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能自愈吗 胃的自愈能力非常强大 但幽门螺旋杆菌仍是致癌元凶

栏目:教育 2021-09-17 11:45:35
分享到:

古代没有软面包

没有容易消化吸收的好食物

食物的匮乏和粗糙

不能适应的人被淘汰

幸存的祖先

胃的自愈能力很强

这个强大的基因

代代相传

让现代人充满活力

胃口好

即使胃的自愈能力很强,但现代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一种叫做幽门螺杆菌的致癌物悄悄潜伏在人体内,等待抵抗力下降的时机。如何充分发挥胃的强大能力,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技术抵抗这种病原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于20世纪80年代在胃炎患者的胃窦粘膜中发现。它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呈S形或螺旋形,在电子显微镜下一端有鞭毛。

幽门螺杆菌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可被各种常用消毒剂杀灭,在室温空下只能存活数小时。该菌产生丰富的脲酶,能分解尿素,这也是呼气试验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原理。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病因,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仅能加速胃溃疡的愈合,还能显著降低胃溃疡的复发率。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已被列为胃癌的第一致癌物。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总体上仍很高,成人感染率达40% ~ 60%。

人们是如何被感染的

幽门螺杆菌?

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发达国家,可能与饮食习惯和卫生生活条件有关。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食用细菌”,具有高度传染性,其传播途径一般为口对口和粪口对口途径。家庭共享使得幽门螺杆菌容易在家庭成员中传播。

此外,这种细菌还存在于牙垢和唾液中,所以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更换牙刷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密切接触和食用被幽门螺杆菌污染的食物可能会被感染。

但大多数人感染后没有明显症状,也不可能生病。

怎么知道

你感染幽门螺杆菌了吗?

呼吸试验简单,临床常用。

原理是Hp能产生高活性的脲酶。受试者服用碳14标记的尿素时,如果胃部存在Hp感染,尿素酶产生的尿素会将尿素分解为氨和碳14标记的CO2,碳14标记的CO2通过呼气排出。呼出的气体可以定期收集。是临床常用的方法,也是判断治疗后Hp是否根除的首选。

吹气可以代替胃镜检查吗

不能。呼吸呼气试验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无创方法。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但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甚至胃癌有关。

很多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正常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很高。因此,即使我们知道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我们仍然不能确定患者是什么疾病。

胃镜检查可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黏膜的变化,知道是否有溃疡和新生物。结合活检,可以确定炎症的程度,病变的良恶性,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因此,吹气不能代替胃镜检查。

谁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

根据2012年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共识报告,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没有商量余地的,因为这些症状:

消化性溃疡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最重要的适应症。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虽然根除Hp、预防胃癌的最佳时机是在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发生之前,但现阶段患者根除Hp仍可消除炎症反应,减缓或停止胃黏膜萎缩的发展,并可能逆转部分胃黏膜萎缩。可惜肠化生很难逆转。

早期胃癌经内镜切除或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甚至10年生存率很高,在此期间仍有胃癌复发的风险,根除Hp可显著降低这一风险。 

胃癌家族史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遗传易感性高。虽然遗传易感性很难改变,但根除Hp可以消除胃癌的重要因素,从而提高预防效果。

个人对治疗的要求应在治疗前由医生严格评估。年龄;但≥45岁或有报警症状者不支持根除Hp,需先行内镜检查。

如何杀死幽门螺杆菌?

根据2012年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共识报告,建议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铋联合两种抗生素。定期坚持用药尤为重要,规范的剂量、充足的疗程、合理的药物选择和搭配是取得疗效的保证。

因为抗生素耐药,最好在消化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切不可额外服用药物或漏服药物,这样会导致顽固的幽门螺杆菌复发。

如何预防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复发?

根本的办法是改善全社会的生活和健康状况,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我们主要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尽量减少外出就餐的频率。条件允许时,家用餐具应定期消毒更换。此外,家庭成员应同时定期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亲戚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与其同住的家庭成员阳性率很高,需要同时检测是否有感染,必要时及时治疗。

二是初次治疗应选择正规的抗幽门螺杆菌方案,严格按照疗程遵医嘱,尽量彻底治疗。

第三,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腔进入人体,经常存在于牙垢和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更换牙刷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第四,有些人确诊感染幽门螺杆菌后需要及时治疗。治疗后应定期复查。如果复发,可以再次治疗。

转自: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