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中,罗贯中把司马懿对马谡的评价写为:“有名无实,庸才也!”历史上有很多用假名的人物,一些看似身居高位的官职也是身份尴尬的“假名”。
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封建王朝的当权者来说,一些看似不合理的存在其实有其特殊的意义。比如满清“内阁大学士”的地位。让我们回到满清入关的时候。当时清朝正处于建国初期,官位和官制大多承袭自明朝。即便如此,曾经是明朝政治中心的内阁,在清朝也不如以前,甚至权力不如齐品知县。
▲清朝皇族内阁 ▲清朝皇室内阁
01
内阁在明朝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朝廷的中坚力量,其政治权利只从属于皇帝。王朝更迭后,内阁的权力逐渐被边缘化,清朝建立的“王会议”制度更加剧了这种边缘化。康熙时期,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南书房。内阁作为前朝建立的权力中心,被完全排除在外。
此时内阁地位名不副实,而内阁大学作为这个系的主人,就更尴尬了。内阁大学的主要工作与现任高级秘书有些相似。主要工作当然是辅佐一个国家的君主,所以也叫殿阁大学。比如在《铁齿铜牙的》中,经常称为“吉大学”,但此时的只做了一些文书工作来编撰书籍,从未进入乾隆的权力中心。
▲纪晓岚剧照 ▲纪晓岚剧照
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唐景龙的两年里,修文馆的大学生位置首次出现。志德二年,增设了集贤学院大学。唐元和元年以后,这个职位一般由宰相担任。直到唐贞元四年,这一官职因种种原因被废除。后来在五代十国的后梁,设置了大学生的职位。
唐朝以后,宋朝仍然沿用唐朝的大部分官僚制度,再次把大学生的职位交给宰相。此外,关文殿和崇政殿的大学生也分别设立。这些职位没有实权,主要是起草文件。
▲顺治剧照 ▲顺治剧照
满清入主中原后,顺治皇帝曾颁布法令,规定满族大学生为第一班,汉族大学生为第二班。对于韩这样的官员来说,这自然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出身的原因,他们无端低人一等,实在让人难以忍受,于是纷纷抗议。为此,顺治皇帝退了一步,在顺治十五年,他下令将所有的大学生都调到同一个正级,不分满族和汉族。之后,清朝雍正八年,大学生官职全部晋升为一品。
02
所以军衔是一样的,实际地位也是一样的?不一定,毕竟大学生面前有一些头衔。清初,殿阁大学成为“四合院大学”,是因为当时三个掌大学的学生掌管三个院落,而这个“三个院落”在顺治十六年变成了“四堂二院”。
▲傅恒剧照 ▲傅恒剧照
直到乾隆十四年,“三殿三阁”才正式建立。21年后,乾隆因失去心爱的大臣傅恒,撤销了保和殿大学士的职位,使三殿三阁变成了两殿三阁。雍正时期,皇帝为了工作方便,设立了军部。诏令大多由军部颁布,军部几乎取代内阁的工作,成为权力中心。但是,在诏令颁布之前,官方诏令由内阁起草,文武官员的正式奏折首先提交内阁。因此,内阁仍然是满清名义上的总理。
03
即便如此,作为一名专业的大学生,他实际上负责一些文书和礼仪工作,而军务和其他政务都是由军事部门处理的。后期很多文书事务都是大学生共同组织的,大学生没有出现在内阁中。
▲清朝军机处照片 ▲清朝军事部门照片
大学生的地位从明朝继承下来,到清朝经历了几代人和许多变化。它的状态,正是王力可·西芝在《魏夫人笔阵》中对书法的描述:“每作一次浪,往往折三次笔。”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这个职位似乎没有必要,但为什么这个职位从来没有被撤销过,官员的级别也很高?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种没有实权的高级官职,可以用来制衡韩官员。清代科举考试中,汉人参加科举考试的比例相当高。对于汉族学者来说,大学生的地位是超然的、引人入胜的。许多学者把进入翰林学院,成为一名大学生作为自己毕生的梦想。因此,清政府利用这一官职来中心化汉人,从而保证政权的稳定。
▲清代科举考试复原图 ▲清代科举复原图
结论
清政府的统治阶级是满族,在中国占很小的比例,但他们统治着数亿汉人。大学生和翰林院的存在可以安抚很多汉族学者。为了避免麻烦,各种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是皇帝不得不考虑的重要事情。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
铁卫夫人的笔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