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但它可以改变你暂时的心态
当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可能无数次想过放弃,要么是一瞬间,要么是越来越强烈。当然,你可能已经增强了信心,继续前进。考研期间有放弃的想法并不奇怪。今天,边肖将和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我选择了一个目标专业,却发现和我想的相差太远。有那么多理论要背,我不知道有什么用;
回过头来看暑假,好像什么都没学到。我觉得我在鬼混......
于是我放弃了这个想法,开始在脑海里闪现,慢慢扎根,等待发芽。但是,无论如何,希望大家都能好好考虑一下,无论是马上放弃,转行做其他事情,还是继续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一定要速战速决,不要浪费时间。
其实很多小伙伴在困难时期或者濒临放弃的时候都会想尽办法去改变,但是很难坚持。准确地说,我不知道为什么!
1.考研动机
这个动机很重要,是我们以后复习的动力来源。考研的动机无非是:本科不是211,想升级一个平台;不知道找什么样的工作,在身边的时候会跟着考;父母让我考;颓废了几年,想改变;男女朋友考研。
动机没有好坏之分,但有内外之分,也有强弱之分。心里想考研,是内在动力,而来自父母或身边的同学,则是外在动力。不管是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都无所谓。总之,它可以激活和维持我们的考研行为。
动机的强度是不是越强越好?是不是越想被学校录取,学习效率就会越高?
事实上,在我们的一般认知中,我们认为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其实,动机和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这样一条直线,而是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而定的。这就是著名的Jaecks-Deutson定律:最佳激励水平因任务性质而异。在简单的任务中,比如跑步,动力越强,效果越好;在困难微妙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因为一旦动机强度太强,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习。比如很多学生考研动力太强,焦虑无聊,干扰了记忆效果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
如何检验现在的动机是否适度,取决于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如果一个人想考研,总认为一定要考,但学习效率很低,焦虑、焦虑、不安,一直担心考不上,那么很可能是动力太强,要适当降低动力,淡化结果,注重过程。
如果每天都没有压力,也没关系,想要继续考研,就需要适当增强考研的动力。从根源思考,当初为什么要考研?
2.进球了!进球了!
我相信很多学生都是一样的。自从上次专心做一件事,不分心做一件事,到现在至少有两三年了。可能是高考的时候了。为什么我们可以专注于高考?现在不行吗?
最重要的原因是高考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上大学!上大学的目标从幼儿园就给了我们,甚至在我们出生的时候。上大学是社会、父母、亲戚、朋友共同塑造我们人生的第一目标。这个目标其实是一个“假目标”。当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大学时,我们会去上大学。
考研不一样。大学期间,你逐渐忘记了埋头于目标的样子,这让你在临近毕业的时候陷入迷茫。你可能会为了更高的学历和更好的工作而考研,你可能会跟随大众的考研,也可能会为了工作而逃避考研...但是,你需要改变那些坏习惯,重新全心全意地学习。
因此,你需要有一个目标来激励你。
目标与动机密切相关,目标引导着个体行为的方向。没有方向,意味着即使想改变也不知道方向。“考研”是我们的目标,“为什么考研”是我们的动机。目标是方向,动力是力量的源泉,动力必须有方向支撑。
为什么很多学生参加考试就放弃了?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比如有同学说:要不要考研?这是根的问题。如果出了问题,你还会继续复习吗?绝对不是。
3.不要太过分
很多时候,大家真的是太情绪化了,以至于一出口就是:我觉得我来晚了;感觉背不出来;感觉什么都不记得了;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我觉得自己复习完就没做过什么;感觉身边的人太强大;我感觉别人好像什么都懂;我担心/害怕落后......
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词——感觉、担心、恐惧;感情不一定真实、客观,更不一定理性。这种感觉总是在复习中带来负面情绪。当你遇到这种感觉的时候,请把它变成反问句问自己,分析实际情况。难道我一个知识点都记不住吗?这个知识点我不熟悉吗?你没看到自己从复习到现在的进步吗?有些事情需要总结,而不是凭感觉。
许多学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一开始的“0”状态,慢慢看完第一轮,然后跟着班级再来一轮,现在开始背书,从完全不懂到会写。虽然文笔不是很好,但是进步明显。
为了避免感觉到对自己的干扰,做任何事情都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包括备考。有什么计划?不仅知道计划是什么。我还需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计划。否则只会不断受到别人的影响。
4.坚持住。
考研中,有谁几次想放弃,但又没有真正放弃,请停下来,找到自己最初的目标和动力。备考时间长,考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些困难会在不经意间“侵蚀”我们的目标和动机。因此,在准备考试时,我们必须设定目标,并不时寻找动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忘记你的主动性!
我希望这个目标和动力来自我自己,而不是外界。
想考研的是我,不是我被迫的。颓废三年后想改变,高考以来第一次愿意全心全意专注一件事——为自己而战。
5.是你做出了放弃生命的选择
早前,我在知乎上被邀请回答一个问题“暑期考研该不该放弃?”“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具体描述如下:
在这些回答中,几乎所有人都同意“不放弃,坚持到底”。
前段时间室友准备考研的时候,心态崩溃了。当她不想继续考研的时候,我也给她做了长篇大论,劝她不要放弃,坚持下去。
毕竟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无论做什么都要坚持。
但是即使你收到了128个答案让你坚持下去,什么都不会改变。
你想放弃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自己生根发芽。
6.我们都成了小时候最不受欢迎的人
看不到别人的学习进度条,偶尔偷懒之后,不禁会想别人一定比我学得更认真更快。
当你注意到别人的学习进度条时,你假装不在乎,但私下里你必须努力:我必须比别人快,这样你才能。
人真的是一种奇怪的生物,他会忍不住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年轻的时候,我们讨厌大人总是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讨厌踩一个丢一个。
但长大后,即使听到家人的话“我不要你有钱贵,只希望你平安健康”,我们也阻挡不了那颗想要努力向上爬,努力让自己变得比别人更好的心。
小时候,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长大后,我看不到自己比别人差,落后于别人。
即使是进度条有多快这种小事。
7.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容易这个词在哪里
一旦进入9月份,就意味着考研将进入刷题阶段,但暑假前设置的完成暑假结束前基础知识的课程还没有完成。
在暑假计划完成之前,原定的9月分阶段计划将不得不受到影响。
讨厌不能按计划完成进度条的拖延。况且考研倒计时数字变小了一点,佛系的人总会心态不稳。
当一个人的头脑爆炸时,学习一切都是事半功倍。
我想给自己一些时间,放个假,但是我不敢,因为时间不多了,那么多知识点还没有学会,所以我敢出去放松一下。
如果心态再爆,只能用头皮学,不然还能怎么办?
但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没有人可以一直对学习充满激情兴高采烈,但总有人即使条件不好也能坚持学习。
只是很少有人觉得自己会成为那少数人之一。
8.没有人能为你选择是否放弃这个问题
很多年前,我看到表哥的书上写着一句话:你必须努力工作,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当时我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现在我把这句话理解为:没有人能轻易成功。
如果我们愿意尝试,是因为别人的成功看起来毫不费力,这并不意味着成功很简单,而是我们在耍小聪明。
所以是否放弃考研,不要问别人,问自己。
如果因为考研太难而决定放弃,不要羡慕别人考研成功,得到更好的机会。
毕竟当初我选择了放弃,也就意味着我连羡慕的资格都没有。
超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