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棠 陈兆棠不贪不腐 出身名家的他为何变得嗜杀成性 最终死于非命

栏目:汽车 2021-09-20 05:49:48
分享到:

自古以来,人们对清官有着非同一般的向往,希望有这样的官员来治理地方。但是官员诚实就够了吗?其实,评判官员,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一个官员从不贪污,但在他的管理下,当地人民很悲惨。当革命军逮捕并枪毙他时,无数人为他鼓掌。这个人就是陈兆棠。

陈兆棠的性格受到出身好、事业不如意的严重影响

陈兆棠出生于1859年。他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他的父亲陈世杰也是一位著名的大臣,住在山东省。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陈兆堂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很多著名的学院学习。但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科举考试并不是很顺利。三十岁时,他只是一个贡品。

1889年,科举失意的陈兆棠终于放弃了奋斗,将一个拥有五种品质和常识的官职捐献给了自己。虽然这样做官,后续不会有很大的发展,但至少总比没有强。

陈兆棠的母亲在他就职前去世;等到三年后,他刚上任川井县帆布盐局,父亲又去世了,陈兆堂只能再次担忧。

就这样,守孝六年后,是1895年,陈昭堂36岁。此时的他可以说是一事无成,慢慢影响了他的性格,让他变得暴躁易怒。

通过严格的措施,陈兆棠逐渐成名

孝道期满后,刚刚回归官场的陈兆棠,在普通人眼里是一个真正的好官员。他勤于政事,积极为民排忧解难,多年来办理了所有案件。此外,他做了两件事来使他受欢迎。

第一件事是为当地建一所学院,还用自己的工资给学院里的学生买一本经典和历史的子集,让当地的文风能够兴盛起来;

第二件事是积极抵抗土匪。清末,时局混乱,土匪遍地。陈昭堂上任后,建团练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将大名鼎鼎的土匪张老光绳之以法,震慑余党。当时的社会秩序已经大大改善。

因为这一系列措施,陈昭堂逐渐得到其他官员的认可,并多次被调往其他地方主持剿匪工作,因此受到重用。

在这种情况下,非科举出身的陈昭堂只有一条路可以继续往上爬,那就是积极抗匪,做出成绩。

漠视人命,被称为“屠波”

19世纪末,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广东土匪问题十分严重。这时,陈昭堂被任命为徽州知府,并主持地方剿匪工作。

但是在这个时候,陈兆堂却有些走火入魔了。为了完成任务,他要求当地的世家大族交出自己家族中所有的土匪,将他们处死。但真正的反派往往势力比较大,根本不会轻易落网。大部分都是小偷小摸,好人多。

而且,因为陈兆棠的高压政策,很多无辜的人被杀害。当时,一个叫胡比纳的农民因为与土匪发生冲突而被绑架。他父亲报案后,胡比纳和匪徒被逮捕。结果土匪贿赂士兵,诬陷胡比纳为土匪。当这个消息被报告给陈兆棠后,他立即判处胡比纳死刑,没有进一步调查。虽然最后真相大白了,但死人是再也回不来了。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后来,陈兆棠被调到潮州,但他仍然进行这种做法,一天之内杀死了300人,这让人感到害怕。

终于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潮州被革命军收复,臭名昭著的陈兆棠被捕枪决。

临死前留下遗嘱:“不死于君,不死于国,死于因果。”这可能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意识到的。

他为什么要实行如此严厉的剿匪政策?也许是名利。如果没有一个“然而擅长”的头衔,他怎么能和一个捐助者成为最后一个州的地方法官呢?长期的不满让他渴望展示自己的实力。在这种紧迫性下,人民真正需要的不再是他的关心。

陈昭堂没有意识到,土匪之所以这么多,真正的原因是百姓生活太艰苦,所以被迫落草。他不解决民生问题,只去镇压土匪,只去镇压得越来越多;或者他也知道这个问题,但是他根本解决不了,最后他选择了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