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成书院 郑玄与康成书院传说

栏目:娱乐 2021-09-17 19:16:05
分享到:

这个12岁的男孩跟着妈妈回家,赶上了正拉祭祀。十几个青少年围坐在桌子旁,穿着得体,正在交谈。只有那个年轻人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看上去格格不入。母亲挂不住脸,悄悄把他叫到一边,训斥了几句。没想到,这个少年一脸严肃地回答:“这不是我的野心,不是我想要的。”

这个不合群空会说话的少年有什么野心?直到晚年,他给儿子郑写了一封名为《欢喜书》的信,这封信解剖了他一生想要的东西——“惟读先贤之本义,思百校之不平”,即拜访先贤学习,关注群经。此人就是郑玄,东汉时期的儒生、教育家,有“大儒”、“沈菁”、“童儒”之誉。

在青岛市城阳区西府镇街,有一座海拔300多米的山,叫铁骑山,古称“不骑山”。据史料考证,郑玄曾在此设立书院,拜师学艺,并在此完成了《诗经》和《尚书》两部经典注本。如今,铁旗山下的村庄被称为“学院”,村里有一块名为“康城学院遗址”的文物石碑。《郑玄与康城书院传奇》作为“非遗”在青岛得到成功应用。

不想当“神童”

郑玄于公元127年出生于东汉北海县高密县。从南朝所著《后汉书·郑玄传》和清代洪所编《郑玄传》中,可以梳理出郑玄的成长轨迹:

他从小就喜欢读书。据说他八九岁就能计算乘除,十三岁就能背诵五经,还擅长天文。16岁时,郑玄被称为“神童”。有一次,一些人向政府赠送双耳大米,作为好天气和国家安全的好兆头。县长为了给报告建功立业,想写一篇论文,但觉得自己的文字“低人一等”,于是叫郑玄帮忙修改论文。郑玄非常重视《颂》,受到县官的高度赞扬,名气更大。

郑玄虽然天赋异禀,聪慧过人,但因为家境贫寒,无法继续当老师学习。十八岁或九岁时,他不得不成为一个乡下守财奴。虽然他已经进入官场,郑玄并不为仕途奔波,但他的求学之志并不差。只要他有空的空余时间,他就会去找县里的官员征求意见。

北海太守杜密推荐郑玄到北京太学读书。渴望学习的郑玄没有固定的老师,到处向“大儒安心”、“教人当官”求教。一是拜荆先生五元,学习《易》、《公羊春秋》、《三法历》、《九章算术》等书。后来又研究了《周官》、《左春秋》、《中国古代史》、《朝鲜诗词》、《礼记》。他“求学于周秦之都,游历于幽州、河北、兖州、河南之间”,遍访先贤,其学业渐成佳绩。

34岁那年,郑玄觉得汉沽关以东整个地区都没有一个值得学习的老师。因此,他从西边的汉沽关出来,进入关中地区。经卓君鲁直介绍,拜关中大儒马融为师,研究中国古代典籍。马蓉当时很有名。“当时有400多名弟子,近50人走上了法庭度过余生。”。郑玄在马蓉手下学习了三年,但是他从来没有听过马蓉当面传授,所以他只好跟着马蓉。尽管如此,郑璇从未懈怠,每天努力学习。直到有一天,马蓉和徒弟们讨论考试次数。一听说郑玄山精于算计,就召唤他去算计。郑玄终于得到了亲自见马蓉的机会,于是他趁机问他一些难题,然后动身回家。这些问题的高度出乎马蓉的意料。他情不自禁地对学生们感叹:“郑声走了,我的路是东!”

汉代是经学繁荣的时代,可以分为现代经学和古代经学两大流派。现代文学儒家经典的“十四医”占据庙堂,而古代文学儒家经典则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说《经》有一点正义感的董仲舒是研究中国古典名著的代表,用文字和历史解释《经》的刘欣。作为一个朴素的布衣,郑玄凭借自己的学识、推演、演绎,择善而循古今经学,消弭调和两派对立,开创了经学史上“小统一”的时代。因此,郑玄在林雪名声大噪,成为汉代名副其实的经学大师。

东汉桓帝、灵帝时期,文人贵胄因“党务”被囚禁。郑玄因为是北海郡太守杜密的官员,被囚禁了14年。在此期间,郑玄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儒家经典,钻研儒家经典。

党被取缔后,各种势力都想利用他来争取学者和人民的支持。全启、贺进将军利用州县要挟郑宣仪来见他,并为他设下“几棒大礼”,大受好评。然而,郑玄并没有出现在长袍和毛巾,并通过住宿逃离。当时,冀州将军袁绍也设宴邀请郑玄,并同时封郑玄为蔡瑁。上一次他把郑玄定性为左中郎将,郑玄不重视经。据统计,郑玄词前后被征十四次。

郑玄一生勤于写作。除了撰写《六艺论》《驳异论》等书籍外,他还注释了《论语》《尚书》《诗经》《李周》《周易》《春秋》等60多种经典,共计“百余万字”。魏晋以后,儒家经典被称为郑雪。

不,在山下盖房子来讲课

卜吉山,以“卜族”和“齐族”两个氏族部落命名,生活在原始社会末期前后。据史料记载,郑玄曾两次来到布吉山。

第一次,是他和马蓉的告别,他学会了回到东方。到了山下,他在“假田里播种”,也就是租地种地。第二次,东汉末年黄巾军攻破北海,60多岁的郑玄带领崔琰、王敬、龚等学生投靠到布吉山,盖了几间茅屋,接待学生讲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康城书院”,比岳麓书院早了800多年。

