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特工佐格的拉姆扎小组——“上海机密”
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治外法权和租界的存在,上海成为洋人在远东活动的中心,各种势力交织重叠。特别是二战前后,这里也是世界情报战的重要战场。在上海的红色情报战线上,除了龙潭三杰为代表的中央特科,还有佐格领导的传奇拉姆扎集团。时至今日,在淮海中路1676号、武康路333弄等地,我们仍能依稀感受到他们当年在这里经历的危险谍战。
佐格来到了上海
理查德·佐格
理查德·佐格1895年出生于俄罗斯,随后移居德国。1918年加入kpd。1925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后成为苏联红军情报部门特工。1929年春夏之交,一度被撤销的共产国际远东局从海参崴迁到上海,负责联络中国和远东各国的共产主义组织。1930年,佐格以德国记者和自由撰稿人的身份来到上海,开始了他为期三年的中国之旅。但实际上,他的主要任务是深入研究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国民党军队的编制、武器装备以及西方列强尤其是德国、日本的对华政策。他的上海情报网被苏联称为“拉姆扎集团”。
拉姆扎集团的核心外籍成员
在上海定居后,莫斯科为佐尔格提供了几名外星人的核心成员,这些成员日益扩大,形成了一个国际团体。在上海,著名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认识了佐格,并成为他最好的朋友。佐格经常出现在史沫特莱居住的武康大厦。她向佐尔格介绍了许多可靠的侨民,包括思想先进、熟悉中国进步作家和艺术家的日本人丰臣秀吉·苍崎,他后来成为佐尔格在上海和东京的重要间谍助手。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鲁特·沃纳是佐尔格集团的另一个重要成员。她原名叫乌苏拉·比尔顿,是德国经济史学家于尔根·库欣斯基的妹妹,也是德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夏天,她和丈夫罗尔夫·汉布格尔一起来到上海,因此她也被称为“汉布格尔夫人”。
在上海,鲁特沃纳结识了史沫特莱,并通过她与鲁迅、丁玲、宋庆龄等人交了朋友。1930年11月,史沫特莱把她介绍给佐格。鲁特沃纳将佐尔格视为“老师和榜样”,并开始协助佐尔格的工作,代号为“索尼娅”,为佐尔格的团队提供秘密会议场所,收集情报信息。1931年4月,鲁特韦尔一家搬到法租界乔佛里大街1464号。鲁特沃纳后来在自传《索尼娅的报告》中写道,“整个住宅区就像一个小花园。特别重要的是,房子有两个出口,整个绿地毗邻两三条不同的街道。”佐格集团应该每周至少在这里召开一次半天的会议。有时候,Zorg会带来一个巨大的旅行包,里面装满了各种情报信息。有一次,鲁特走进房间时吓了一跳。房间里所有的人都拿着手枪,地毯上的盒子里装满了武器。他们甚至有一个电台。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秘密电台的制造提供重要帮助的蔡书厚,也在1932年被佐尔格招入拉姆扎集团。
鲁特·沃纳
1932年佐尔格回到苏联后,鲁特维尔纳也在1933年夏天被调回莫斯科接受训练,随后被派往中国东北工作。离开中国后,她继续在波兰、瑞士和英国写间谍传奇。最突出的成就是向苏联提供了英美研究制造原子弹的情报材料,打破了美国对原子弹技术的垄断,让苏联红军情报总监忍不住赞叹:“如果我们英国有五个索尼娅,战争早就结束了。”1990年,她的自传《索尼娅的报告》全文出版,震惊了全世界。
资料选自:苏志良《1930-1932,谍战精英佐格的上海潜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