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学斌 报道|大师云集 俱显风采—房颤研究进展面面观

栏目:旅游 2021-09-17 00:58:22
分享到:

2021年7月9日,第十九届国际房颤论坛在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大连举行。本次论坛聚集了大量电生理治疗领域的专家,对房颤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和讨论,包括房颤的综合管理、消融治疗、抗凝治疗等。,为线上线下观众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多方面展示了我国房颤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

心房颤动研究最新进展报告横跨全天,共分为四个部分,由全国各省市医生主持并报告。现在,整理会议精彩内容,供读者一起交流学习。

第1次会议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舒教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韩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延宗教授、北京医院杨教授。吴以岭教授、陈义汉教授、黄从心教授、教授、郑哲教授重点介绍了脉络学说的构建及其对微血管病防治的指导作用、心内科原创性创新内容、房颤综合管理亟待解答的问题、房颤治疗的研究进展、房颤消融术联合内外手术等

吴以岭教授介绍了中医脉络学说的构建及其相关内容,以指导微血管病的防治,并从理论、机理、疗效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他首次构建了指导微血管病防治的重大理论突破,从外到内、从内到外阐明了血管病的发病规律。吴教授指出通络保护内皮细胞是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机制,并研制出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获得国内外一致认可。他的研究将中医理论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原创性成果,展示了中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陈义汉教授介绍了心脏病学的原始创新内容。他首先回顾了近百年来心血管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如循环系统的发现、心电图机的发明、重大心血管疾病药物的研发等,然后阐述了基础心脏病学领域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缺乏基础理论支撑,技术瓶颈缺乏突破,对心律失常的机制认识肤浅。陈教授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医学创新之路,打造中国医学创新典范,向医学创新强国转型。

黄教授阐述了房颤综合治疗亟待解答的问题。黄教授表示,我国房颤的患病率和疾病负担被严重低估。对于房颤患者的综合管理,2020年ESC指南提出了诊断-评估-治疗的新模式,是从“CC”路径向“ABC”路径的过渡。此外,房颤筛查还存在筛查工具使用不规范、缺乏健康经济学研究等问题有待解决。关于房颤的卒中预防,黄教授再次强调了合理使用口服抗凝药的重要性。此外,黄教授指出,应高度重视早期节律控制,目前的研究证据表明,节律控制优于心室率控制。

马常胜教授介绍了心房颤动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马教授指出,房颤已进入/节律控制/综合管理时代,植入式心电监护仪可提高卒中后房颤的检出率,人工智能心电分析可预测新发房颤和卒中,并介绍了导管消融、抗凝治疗等房颤治疗的几项研究。此外,2020年AHA科学声明提出,房颤的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的调节在房颤的综合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体力活动、少量饮酒和心理状态等与房颤风险相关。

郑哲教授介绍了如何进行房颤联合消融。郑教授指出,心房颤动的微创消融应充分利用介入电生理标测和外科手术的优势。电生理医师应配合心脏外科医生积极参与介入消融术后复发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医患之间的耐心和相互信任将有助于提高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电生理学家和心脏外科医生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治疗心律失常疾病的亲密战友。

第2次会议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医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梅菊教授、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张舒教授、黄德佳教授、华伟教授等多位专家就我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建设项目进展、房颤抗凝治疗适应症、房颤综合管理、新型口服抗凝剂在房颤导管消融围手术期的应用等进行了精彩点评。

张舒教授介绍了我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他首先定义了心源性卒中的定义和危害,并解读了房颤管理的新ABC流程。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控基地建设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授牌仪式将于2018年5月5日举行,辽宁、武汉、广州、Xi安紧随其后。他指出,2021年的重点工作是加强质量控制,优化完善,强化数据体系,提升临床研究能力,规范心源性卒中培训。

黄德佳教授介绍了房颤抗凝治疗的适应证。他认为,对于卒中风险较低的房颤患者,在考虑抗凝治疗时,应注意其他与栓塞相关的因素。心脏植入装置记录的亚临床房颤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应根据CHA2DS2-VASC评分和房颤负荷考虑抗凝治疗。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寻找房颤的可能性,在确定为房颤前,有必要继续讨论如何抗凝。

