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后山是清朝 探访花垣现存的抗清、革屯、抗日遗址

栏目:国际 2021-09-18 20:16:59
分享到:

周末,我和石、龙一起去参观了一些关于花垣苗族抗清、葛屯和抗日战争的遗址。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些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收集到的关于花垣葛屯抗战的故事。

“抗日战争一定会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定会成功”——李德明,民国27年

民国27年,也就是1938年,也就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和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这个“李德明”的党派和来历我无从考证,但在抗战初期有这样的远见卓识,中国展现了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决心。

“诚意”——宋,民国二十七年

“诚”字,我的理解是团结一心,表达了全民族团结抗日的决心和勇气。

第二站:国家茶叶大师旧址

花垣三中的校歌是这样唱的:“香炉滴绿,钟声洪亮,酉水长流,书声响。啊,三中,你位于边城这个美丽的地方。你出生在抗日战争的篝火中,你成长在社会主义的阳光下……”可以看出,花垣三中的前身是一名国茶老师。

教师宿舍

抗战初期,东部地区迅速沦陷,大批流民西撤,因为湘西处于湖南到重庆的咽喉地带,湘西及其茶峒成为中华文化的避难地之一。

音乐室

1941年,教育部任命苏嘉祥在湘、川、黔三省交界地区建一所中等师范学校,以使从沦陷区迁入的年轻人入学,并使教职员工得到安置。在选择校址的过程中,苏嘉祥去了湘西永绥县考察。当地群众侯丹洲、刘、杨等强烈建议在察东建立一所民族师范学校,并表示可以在建材方面提供帮助。出于发展湘西少数民族教育的需要和当前形势的需要,湖南省教育厅于当年暑假批准成立了国立察东师范学校。

大会领域

1942年,国立察东师范学校成立,首任校长为八中永遂分校校长苏嘉祥先生。根据其编制计算,该校编制为第九民族师范学校,地址在永遂县茶洞镇清水河上。上图为砖木结构的学校礼堂,可容纳700多人。

教学楼

学校占地47亩,周边山区200多亩划为学校农场。除了将原来的寺庙和庙宇改造成校舍外,还新建了200多栋房屋,"都是半新的砖墙建筑和实体工程"。所有必需的教室、图书馆、宿舍、办公室、宿舍、厨房、厕所、运动场等。都准备好了。

第三站:石邦志故居

石邦志,男,苗族,湖南花垣人。1933年7月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工人红军。他于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石邦志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湖南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享受省级医疗待遇的老红军。

施邦志故居

1952年4月,石邦志同志转业到地方工作。在湘西25年,他先后担任湘西苗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区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州委副书记、省长、州委书记、州革委会副主任、主任。

施邦志故居

1977年7月,石邦志同志调到省里工作,先后担任省革命委员会农村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省第五届、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兼任省第五届、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1993年从领导岗位上退休,1996年11月经中央批准退休。

施邦志故居

石邦志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高尚的品德、革命的情操、优良的作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站:香川黔抗战纪念公园

故事从李明浩开始。钟健李明浩,醴陵市半山乡人。在中国漫长而艰苦的革命岁月里,李明浩长期生活在敌人心中,听从毛泽东的秘密命令,接受周恩来的单线指挥。他被称为“超级特工李明浩”。李明浩早年游历日本,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回国后,他被蒋介石任命为黄埔军校教员。后在广州北校区举办的陆军武术学校担任教育主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少将司令员,国民党第九十七军上将;抗战时期,李明浩率部英勇抗击日军,在多次战役中给予日军沉重打击;1949年9月23日,主席、朱德总司令在京设宴款待程潜、张治中、傅、邓宝珊、黄、等二十六位国民党起义将领。新中国成立后,李明浩先后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委员、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任。后来,他担任湖北省副省长、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地下工作联系令牌

李明浩送给黄埔军校弟弟石玉凤的砚台,也是他们单线联系的象征。

石玉凤故居

石玉凤,苗族,1902年生,湖南花垣县民乐镇田家村苗寨人。他在黄埔军校学习过两次。抗战时期,石玉凤担任国民革命军第128师参谋,参加了嘉善阻击战。后来,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师准将上校,参加了长沙的第一、二、三次战役。中国陆军司令部成立后,王担任第四军总司令,被任命为第四军参谋长,参加湘西会战。日本战败投降后,石玉凤与王司令员一起参加了在枝江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接管了日本军械,押送日本战俘。抗日战争胜利后,石玉凤等人不满内战,与华远的一批父老乡亲一起回到自己的田地,埋在村里,死了一辈子。后人修建这个纪念园,是为了纪念他们保卫国家、英勇抗日的民族正义。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和格屯胜利82周年,民乐镇田家村苗族人民缅怀抗日英雄。

