂的企业理念,用一流的理念塑造一流的企业。我们期待更多的中国企业家,在走向世界的征程中,向他人学习,开拓进取,贡献精彩的中国故事和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