吴教授介绍心房颤动的综合治疗。2020年ESC房颤指南强调房颤的整体管理,提出CC到ABC的路径管理。系统性房颤管理系统包括一所中学和三所以上。AADs和非药物节律控制可能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首选。此外,还需加强对房颤危险因素的控制,对患者有利。

华伟教授介绍了新型口服抗凝剂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的应用。他建议:对于接受房颤导管消融术的患者,如果华法林、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或伊多沙班已用于抗凝,建议在不中断OAC的情况下进行消融。消融后至少2个月,继续使用华法林或NOC进行全身抗凝。

杨教授解读2020年ESC房颤指南,提出房颤诊断筛查建议、预防房颤血栓栓塞、房颤节律控制药物选择、生活方式干预、危险因素及伴随疾病管理等10项更新内容。他还提出将房颤管理从CC改为ABC的想法,包括抗凝/卒中预防、更好的症状管理、心血管并发症和危险因素管理。

夏云龙教授介绍了AHA声明对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治疗的解读。他首先阐述了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及心房颤动介导的心肌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细胞学机制,指出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抗凝治疗不容乐观。心衰和房颤的治疗需要“双管齐下”,按照心衰标准治疗,控制房颤的心室率或节律。

第3次会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徐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孙健政治家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吴立群教授、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夏云龙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学斌教授等。,对房颤的基础研究进展和治疗启示、长期持续性房颤的医学消融策略、房颤卒中的预防以及心源性卒中二级预防的现状和挑战做了精彩的解读。

杨延宗教授解读了心房颤动的基础研究进展及其治疗启示,回顾了125年来心房颤动机制研究的变化和周期,介绍了对心房颤动机制的现代认识。他指出,房颤发生和维持的两大经典理论是触发因素和维持矩阵,房颤发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心房重构、体液因素、遗传机制、进入心静脉、自主神经等。持续性/持续性房颤的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技术有待进一步探索。

苏教授介绍房颤卒中预防进展:左心耳干预策略,重点介绍研究。本次研究的亮点是数据质量、数据来源、样本量、高危患者等。该研究支持目前在美国使用的经导管LAAO的临床有效性。目前,在治疗左心耳闭塞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临床研究,并遵循PARTS原则拓宽了患者选择的适应证。

董建增教授介绍了长期持续性房颤的药物消融策略。目前慢性心房颤动的治疗采用2C3L消融策略。PVI是房颤导管消融的基石,消融过程中复发> 2次房性心动过速的心动过速也有类似的机制。80%的患者需要多线消融。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减少标测、增加食管瘘风险的消融和可能影响心房功能的不必要消融。

陈明龙教授介绍了心源性卒中二级预防的现状和挑战。我国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村房颤的管理仍然是“村医模式”。我国心源性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针对脑卒中的现状,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健康中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改善重疾重治、管理缺失、慢性病无模式、无模式、无机制的现状。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了“乡村振兴”的目标,并提出了三大创新,即构建农村社区房颤老年人立体干预平台,在构建农村老年自然人房颤队列的基础上,构建农村房颤老年人一体化管理新模式。

黄韦健教授介绍了植入式装置在房颤心室率控制中的优势,比较了RVP、BVP、HBP、LBBP等不同起搏模式对患者的影响,并提出了目前起搏模式的改进。他提出了房颤导管消融的禁忌症,包括房颤导管消融禁忌症、左房血栓、抗凝禁忌症、老年患者或心衰患者拒绝消融房颤、新房严重疾病、ICD患者房颤不恰当休克、有器械植入指征的患者等。植入装置更有优势。

许巍教授介绍了节律控制能否改善房颤患者的预后。目前指南建议,对于严重房颤患者,在充分评估和治疗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后,选择心律失常风险和器官毒性尽可能低的AAD进行房颤的长期节律控制。一旦药物治疗失败,应积极考虑导管消融,尤其是合并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

何本教授介绍了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抗血栓治疗策略。目前,冠心病并发房颤的人群庞大,30%的人群存在重叠。冠心病PCI术后DAPT治疗不能满足房颤抗栓治疗的需要,房颤抗栓治疗不能满足支架植入术后血栓的防治。联合应用DAPT+抗血栓治疗出血风险较高,长期抗血栓治疗更倾向于NOAC+P2Y12。