避难时,郑玄为什么选择不去山里?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国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刚研究过郑玄及其生平,著有《学史问儒:东汉康城书院研究》一书。经考证,他认为郑玄来布吉山讲学主要有四个原因:

首先,在布其山周边地区,儒生云集,其中就有研究八良春秋时期的方风和研究《诗经》的王绩。儒家思想已在当地广泛传播;第二,在布吉山有书院教育的起源。郑玄之前,隐士儒生如孟雁、王符等在此设班教化百姓;第三,这里比较安静。童辉任县令期间,“有章可耕,有编可织,环境整洁。监狱里多年没有犯人,2万多户人家比县城还归化”;第四,当时郑玄的老熟人伏完多次邀请郑玄前来,为他选择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建书院,学习儒家经典。

史书中有很多关于郑玄在布吉山讲学的记载。比如晋代陈辅的戚迹说:“郑思农尝不出南山中学的教授。”晋代陈寿在《三国志·魏书》中指出:“徐州黄巾贼突破北海,宣及其弟子避难于此山。”历代的学者、学者、学者也唱了很多关于康城书院的歌。比如明清时期的思想家顾,曾在康城书院遗址上挂写了一首诗《卜启山》:荒山书院里有人耕,山名县名不记。为了向天下黄巾问罪,郑康成可能会被迁就。正因如此,著名的即墨圣人、历史学家周志远在《崂山风景名胜介绍》中称碧旗山为“不是很高,历史上很有名的一座山”

流传在民间的各种关于康城书院的奇闻异事和传说,都表明了出身的人对大师的敬仰。相传,郑玄曾用书院井台旁繁盛的绿草将书信扎起,史称“书有草”。关于书和草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晋代陈辅的戚迹。“郑思农教授不能住在南山...他住在山脚下,长着像草一样的草,长长的叶子和非凡的韧劲,被土人称为“康成树带草”。此后,以草捆书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青睐。李白有一首“书带绿草,而唐琴权势为尘”,苏轼有一首“书带草庭下,使你疑郑康成”。

康城学院历时两年左右,和郑璇一起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但由于“古罗县缺粮”,购买大量粮食困难,郑玄不得不停止对学生的感恩,结束了在布吉山的讲学生涯,学院也逐渐荒废。明代郑德七年,时任即墨县太原举人的高云忠重修院楼,购置经书,聘请教授,开辟研究领域,亲自在郑玄题写“康城书院”牌匾。即墨县开办县属学校后,康城学院无人看管。明代,莱阳著名学者张赟在明朝灭亡后隐居。他曾写过《康城书院》,说:“书院已亡...田野里破碎的瓦穗...它已经丢失很久了。”

风韵犹存,为后人称道

随着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曾经人山人海的康城学院早已不见踪影,只在村角留下一块不显眼的文物石碑供人们缅怀。然而,儒家文化的韵味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康城书院旧址所在的村庄继承了“书院”的名称。附近的另一个村庄,名叫“周礼”,据说是郑玄和他的弟子们练习周礼的地方。书院村附近有两座山,一座是歌乐山,原名罗山。相传郑玄曾多次来此登高望远,东看日出,西看群山。这是一种乐趣,这座山就是以它命名的;另一座山叫扎彩山,据说是郑玄庆祝扎彩门的地方。离书院村不远的水库叫“书院水库”。书院村西南有座山叫墩山,据说是郑玄师徒存放粮食的地方。

如今进入书院社区,文化广场的设计基调是古色古香,主干道上十几块设计精良的街景面板,用草和山悄悄诉说着郑玄、康城书院、书籍的动人故事和传说。书院社区党支部书记贾俊贤和父亲贾少昭是郑玄、康城书院传说的非遗传承人。近十年来,贾俊贤不断收集郑玄与康城书院的传说,并主持编纂《郑玄与康城书院传奇》,重点讲述郑玄第二次登临山东山麓讲学、建康书院的背景,其中收录了各种民间口头故事。“村里的晚辈都知道郑玄和康城学院,但会讲故事的人不多。希望通过营造村落文化氛围,实现非物质保护、传承与创新,同时进一步发掘康城学院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为无形保护和乡村振兴注入动力和活力。”贾俊贤说。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位于书院社区以西仅5公里,在康城书院旧址附近任教。以李维刚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学者,围绕郑玄、康城书院开展了大量的史料整理、研究和推广工作:

2010年10月,学院出版了第一部文史著作《琴岛文脉》,其中收录了大量关于郑玄和康城书院的史料和轶事。2011年,李维刚《郑康成年谱》出版。2011年9月,学院获批成立“青岛康城书院文化研究中心”。也是在这一年,学院将国际交流中心大楼前的广场命名为“康城广场”,从康城广场通往图书馆的道路命名为“康城路”,学院礼堂报告厅命名为“康城报告厅”...

"...因为穆康成的遗志,孟大儒惠泽决定想起缅甸的第一任老师,并以康成的名字命名广场,这是一种记忆。”李维刚朗诵了刻在广场石碑上的这首《康城广场记》。“十年前的一个晚上,我们只用了10分钟就写出了这篇《记录》。当时心中充满了对第一儒家的敬意和继承其遗志的使命感。现在它来了,心像昨天一样澎湃。”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