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看外国电影吗?外国演员看电影会迷茫吗?
我喜欢,而且超级认真,尤其是在电影院看欧美电影的时候。运气好的话,看三分之一就能分辨男女主角。如果我运气不好,看完电影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在电脑上比较好,因为可以前后拖动进度条比较五官,判断是不是同一个人,但是这样看有点费力。
我曾经怀疑这是不是智商问题,直到发现这样的人并不多,我才松了一口气,安慰自己:我大概只是脸盲。
但是今天我要打脸了,因为不是所谓的脸盲,是我对脸盲的误解。
你为什么对外国人的愚蠢感到困惑
上述现象实际上被称为“异族效应”,也称跨种族效应,即同一种族的人在短时间内很容易被识别,但不同种族个体之间的外貌差异却无法被准确识别。
外星人效应,不仅我们有,外国人也有。
还记得当年张馨予穿着“床单”走在戛纳红毯上,被认出是巩俐吗?还记得英国报道范冰冰的时候,关晓彤的照片用错了吗?虽然英国媒体发现后立即进行了修改,但图片的错误使用被网友拦截,在微博上疯狂传播,引发了大量热议,使“英国报道分不清中国面孔”排名跻身微博热搜排名前5。
来源:pixabay.com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宝宝在9个月大的时候就失去了分辨猴脸的能力呢?
研究人员普遍推测,这与我们的“感知缩小”有关。
这四个字,简单的解释就是,当我们长期生活在同一个种族中,我们会逐渐对周围人的细微差别变得非常敏感,随之而来的变化就是对同一个种族的外貌识别的敏感度会增加,而对其他种族的外貌识别的敏感度会降低。心理学家认为,异形效应是为了适应生活环境而优化大脑资源的缩小现象。
当然,这种收窄现象并不意味着没有办法改变,实际上是可以削弱的。通过反复接触,长期生活在异国环境中可以打破这种魔咒。
换句话说,只要你经常看外国电影或者和外国人一起生活,你辨别外国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在国外生活的留学生应该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什么是脸盲?
既然以上现象不是脸盲,那什么才是真正的脸盲呢?
其实脸盲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脸盲,其实也叫“脸盲”,通常表现为熟悉面孔的识别能力降低或丧失。
一个真脸盲的人分不清外国演员,连妻子和母亲都认不出他,连熟人都是陌生人。虽然他们看到的图像和正常人一样,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但他们的大脑无法将面部的整个图像连接在一起,也无法区分你和其他人在面部特征上的细微差异。
谁能告诉我,有多少人?
对于脸盲的人来说,辨别脸型的难度和正常人差不多。你能用一只手猜出对方是谁吗?连我父母的手都很难辨认。
一般这种缺陷仅限于人脸识别,并不包括视觉识别的所有方面。也就是说,大多数脸盲的人在人脸识别方面只有障碍,但在识别日常物体和阅读方面没有问题。
根据发病原因,脸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获得性的面部失认症,这种失认症是由于脑部损伤,导致颞叶内与面部处理相关的脑区受损而导致的面部识别障碍,这类障碍占比较少。
另一种是先天性面部失认症,病因暂时未知。与很多人理解的相反,脸盲并不少见。根据以往的研究报告,世界上大约有2.5%的人天生就有脸盲,也就是说100个人中有2到3个人是脸盲,这个比例其实是相当高的。
但是,脸盲的人往往不会自发地意识到自己是脸盲,所以如果你问一个真正的脸盲的人,他可能不会觉得自己的感知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看到的世界一直都是这样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通常只能通过声音、衣着、走路姿势等细节来“识别人”。
电影《人群中的脸》中,因头部受到重击而失明的女主角安娜,每天都会在小本子上画出男友领带和公文包的颜色和领带,以此来区分男友。
遗憾的是,虽然面盲的比例相当大,但目前还没有办法治疗面盲,只能通过医学培训来改善。
为什么正常人记不住别人的脸?
当然,生活中还是有一些人既不是脸盲,也没有其他疾病,但是他们记不住也分不清和自己见过面的人。发生了什么事?
智商有问题吗?还是失忆?
可能都不是,可能是因为他/她和你缺乏共同点。
2007年,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项研究,探索除了种族之外,能够引起面部识别的社会因素。
研究发现,当人们面对与自己有共同社会属性的人时,能更清晰地记住他的脸。
比如你面前有40张照片,其中20张来自你的校友,20张来自不同的机构,5分钟后,你需要从这60张照片中认出你刚才看到的40张面孔,你很可能会认出那些和你来自同一个机构的人,因为你心里知道你来自同一个机构,你可能会更加关注他/她,更清楚地记住他/她的长相。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你能记住不同的陌生人,但有时你却记不住他们。总的来说,你们之间几乎没有共同点和联系,他/她可能不足以引起你的注意。
因此,即使是我们正常人有时也无法识别或区分他人,更不用说脸盲了。希望大家多给他们点耐心。他们认不出你,不代表他们不看重你。只是他们比你更难认出你。
参考文献:
1.三十年来对面孔记忆中自身种族偏见的研究:一项荟萃分析综述。心理学,公共政策和法律,2001,7: 3。
2.Pascalis O,de Haan M,Nelson C . a .在生命的第一年,面部处理是特定物种的吗?。科学,2002,296: 1321-1323。
3.其他种族效应在婴儿期发展:知觉缩小的证据。心理科学,2007,18: 1084-1089。
4.https://www . medicine net . com/face _ blindness _ prospognosia/article . htm
5.右和左颞枕和颞前病变对面部识别障碍的不同贡献。《人类神经科学前沿》,2011年,5: 55。
6.人脸识别和面容失认症的神经和遗传基础。神经心理学杂志,2008,2: 79-97。
7.跨类别效应:仅仅是社会分类就足以在人脸识别中引出自己的群体偏见。心理科学,2007,18: 70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