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芗远 作文课 必修课

栏目:民生 2021-09-18 19:00:59
分享到:

△7月7日上午,2020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来源:南方+客户端

历史上最短的一个学期转眼就过去了。接下来是七月,蝉鸣柳曳的暑假。不知道刚写完抗疫作文的孩子,书包里有没有收到几篇暑假作文。刚刚谈到上海中考作文“甜头”的成年人,大概都在准备评论高考年度作文了。

一代又一代,作文可以算是中国学生的集体噩梦。小说私下再油嘴滑舌,多少千字被盗,作文的评分标准应该是支支吾吾不会说话。不久前,常州小学生作文课后跳楼,将这场噩梦推向了顶峰。

有人说孩子太脆弱了。有人说现有的制度在筛选老师方面太片面了,心理、性格、性格的测试都是空白。有人说,家长对班集体受害者的无情,对装死老师的夸奖,都是养鬼子的帮凶。有人说这个孩子作文里的评语是抄袭的,不无辜。更何况谈作文:这篇作文写得好吗?这篇作文怎么改?

如果以上解读是成人上交的自修主题的考试作文,能得多少分?常年研究语文教育的《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叶开给出了不及格的分数:“问题不在作文。你没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了吗?”你难道不明白,这门课作文好不好,重要的是什么?好坏有什么意义?如果一个孩子能感受到生活的温度,时刻感受到真诚的爱,自由地玩耍,自由地阅读,自由地思考,她就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她玩晚了,开心也晚了。"

叶开这么说是因为作文不重要吗?相反,它太重要了!作文不仅仅是一堆知识,更是一种表达。它是关于一个人看待世界、生活和灵魂的方式。即使是刻板的命题,也必然会迫使我们暴露自己的内心。当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拿起笔选择单词和句子时,他开始不知不觉地面对这个世界。黑白不同于口头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正式的声音和态度,成人世界的不成文规则开始发挥作用。所以不能说,所以要从另一方面来看。对于一个无知的孩子来说,理解晦涩和深刻是不是很难?我想当然写的东西有风险吗?你能承受这个结果吗?初生牛犊充满恐惧真的是两难。

对于这场令人生畏的大脑马拉松,来这里的人可以嘲笑一下:这位老师在作文方面做了哪些改进?然而,还在命题作文的海洋里翻滚的家长和孩子,可能只关心该怎么办。如何生存?怎么不变歪?如何在这个漫长且牢不可破的游戏中对抗灵魂的疲惫?

毕竟一节作文课结束,自我表达会持续一辈子。

△作文课会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而结束,但自我表现的艺术是终身必修课。个人资料图片

好作文和好文章有什么差距

著名作家和专业作家眼中的学生作文是什么样的?

“全文不见一个成语,太好了!不管是不是因为你学的成语还不够多,虽然以后你会熟练运用很多成语,但希望你尽量少用。你爷爷莫言,一个伟大的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故事精彩。输了就滥用成语,用词伤义。他在这件事上不如你。”

“全文直截了当,感觉像豆腐手册。我是说,褒义大于贬义。美国文字已经泛滥,但能把说明书写好、写顺、写清楚的人越来越少。当你们这一代人长大后,通过写一本好的手册谋生的机会应该比写美式英语更大,也更可靠。”

这是著名美食评论家、中国舌尖上的总顾问沈宏非对小学六年级学生作文《故乡的豆腐》的评论。

这是作文课上几乎看不到的评论。因为没有哪个成语是“漂亮话”的反义词。我老老实实地介绍了做豆腐用什么水,怎么磨,怎么过滤,怎么煮豆浆,怎么做豆腐,怎么压嫩豆腐,老豆腐,几千块。最后说说豆腐制品怎么吃,斗方养的猪喜不喜欢豆腐,猪肉味道好不好。如果没有联系,就得不到“结构完整性”的分数。结尾没有升华,让人担心主题不够清晰。

