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 大规模数字化时代 你需要哪些个人技能

栏目:军事 2021-10-05 01:38:55
分享到:

编辑导语: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和交流方式。数字时代,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避免被新时代淘汰,我们必须始终走在学习的道路上。那么,我们需要什么个人技能呢?

数字时代正推动着我们前进,所以是时候停下来思考了。在行业、职业、趋势、观念的快速变化中,能力提升的哪一方面最能帮助我们在长期的职业发展中锚定角色,凸显个人价值?

数字经济时代我们需要哪些个人技能?说个笑话,我们的孩子未来要面对的一定是一个高度深化的数字社会。我们现在的很多职业、行业、技能甚至很多想法都会被淘汰。

这种变化可能比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突然转变更大,所以我们应该时刻问自己一个问题:在未来几十年里,什么样的知识/能力最能抵抗变化并永远持续下去?

基于这些年对社会数字化进程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数字化就是标准化”的时代。比如,由于行业/学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跨界”和“多元化”的能力明显占优;比如,因为服务业成为主流,艺术家“感性、共情、协调、沟通、表达”的特质变得更加重要;例如,由于知识迭代的加速,“持续快速学习能力”变得更加重要...

首先,避免标准化

仔细想想,大规模数字化之后,越来越多的行业可以标准化自己的流程。

尤其是数字化平台这种企业组织模式的普及,加速了整个社会的标准化进程——近20年来,电商、社会化、出行、外卖、快递等服务行业逐渐被平台标准化,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在这个过程中感到被异化为“工具人”的原因。

未来数字发展有两个趋势:

一个是工业智能:这将进一步细化工业流程。流水线的效率和精度进一步提高,但低技能岗位进一步消失;

二是服务业标准化:那些信息不对称程度高、对个人能力依赖程度高的服务行业,比如医疗、教育等,会被高频数据逐渐拆解成更为细致的流程,其中那些程式化的流程也会被平台标准化,相关岗位自然会逐渐边缘化甚至被取代。

然而,对于那些不能或不能“标准化”的高技能劳动者,如艺术能力,数字化反而提供了一个向上的杠杆。

因此,未来一个有趣的悖论将在于:企业和平台的目标是标准化并获得规模溢价;个体劳动者的目标是非标准化的,包括提高个体艺术能力、培养非标准化技能、寻找非标准化赛道。

所谓非标准化,通俗的理解,就是艺术创意和创意。

记得几年前听曾鸣教授说过:“艺术创造力是未来价值创造的源泉...谁能创造性地想到一个新场景如何在线化和数字化,谁就能赢得未来。”当时听得模模糊糊是有道理的,但这几年真的是很有前瞻性的洞察。

那什么是艺术创造力呢?

这些词很容易理解为与文艺、设计等创意产业相关的工作。但事实上,远不止如此。艺术有八大类,包含各种能力的综合提升。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0未来就业报告》列出了2025年全球就业市场最需要的10项能力,包括分析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领导力等。

你会发现数字时代的艺术创造力应该是包括思维能力、社交能力、行动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

二、艺术创意=破圈+迭代+链接

为了使这个抽象的“综合能力”可观察,总结了三个可执行的关键词:

1.打破圈子

就是有意识地突破自己所处的位置。这种突围可以是专业轨道选择上的“跨界”,也可以是思维路径上的“另辟蹊径”;可以是工作流程、内容、方法上的“越界”。

当然,破圈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方向去努力学习一门艺术。所以第二个关键词非常重要。

2.循环

迭代意味着不断学习。这听起来很轻,但每个离开学校的人都知道这实际上有多难。

现在一个悖论是“教育溢价+专业贬值”。一方面,数字化相关岗位学历都很高,本科是基本的敲门砖。没有985硕士,连简历都交不上。

另一方面,这种溢价极其脆弱,因为“特产”的更新速度加快了。近三年,985、211高校共取消154个专业,包括经济统计、公共服务管理、管理科学等。,而艺术类课程则越来越多,包括现行国家政策提出的以美育人、以美美人、以美养元的核心宗旨。

所以说只需要终身学习不是开玩笑,因为知识迭代真的很快。有人开玩笑说程序员35岁就要面临退休了。其实和金融经济学一样,你也会发现经典的理论,比如资产定价的合理性,比如市场和垄断的定义,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推敲的。

终身学习的刚性需求刚刚推动了艺术英雄、K12教育猿辅导等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

3.链接

所谓链接,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扩大有效社交面”,而是一种在工作中把资源架构在一个网络中的能力,让自己有限的资源能够在配置中产生网络效应,从而产生规模效应。

人有两种心理能力,一种是理性,一种是感性。理性代表科学,感性代表艺术;如何不经济地维护自己的个人网络资源,体现的无非是自己的感性能力,或者可以称之为人格魅力。

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大家,艺术创造力、破圈感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进化到“全能”。我们需要提高的是自己对外界的“敏感度”。

事实上,在数字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重塑了各行各业的生产流程。因此,传统工作的定义和边界也在发生变化。每个工作者都需要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包,提高自己的艺术创造力,才能在数字时代找到自己的轨迹。

所以,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或者说你唯一需要做的,不是被教育体系的“特长”所定义,而是挖掘出自己的技能点,提升艺术感受力,重新定义我们对世界体系的认知。

本文最初由@旺仔2520发布,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允许禁止复制。

标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