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漠分布图 中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

栏目:娱乐 2021-09-16 03:49:17
分享到:

一直坚持做地理

中国有12个沙漠,其中一些被称为沙漠,一些被称为沙地。有什么区别?科学界称干旱地区的流沙堆积为沙漠,半干旱地区的流沙堆积为沙地。因此,从沙漠和沙地的分布,我们可以看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区别。

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世界第十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33万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

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耸立在平原上方300米处。一股强风就能把沙墙吹起,高度可达3倍。沙丘在沙漠中延伸。在风的影响下,沙丘经常移动。

沙漠中也有少量的植物,它们的根系极其发达,比地上部分多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以此来吸收地下水,那里的动物也有夏天睡觉的现象。

名称的来源

在维吾尔语中,“达克”、“塔格”和“博格达”的“达”都是山的意思Ramagan”,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大沙漠”,有“辽阔”的意思;那么“塔克拉玛干”就是“山下大漠”的意思。

第二大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心,玛纳斯河以东,乌伦古河以南,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也是中国最大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面积约4.88万平方公里,海拔300-600米,水源较多。

对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有专家评论说:“沙漠冬季积雪较多,春季融雪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有的短命植物迅速发芽开花。这时候,沙漠里到处都是草和花,沙漠被装点得生机勃勃,景色充满诗画。”“春天开花的短命植物群落最引人注目。冬天的雪景,春天的花,夏天的绿灌,各有特色。”

它由四个沙漠组成,即西部的索布古德·布格沙漠、东部的霍京尼耶里申沙漠、中部的德佐索滕·艾森沙漠和北部的库布贝-阿克库姆沙漠。准噶尔盆地是一个温带干旱沙漠。

第三大沙漠

-巴丹贾兰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雅布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莱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东,拐子湖以南。位于北纬39° 30′~ 42°,东经98° 30′~ 104°,面积4.4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其中西北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没有人类的足迹。

主要属于内蒙古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东部阿拉善左旗。巴丹吉林是蒙古语,沙漠以居民区命名。沙漠海拔在1200-1700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米以上,比鲁图峰海拔1617米,垂直高度约435米,堪称“沙漠珠峰”。地处阿拉善沙漠中心,气候干燥,流动沙丘占沙漠面积的83%,移动速度较小。

中间有密集高大的沙山,一般高200 ~ 300米,最高可达500米。主要由复杂的砂丘组成,呈30 ~ 40°北向东方向排列,是受西北风强烈影响所致。高沙山周围是沙丘链,一般高20 ~ 50米。沙丘和沙丘上有稀疏的植物,西部以沙拐枣、沙蒿籽和麻黄为主。东部以藜蒿和草珊瑚为主,沙拐枣和麻黄逐渐减少。芦苇、芨芨草等。生长在边缘,这是主要的牧场。

沙漠因缺水而形成,因缺水而被称为生命禁区。然而,在极度干旱的巴丹吉林沙漠,却出现了沙山与湖泊共存的奇观,令全世界的人感到不解。高沙山低地有144个内陆小湖,主要分布在沙漠东南部。由于蒸发强烈,湖泊积累了大量的盐,大部分湖泊无法饮用或灌溉。

芦苇和芨芨草生长在东南部一些湖泊的边缘,可用于畜牧业。部分湖盆边缘仍有新鲜泉水,可以饮用,为今后治理沙漠提供了有利条件。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第四大沙漠

腾格里沙漠

腾格里沙漠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南跨长城,东至贺兰山,西至雅布莱山,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沙漠海拔约1200 ~ 1400米。腾格里蒙古语意为天空,意为无边流沙为无垠的天空空,故名。

腾格里深处有许多湖泊。远远望去,湖边堆积的盐烟囱宛如冰雪,湖面泛着银光,就像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图中的大沙海冰川。比如面积30公顷的沙漠高地湖泊高墩湖,不仅有鲤鱼,还有野鸭、天鹅等30多种鸟类。在平坦的草原上,牛羊成群,骆驼徜徉。那里最有名的地方是通湖草原,地势很低。它曾经是沙漠深处的一个内陆湖泊,周围是成片的草原,有许多双峰骆驼。

第五大沙漠

-柴达木沙漠

柴达木沙漠是中国第五大沙漠,面积3.49万平方公里。柴达木沙漠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巨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腹地。海拔2500-3000米,是中国沙漠分布最高的地区。干旱程度自东向西递增,年降水量50 ~ 170毫米,东部干燥度2.1 ~ 9.0;西部年降水量只有10 ~ 25毫米,干燥度9.0 ~ 20.0。盆地内风蚀地、沙丘、戈壁、盐湖、盐渍土平原景观交错。

第六大沙漠

-库姆塔格沙漠

面积为22800平方公里。在新疆东部、甘肃西部、罗布泊以南、阿尔金山以北。“库姆塔格”是维吾尔语,“库姆”是沙漠,“塔格”是山地。“库姆塔格”是沙山。流动沙丘多,向西南快速移动,易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遇。