第四站:格屯农会遗址

第五站:革命烈士陵园

第六站:尤雅镇排大口与清兵古战场遗址对战

尤雅镇排大口村全景

第七站:甘家庙起义领袖石纪念碑

石,湖南花垣县镇皇姑村人,清代甘家庙起义领袖。他高举“王淼”反清大旗,多次沉重打击清军。组织了尤雅大会战,打败了清军明加图部。1795年,他们与石、吴八月一起,领导了黔东北、湘西的苗族农民起义。1797年1月14日,在后山的桂雨坡战役中,石战死,石和吴八月继续战斗。起义失败后,石被俘,被送往北京执行死刑。甘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却振奋了苗族人民的精神,影响了清廷七省的教师,杀害了司级以上官员200余人,消耗白银2200万两,石头100万两,促成了清廷的衰败。史的反掠夺壮举,一直都很受欢迎!反压迫的精神将永存!

甘家庙起义领袖石纪念碑碑文

早在雍正年间,清廷就设置了汛期,派官员到苗族地区,也实行“改土归流”。苗汉官员勾结苗族精英,掠夺人民财富,兼并土地。到乾隆末年,清朝的剥削日益加深,苗族的灾难比以前多了十倍,于是他触怒了石,联系百姓起义。乾隆六十年正月初四,邀请甘州堂吴八月、凤凰堂吴一天半、松涛堂邓等人到皇姑村想一想。杨芳告密后,清朝地方政府立即派兵镇压。石首先在松桃举起义旗,石立即响应,带领苗人攻打清兵。在今天的尤雅排大口,1400人的敌人被全歼,总兵明加图、上尉·伊桑和同治彭姚峰全部阵亡。第一次战役胜利,军事力量大大加强,湘、黔、川、苗、汉人民纷纷响应,斗争之火化为燎原之势,震惊清廷。乾隆皇帝慌了神,紧急抽调云贵、四川、湖广、两江总督傅康安,指挥十八万将士合围叛军。石、等人采取了“官有千兵,我有千山,敌来我往,敌去我来”的战略战术,与敌周旋,屡战屡胜。后来,由于实力悬殊和吴龙登的背叛,吴八月和吴天班先后被俘。为了寻找出路,石前往图曼地区与白莲教联系。嘉庆元年五月十三日,被龙子贵哄骗进村被俘,后被转移到北京。他遭受了各种酷刑,但仍然大义凛然地拒绝投降。同年7月18日在热河宫英勇就义,享年50岁。

第八站:国家八中纪念亭

1938年,为了收容皖苏浙沪难民学生,国民政府决定在后方设立20所战时民族中学,收容敌占区学生。这些学校是按照建立的先后顺序命名的,它们被称为国家第一、第二、第三等。最大的一所是湘西的国立八中,简称“国立八中”。国家八中二、二年级的核心在今天的花垣县花垣小学。

国家八中纪念碑

1937年底,日本侵略中国沿海地区。次年年初,民国教育部决定将包括安徽省杨中学在内的7所学校迁往湘西沅水流域,并以迁往皖西的学校师生为基础,组建国立安徽中学。不久,更名为国立八中。国家八中二、三年级在花垣办学八年了。高中二部位于文庙,医务室和部分师生宿舍位于文庙对面的崇山公园。

国家八中纪念碑

国家八中纪念碑

第九站:梁明远苗族人民革命军临时指挥部

梁明远,永遂县长乐乡米沟村人,花垣苗族圪屯首领之一。

花垣苗格屯抗日纪念碑

1936年至1939年,以永绥、凤凰、甘城苗族为主体的湘西七个“屯田”县,展开了大规模的反交租废田武装斗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湘西苗族屯田运动,又称“屯田”运动。葛屯叛军甚至被困在干城麻阳,攻打凤凰科永绥远,扰乱治安,占领茶峒。这场运动蔓延到湖南、四川和贵州三省的边界。它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湘西的统治力量,促使省政府主席何键被蒋介石强行调离湖南。在库屯军的武装斗争下,国民政府当局不得不同意“废除库屯,提升支部”。于是,笼罩湘西人民200年的大山终于被推倒,延续了140年的湘西“苗防屯征”制度彻底崩溃,湘西苗族在近代史上为自己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抗战爆发后,湘西葛屯造反派被收编,加入中华民族团结抗日救国的行列,谱写了一系列英雄赞歌。

结束

制片人/角落

编辑/妈妈

编辑/唐老鸭李三吾石头广场

审核/绿叶胆心

更多信息

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