在考试和作文中,这篇作文的样子大概不太好。然而,信息量足、步骤细、动作有很强的画面感、生活故事有趣,这些都是一篇好文章必不可少的要素。正是因为整个干货,沈宏非几十年来都沉浸在美食江湖中,很少有人敢在他面前谈吃的。不过,饶有兴趣的是,这位小伙伴养的猪真的很好吃,作文里描述的豆腐干哪里找?从感动的角度来看,这千言万语的学生作业,做了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

再看一个例子。

24岁那年,被美国《时代》杂志特别报道和评价为“中国最年轻畅销书作家”的蒲,最近读了一篇给初中生的高分考试作文《像月光一样玩耍》:

“一曲终了,钢琴停了,但我久久不能平静下来。钢琴声把我带到了平静的湖边。一个高大的白人妇女静静地优雅地站在湖边。她深邃的眼睛望着远处的群山,端庄优雅。当我清醒过来的时候,一个坚定的声音出现在我的心里:‘我想学这首歌!’"

“那一刻,我意识到。这首歌里的悲伤不就像淡淡的月光吗?音乐中不需要渲染太多的情感,只需要根植于旋律中的温柔忧伤。又是一个晚上,最后一张纸条掉了,我满意地笑了。我终于演奏了我的梦想之歌。”

“如果这篇文章按照考试的要求,估计会拿到80分左右。然而,作者值得90多分。如果你愿意暂时忘记那些考试的标准,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天性去写。”这是他对孩子鼓励的话。它背后的潜台词,如果不是那么委婉的话,以表达和写作的标准来看,会让这篇文章不及格。因为,“这是一篇短文,一旦是‘假’的,你就无法说服别人改变你的情绪,而且基本站不住脚。其次是语言。不准确简洁,好词好句堆积如山,说多了就等于没说。”美言”是一些语文老师省事的一种方式,因为堆码是最容易的。就像蛋糕里全是奶油,吃起来会很油腻。”

怎么修改?普的技术建议是:“尽量删除形容词和副词,尤其是不要重复使用同义词。真的很有必要。选择最准确的。或者,把它变成一个尽可能生动和非传统的隐喻。”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听从内心”,“不要想着老师,不要想着考试,不要想着乱七八糟的作文指导。”

这样,作家和作家的观点是一致的,但作家和语文老师的标准是不同的。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好作文和好文章的定义是相反的呢?有没有可能一篇好作文也是一篇好文章?一个能写好文章的孩子也应该能写高分作文吗?

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的作文总是得高分。如今已经成为小学生家长的蒲是这样想的:“一篇真正写得好的文章,一定是一篇好作文。有些儿童文章可能过于注重文学性,语言和细节出彩,但风格和结构不平衡,所以得分不高。说到底,还不够好。

但这并不好,在应试技巧上稍作调整,比让一个写得不好、句子达不到及格线的人容易得多。"

在他看来,青少年写作、练习写作首先要掌握一种表达方式和工具,能够追求的合理标准是:真实、自由、有趣。

△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好评如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

不要写帮助爷爷过马路的感人事迹。我写父母的爱,指的是白发、皱纹、佝偻病的背影,淋雨送伞,晚上扛着去医院……这些都是任何有经验的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假货”。除了让别人觉得你很会套路,恐怕没人会真的为你鼓掌。然而,这些表面上合规、本质上虚假的作文,却可以常年躺在考试的安全地带,因为我们的评分标准里没有“真”:真实的细节、真实的感受、个人的思考和见解。

真理就是自由之后,能不要求那么多死亡吗?是否一定要继承并转化为最终的主题推广?至于好玩,已经是文学要求了,不需要强加给每个人。

“我认为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这是可能的。甚至可以说,如果是真的,老师就基本完成任务了。但目前作文的问题是,基本的真理自由和可能性自由缺失。这种缺失最糟糕的影响是,人们在成长时期习惯了虚伪和套路,然后在成年后形成了陈述式、口号式的语言甚至行为习惯。”蒲理子说。