“库姆塔格”这个词来自维吾尔语,意思是“沙山”。中国西部有两个同名同姓的“库姆塔格沙漠”:一个位于新疆鄯善老城南端,与老城东环路南段相连,被称为“鄯善县库姆塔格沙漠景区”,面积1880平方公里。

另一个位于甘肃西部和新疆东南部的交界处。谭老师的地理工作室大致位于北部的阿西克山谷-国家地质公园,南部的阿尔金山,西部的罗布泊大耳,东部的敦煌鸣沙山和安南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漠面积约为22000平方公里。

第七大沙漠

-库布齐沙漠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是蒙古语,意思是弓上有弦。因为它在黄河之下,就像一根弦挂在黄河上,因此得名。在古代,它被称为“库杰沙”和“破碎的莎娜”,也称为“普那沙”。

库布齐沙漠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金航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部分地区。流动沙丘总面积约145万公顷,约占61%,长400公里,宽50公里。沙丘高10-60米,像黄龙一样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跨内蒙古三面旗。

主要形式为沙丘链和格子状沙丘。面积1.61万平方公里,位于鄂尔多斯北部。靠近黄河。主要为流动沙丘,高度10 ~ 15m,少数高达50 ~ 100m。

第八大沙漠

-乌兰布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面积9900平方公里,位于阿拉善高原东北部。在蒙古语中,“乌兰布和”是红牛,表示沙漠极具破坏性。主要为流动沙丘,高度10 ~ 30米,最高处50 ~ 100米。

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盟境内。北部狼山,东部黄河,南部贺兰山,西部吉兰台盐池,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季风强。沙漠南部多流沙,中部为山脊状沙丘,北部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

解放后,开始大规模治理,从磴口县十里至杭锦湖旗太阳寺沿线修建了宽300-400米、长175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林带两侧五公里为封沙种草区,控制着沙漠的东移。除了植树种草,沙漠还开辟了20多万亩耕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甜萝卜、葵花籽和各种瓜类。乌兰布和沙漠阳光充足,可以用黄河的活水灌溉。湖塘分布广泛,有发展农牧业、林业、渔业的良好条件。

第九大沙漠

-毛乌素沙地

毛乌素沙莫

毛乌素沙漠也叫鄂尔多斯沙地。毛乌素,蒙古语意为“坏水”,发源于陕北靖边县海泽滩乡毛乌素村。靖边孟家沙窝至高家沟乡的连续沙带称为小猫乌苏沙带,是对毛乌素的初步认识。由于陕北长城沿线的沙带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南部的沙连续分布,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和陕北长城沿线的沙统称为“毛乌素沙地”。

第十大沙漠

-浑善达克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距北京180公里,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浑善达克沙地东西长约450公里,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多米。是内蒙古中东部四大沙地之一。

浑善达克沙地是中国著名的水漠。沙地上有许多小湖、水泡和沙泉,泉水从沙地中冒出,汇聚成小河。这些小河流大多流入高古台河,有的只流入水泡,有的只是季节性河流。

浑善达克沙地水生植物丰富,景观奇特,景色优美。有人称之为“塞外江南”,也有人称之为“花园沙漠”。有许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候鸟的产卵和繁殖地,还有许多珍稀植物和药材。

第十一大沙漠

-科尔沁沙地

面积4.23万平方公里,位于西辽河流域。沙丘以固定和半固定为主,高度10-20米,最大为50米。库伦旗的流动沙丘特别高大,蒙古人称之为“塔敏查干”,意思是恶魔居住的地方。

科尔沁沙地位于大兴安岭和冀北山区的三角地带。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西边高,东边低。西辽河穿流而过。该地貌最显著的特点是沙层覆盖广泛,丘陵间的平地开阔,形成了丘陵与山地相间的地形组合,被当地人称为“沱甸地”。

大部分沙丘呈西北-东南方向的工岗状,沙生榆树疏林广泛分布在沙岗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流域有砂黄土堆积,植被以榛子灌丛和油松人工林为主。科尔沁沙地西部及附近沙地翁牛枝旗松树山有油松林,沙地东南部大青沟有水曲柳林。

第十二大沙漠

-呼伦贝尔沙地

面积7200平方公里,位于呼伦贝尔西南部。固定和半固定沙丘较多,高度5 ~ 15m,特别是满洲里至海拉尔铁路沿线。

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贝尔高原。东部大兴安岭西麓丘陵密布,西临达赉湖和克鲁伦河,南接蒙古,北至海拉尔河北岸。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南部高于北部。该地区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70公里。呼伦贝尔沙地面积近万平方公里。由于过度放牧,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的草原开始退化,从而形成了中国第四大沙地。

呼伦贝尔沙地的气候特点是半湿润、半干旱。沙地河流、湖泊、沼泽多,水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低,夏秋年降水集中。沙土中含有大量的沙子,通常是中细砂。风沙土主要分布在沙质带及其周边的砂质平原,固定风沙土中发育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黑色沙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