张平教授介绍了卒中后房颤筛查患者能否获益。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以房颤最为常见,两者互为因果。心力衰竭患者,药物控制频率优于控制节律,导管消融控制节律可能优于频率控制。HFrEF和HFpEF患者从导管消融策略中获益不同。

第4次会议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蒋宏教授、江苏省医院陈明龙教授、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连军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王玉堂教授。吴立群教授、姚彦教授、刘少文教授等对脑卒中的非药物干预策略、房颤治疗中的自主神经干预、房颤的遗传学和导管消融术等进行了精彩的解读。

吴立群教授讲解中风的非药物治疗。他详细阐述了冷冻球囊治疗房颤的新一线治疗模式、持续性房颤的研究进展、肺外触发冷冻球囊消融的研究进展、冷冻球囊消融与影像技术的联合应用。他介绍了冷冻优先、早期房颤、停止房颤优先等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不同部位肺静脉外触发灶的消融方法。特别是,KODEX-EPD的研究指出,我们正在研究EP

姚彦教授随后介绍了自主神经介入治疗心房颤动的相关内容。他指出,自主神经调节与房颤有关,心肌自主性、早晚期退化、晚期退化得到改善,而心房肌有效不应期减少,可诱发房颤。自主神经介入治疗房颤目前处于探索阶段。GP消融可能有利于房颤消融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心脏自主神经节丛消融可提高患者心率,改善窦房结恢复时间,改善房室传导的Venn点。对于特定患者,有明显的额外好处。

介绍了2020年房颤治疗的研究进展,李教授指出追求窦性心律是我们的目标,消融3个月后发生的房颤、房扑、房性心动过速,如果持续时间≥30s,都属于房颤复发。明确房颤导管消融的机制是关键,环肺静脉隔离仍是持续性房颤不同消融方式的重要基石。但对房颤消融和复发的治疗应正确评估,经过认真分析,决定长期持续性房颤的治疗应在询问病史后掌握第一手资料。房颤消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但临床上需要分析每个个体的情况。确保肺静脉永久隔离和线性阻断的新技术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刘少文教授介绍了遗传学和房颤导管消融术。房颤的发生和进展与遗传因素有关,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有家族史的房颤患者发病年龄较低,并发症较少,症状相对较轻。有房颤家族史的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较高,尤其是持续性房颤。具体机制还不清楚。一些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导管消融后房颤复发相关。

沈法荣教授解读如何优化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心室率控制。他阐述了控制房颤心室率的药物应用、控制房颤心室率的导管消融和控制房颤心室率的房室结消融。他指出,心力衰竭和房颤的病因和其他危险因素大多相同,互为因果。心室率控制是房颤和快速心室率患者房颤管理的主要策略。导管消融、房室结消融联合同步CRT或Schiphol起搏可有效改善房颤和HErEF患者的硬终点。

杨新春教授介绍了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抗凝策略。房颤常与心力衰竭并存,相关性强。COMET研究表明,房颤可加重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和再入院率。心衰患者血栓栓塞风险高,存在血栓前状态,心衰是房颤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根据指南,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需要抗凝治疗,有效的抗凝治疗可以降低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卒中的发生率。NOAC在药物选择上优于华法林。

孙健教授政治家介绍了房颤致脑卒中的非药物干预策略,强调预防脑卒中的关键在于左心耳。同时,他指出,抗凝治疗在预防脑卒中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其他治疗手段进行干预。外科左心耳封堵术包括心外膜结扎、外科心内膜缝合、外科切除和心耳夹持。他介绍了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在卒中预防中的一些循证进展。至于选择手术封堵还是经皮导管介入封堵,他提出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陈林教授介绍了冷冻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单中心经验,研究了冷冻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成功率。他指出,PVI是提高冷冻消融成功率的基石,而前庭消融仍在进行新的尝试。前庭消融方法包括扩张前PVI、主动节段性消融、注意肺静脉分支消融。在第二次冷冻中,应更多考虑肺静脉前庭的消融。

摘要

本次论坛回顾了房颤治疗的发展,指出了目前治疗过程中的不足,分享了房颤治疗的最新研究,并对未来房颤治疗的新模式进行了展望。房颤的治疗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路漫漫而修远。关于房颤的研究还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预计会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