他对孩子的底线要求是非宏大叙事的话题,比如我的朋友,第一次做家务的时候,一定要写自己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这是个人在大环境下可以做出的选择,也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做的事情。对于那些超出孩子们生活经验的问题,比如抗疫,虽然孩子们根据宣传信息称赞了主人公钟南山的爷爷和医生叔叔,并获得了高分,但他还是告诉孩子们,从作家的角度来看,你的文章失败了。他会给孩子看一些微信官方账号的文章,让她意识到一件事有很多不同的声音。通过一些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故事,我们也能感受到勇敢和美丽是真实存在的。“你必须接触各种信息,然后选择最感人的角度或例子,而不仅仅是喊口号。

如果在学校里没有发现和鼓励写作

邀请著名作家和媒体人批改学生作文是作文辅导机构蜻蜓写作在疫情期间发起的一项活动。只要家长投稿,可能会得到免费评论。

评论员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作文主题来选择的。比如孩子写悬疑小说,邀请悬疑小说家。孩子们写诗,邀请诗人韩国强。孩子们尖锐地评论成语背后的历史,邀请历史学家谭伯牛。除了孩子写作和吃饭的例子,美食大师沈宏非也被邀请了。其他人包括韩寒、、刘、雷、等等。教学示范效果好的作文,会在微信官方账号和评论一起推送,以后会汇总发布。

这种配置无疑是非常奢侈的。因为,即使是学校里的语文老师,也未必愿意也没有精力和孩子交流,写作文。

一位来自杭州的语文老师表示,教学的主要重点应该放在基础知识和阅读上,以及批改作业、讲解习题和试卷、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学校的各种会议和考试上。一周一次的作文课,不是大多数老师都能保证的。她曾经建议学生写日记,写周笔记,很多同事认为这是吃力不讨好的,占用了学生的作业时间,阻碍了刷题。

当技能的缺乏投射到作文批改上时,负面评价往往压倒表扬和鼓励:找茬、贴标签、改写,甚至讽刺挖苦等言语暴力。

在广州,一家由北大社会学校友创办的辅导机构“成人学习”,在每节作文课开始时,都会邀请学生参加一场“作文吐槽大会”。到了某个时候,就会变成“作文批改催吐大会”。

创始人之一、前媒体人达达说:“我们的孩子总体上是有上进心的,家长也很重视。然而,在作文批改这件事上,也是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尤其是缺乏自信。要么,我太自信了,不会听任何修正。当然,可能是因为和老师、家长的互动有问题,我们才需要来找我们。”

在她看来,“发现问题”是成年人思维惯性的产物。似乎只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不会有问题。但教育不是这样,全盘否定才是最糟糕的方式。优先考虑在孩子的文章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和可以改进的东西,并提出方法建议,帮助他建立信心。同时,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不要因为别人否定自己而否定自己。“讨厌写作文”只代表你没有喜欢过,“写得不好作文”只代表你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不仅是老师,还有家长。

除了态度,还有水平的问题。南方日报和广东省作协举办了为期十年的“小学生诗歌节”,前几届广为流传的诗歌有几首。比如六年级小学生王祥源的一首歌《夏天到了,春天还没到》,被贾、郎朗、北岛等文化名人在微博上转发朗诵。然而,以他们为代表的一些优秀诗歌在初选中被语文老师淘汰。负责抢救被淘汰作品中“遗珠”的蒲说,受邀参加初评的语文老师大多是思想开放、爱写诗的文艺青年,即使是这样的老师,面对优秀的超标作品也难免被蒙蔽双眼。

今天的语文老师已经就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达成共识。大部分老师也认可好文章的标准,但只落在评分和指导上,摇摆不定,偷懒,缺乏按规矩说话的权利。当然也有少数优秀的开拓者有办法让孩子写出既发自内心又符合作文标准的好文章。

