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福祥 八国联军入侵 唯一进京勤王的甘军统帅董福祥 最终结局如何

栏目:财经 2021-10-04 20:38:10
分享到:

八国联军入侵时,慈禧紧急命令全国各地的军队进入北京。大家都没动,董福祥却带着甘军来到了北京。那么,董福祥是如何反抗的呢?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1.反清分子。

早年,董福祥读书不精,更喜欢舞枪弄枪,技艺了得。此外,他为人豪爽,喜欢结交江湖朋友。因此,许多格林伍德人和帮派成员与他有着深厚的友谊。渐渐地,他拉起了一支地方武装。

随着权力越来越大,不仅土豪乡绅怕他,地方官也怕他。我担心他会做出反清的举动,影响自己的前途。

于是,县令找了莫须有的罪名,把董福祥关了起来,用“开水烫顶”的刑罚慢慢折磨他。

也是董福祥的一生,他不应该死。当时,照顾他的狱卒同情他的痛苦,让他措手不及,放了他。

董福祥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自然就召集自己的军队发动起义。

然而,董福祥起义的时机并不合适。一方面,当时的回民闹事,不是砍就是杀汉人;另一方面,政府也以围剿他为首要任务,派出了许多军队。

在双方的战斗中,董福祥接受了县长翁剑的宠爱,和官兵们一起守护着这座城市。

但由于部下受到清军的歧视,很快就反目成仇,拉拢回民和捻军,打得清军落荒而逃。不久,他占领了陕西和甘肃的十多个县。

第二,投降清军。

1868年,自称拥兵30万的董福祥,假扮陕甘自卫总团大元帅,率领浩浩荡荡的军队进攻陕西。

这时,湘军已经平定太平天国。在清廷的指示下,湘军大将刘松山率军攻打董福祥。

刘松山的湘军战斗力强,武器先进,很快就打败了董福祥的军队。

董福祥没有坚持多久,便率领宋国投降了——刘珊。

刘松山知人善用。他赏识董福祥的领导战斗能力,让他负责前敌总指挥和剿杀回民暴动。

在抗击回民暴动的战斗中,董福祥身先士卒,英勇无比。很多战役,都有不错的表现。因此,他得到了左和刘松山的信任。

平定回民暴动后,董福祥晋升为军务连长提督,类似于今天军区总司令的职务。

第三,新疆著名的地震。

1871年,俄国入侵伊犁。在陕甘总督左唐宗的积极推动下,清廷最终同意收复新疆,并任命左唐宗为钦差大臣主持军务。

董福祥一行被左任命为先遣队。他们以势不可挡的气势收复乌鲁木齐等地,然后联合左进攻南疆。在攻打阿格里帕的过程中,他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很快收复了南疆。

当时,董福祥的勇武之名传遍了新疆。清廷因其功绩卓著,封他为大员,立他为南疆军政宰相。

董福祥在这里呆了19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不仅加强了对敌人的防御,还开垦荒地,修建水利工程。在他的治理下,南疆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势头。

第四,在北京出勤王。

1900年,在慈禧的纵容下,京津爆发义和团运动,慈禧向列强宣战,导致八国联盟被打。

慈禧太后几次命令地方官员在北京为他服务,但所有南方官员都拒绝服从命令。慈禧一怒之下,董福祥带着军队进京。

慈禧太后高兴极了,认定董福祥忠于清廷,便引他为心腹。

董福祥及其部下信奉义和团运动的“刀枪不入”,积极投身其中。

进京第三天,纵容下属杀害日本大使馆秘书杉山彬。不仅杀了,还肢解了杉山彬的尸体,取出肠子塞进马粪里,然后丢到路边。

此事发生后,日本大使以强硬态度向清廷交涉,要求严惩凶手。

慈禧太后害怕,于是命令军机大臣荣禄等人道歉,并计划处置董福祥。

但李鸿章认为,董福祥手里有甘军。如果董福祥被处死,会引起兵变。

慈禧觉得有道理,只好放弃。

五、主动驾驶。

董福祥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军务大臣荣禄让他攻打使馆区时,他的心眼很长。当他看到大炮时,他没有击中使馆区。

就这样,他停演了50多天。直到八国联盟入侵北京,董福祥没有对使馆区造成任何破坏。

8月14日,董福祥带着甘军和八国联军进城作战。在激烈的战斗中,他杀死了俄罗斯军官安宁科夫,打伤了一名将军。

8月15日,看到城里到处都是外国人,慈禧害怕有什么意外,仓皇出逃。

董福祥无意反抗洋人,反而在慈禧的护送下,带着甘军西逃。

10月26日,在董福祥的保护下,慈禧一行终于安全抵达xi安。

因此,董福祥获得慈禧的信任,被任命为随从大臣。

不及物动词终身解雇。

然而,慈禧与八国联盟和谈时,八国联盟列出了一份杀手名单,其中就有董福祥的名字。

慈禧认为董福祥手里有甘军,有护卫之力。所以,在和外国人斡旋后,她终于摆脱了他的位置,好歹救了他一命。

董福祥自然对这个结果不满意,于是慈禧让光绪手书给他,“总有一天,我会听到鼓声,想到将军们,舍尔会很高兴”,意思是他会等着瞧,迟早会被朝廷征召续约。

有了这样的安慰,董福祥莫名有了希望,于是安心回家,过上了有钱人的生活。

只是没想到这样的生活会持续八年,和他一起南征北战的甘军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分崩离析,而他却病重去世。

在董福祥去世前,他给清廷立了一个纪念碑,说:“我晚年可以尽忠,向朝廷报告这件事,我不能后悔。”然后我把40万左右的白银和保存多年的1600多支洋枪交给了朝廷。

慈禧得知后,百感交集。但是,她不敢为董福祥举行葬礼,更不敢送他去谥号。她只是命人在家乡建一座“董少保故里碑”来谈对他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