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古楼 孙子想看消失60年的古楼 聊城“硬核”爷爷直接“建”了一座

栏目:体育 2021-09-21 11:40:16
分享到: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8日讯聊城临清一位80多岁的老人手中的一堆不起眼的木板和铁皮,被精雕细琢、精巧拼接成精美的微型模型。如今,这位创意老人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再现了明代临清古楼和当时的标志性建筑,再现了临清的老风貌。

老人的名字叫方。在他居住的社区,记者看到了这部新作。老人记忆中恢复的“古楼”主要是暗红色和暗绿色。从底柱和招牌到滚棚顶,再到配套建设的毕夏宫、老君殿、奶奶庙、麻鞋殿、僧塔,共有两层四门十三柱...做工精细,匀称整洁,每个地方都下了大功夫。

众所周知,临清是一座著名的运河城市,明清时期繁荣了数百年。如今,临清保留了老城区和一些名胜古迹,但也有更多的城市特色随着历史变迁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据记载,临清古楼建于明代景泰元年,楼高两层,高一百多尺。之所以被提名为“七秀楼”,是因为它建在原砖城南门外运河北岸的七秀锦上。地震后,它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失修。

“古楼原高30米,基高18米,门径6米。我做的模型是按照30:1的比例还原的……”方说,他之所以做这个模型,也是源于孙子的一句话“古楼是什么样的”。孩子们小小的好奇心激起了老人的心愿,他想通过古建筑的微缩模型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家乡运河文化的无限魅力。

“老人把对家乡的感情倾注到这个模式中。既是一种艺术表达,也是对家乡的热爱。是对家乡优秀文化能够传承下去的一种期待。”临清市作协理事刘备在欣赏了老人的模型后,感触颇深。

闪电新闻记者左新新聊城台韩夏回付彤临清台张雅欣聊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