然而,孩子和父母对老师几乎没有选择。如果一个孩子的家庭人文素质一般,那么语文老师在他的小环境里就是绝对的文字权威。而这个权威是否合格,完全取决于机缘。这种分散的资源是很多作家和媒体人进入作文辅导营的土壤:如果不能遇到身边的好老师,就会求助。最好有条件地形成系统的课程,并长期教授。很多著名的艺术家,比如,比如蒋的母亲尚爱兰,都建议孩子至少跟着自己一年。大部分注重自我表达和好文章的辅导机构也有这种共识。写作没有标准答案,写作也不能快速完成。在揉捏长处和短处时,长期的互动是无法避免的。

如果很难做到这一点,请著名艺术家批改作文就凸显了社会效应之外的直接价值:对孩子的鼓励。虽然我在学校不被认可,但有个作家说我写得很好。即使这个人不是作家,而是另一个老师,就好像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他可能会在写作的道路上坚持下去。

有时候,一个这样的向导就足够了。

在如何做人面前,如何做一个学生并不难。

但是,有些家长经常抱怨,孩子根本不是一个写得不好就不能被认可的问题,而是一个不能完全拖住考试的问题。而且,这种延迟入学的现象并不仅限于家庭影响较小、阅读量较小的孩子。

至于学问,古人的智慧是“好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似乎只要有足够的投入,产出就会水到渠成。而如今的孩子,古今中外,物理网络,在空之前阅读资源丰富,大多都是远行,见多识广。为什么写作文似乎更难?

资深媒体人、松坡书院多维写作体系创始人宋借用诗人的一句话来解释这个问题:“说是思维的提炼,文是说的提炼,诗是文的提炼。”孩子思维没有问题,内心丰富。一旦说了,100分就换算成80分。再写一遍,只剩下60分了。就是因为“提取”的能力有问题。爆炸的信息量和源源不断的想法提高了提取的门槛,而不是降低。

根本的解决办法,当然是系统地训练提取能力。也就是选择和安排这些观察、感受和思考的逻辑层次和语法框架。早年,为了教孩子写作文,从写作和辅导副业做起的宋摸索出了一套方法。对于刚开始不会跳台阶的孩子,也就是长时间不会写字的时候,他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小技巧:用录音工具说话、录音、听写。甚至直接使用“讯飞听力”app将音频同步成文字,然后基于此进行调整。孩子一分钟能说200个字左右,两分钟能说400个字,三分钟能说600个字,对于初中来说已经足够了。有个孩子一直突破不了50个字,就这样写了500个字。孩子的自信心瞬间爆发,妈妈激动得哭了。

这种操作似乎正好符合好写作的本质:就像和最亲近的人说话,诚实、热情、不说话。这种操作也让孩子明白文章的好坏,但难度绝对不是字数。

用母语写作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一种能力,即使大多数人不想当作家,即使他们将来只处理一份工作上的通知或报告,即使他们只是想在恋爱时写一封情书,在独处时发一个朋友圈,这些都体现了我们作为社会人的基本需求:表达。如果一个人只是不停地摄入信息却无法倾诉,从长远来看会有心理问题。

也许,我们有一万个理由让我们的孩子接受常规训练。但在此之前,还有很多路要走:你能不能不打断孩子的描述,可能会啰嗦,不合逻辑?你能不看一眼孩子辛辛苦苦写的作文就说是“流水账”吗?能否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尽可能广泛、高质量地阅读?你能不干涉那些在同龄人中受欢迎但你认为价值低的儿童读物吗?你当然可以鼓励,更好地陪孩子读一些脑力密集型的“大书”和文学、历史、哲学?你能为他找到一个真正好的老师吗?你能允许他自己探索和成长吗?

在如何做人面前,如何做学生的规则并不复杂。如果可能的话,让孩子用真正的好词来攻击考场作文的降维。

至于“正能量”。前不久,女儿所在的幼儿园组织孩子看迪士尼动画电影《里里外外》。她回来对我说:“妈妈,以后别问我为什么不开心。不开心就是不开心。如果你不让我不开心,那我就不会觉得开心。”

六岁的孩子知道真相。不要试图说服装傻的成年人。

颜晓林

第289号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