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咪 王朔致女儿:感谢你来做我女儿

栏目:教育 2021-12-06 02:07:05
分享到:

当著名作家王朔的女儿王米和著名画家朱建新的儿子朱莎在北京举行婚礼时,姜文、冯小刚、刘震云、沈宏非、孙甘露等超级大牌出席了,但王朔本人却没有露面。

婚礼现场,画家陈丹青曾说出王朔没有参加女儿婚礼的原因:作为父亲,我知道他为什么不来,亲手把女儿交给了另一个男人。他没有勇气,所以他不能忍受。

陈丹青的话充分表达了王朔与女儿之间深厚、真挚、不可名状的感情。一直作为“小流氓”留在公众记忆中的王朔,在女儿面前只展现了自己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而女儿就像一面镜子,让他看到了自己自私、软弱的一面,让他无法停止对自己的纠正和完善。

认识王朔,父亲的独特概念——

都说父母不容易,孩子更难

王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感叹:没有孩子要求主动来到这个世界。在亲子关系中,如果一定要谈谁欠谁,那也是父母欠孩子的。孩子们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给他们。我女儿给我带来了过去从未有过的快乐。相比之下,花在抚养她身上的钱简直微不足道。

他还指出,很多家长拼命要求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把孩子培养成赚钱机器。这叫成功。从表面上看,这对他们的孩子有好处。事实上,他们希望自己老了以后失去工作能力的时候有靠山。说白了,他们就是自私。为了保证自己的未来,他们骂孩子,逼孩子考好,无情剥夺孩子的幸福。

也正因为如此,王朔在抚养女儿的过程中,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女儿能够幸福地生活一辈子。他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我不希望她成功。我最讨厌这个词。什么叫成功,不就是赚点钱吗?SB的人知道吗?!

王朔的童年是在父亲的暴力中度过的。他说,印象最深的一次殴打是父亲把他打得筋疲力尽,抽了根烟,休息了一会儿,放慢速度,继续打。当时他跪在那里,看着让他在香烟的迷雾中感到心悸的父亲的脸,心想:要是和这个人没有关系就好了。同时我暗暗发誓,以后绝对不会让孩子有这样的想法。他真的做到了。在她成长的过程中,他从未碰过她一次。

对于女儿的学习,王朔的观点是:如果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你不必强迫他学习,但如果他不喜欢某件事,强迫他学习是没有用的,很快就会被遗忘,这意味着浪费努力,剥夺了孩子无忧无虑的生活。所以他对女儿说:“如果你喜欢学习,你可以学习。如果你不喜欢学习,那也差不多。”我去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女儿的老师跟他抱怨说某某学生素质不好,让你女儿离她远点!听到这里,他怒不可遏:“老师爱挑拨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怎么可能素质差?”我懒得管它。“我女儿王米从小学到初中的表现是一个不太喜欢学习的孩子。用王朔的话说,就是“一个和大家混在一起的学生”,但他拒绝给女儿施加压力,还对老师说得好:“孩子不喜欢学习。我们的父母不怪你,所以也不怪你的孩子。“因此,虽然女儿学习不好,但在父亲的保护下,她一直是一个自信快乐的孩子。王朔说了一件关于女儿的趣事:有一次,有人问王米:所有的孩子都考了第一名。为什么拿不到?王米回答:“我不想参加考试,我怕他们在我面前自卑!"

当王米面临中考时,王朔对她说:“你不应该参加中考。如果你通过了考试,你将是一个傻瓜。如果你考试不及格,你的自信心会受到很大影响。”他送女儿去美国学习。有意思的是,我那个不喜欢在中国读书的女儿,来到美国后成了一个特殊的学习者,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艺术史。王朔对此非常自豪:其实没有一个孩子不爱学习,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然而,国内的教育扼杀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好在我深谋远虑,及时保护了女儿的学习兴趣。到了美国后,她被美国轻松有趣的教育氛围所刺激,学习的欲望立刻就出来了。

大学毕业后,王米回到中国找工作。一开始并不顺利。王浩看着他的眼睛,伤了他的心。他总是对女儿说:“有困难可以开口。爸爸还是可以帮忙的。”然而,独立的王米固执地拒绝了父亲的好意,坚持凭自己的能力找工作。有一次,王米去一家她非常喜欢的杂志应聘。王朔真的很想帮女儿得到这份工作。她毫不犹豫地向杂志主编打了个招呼。结果,王米顺利地得到了这份工作,愉快地去工作了。上班没几天,总编来交朋友:“你爸什么时候答应我们杂志做独家专访?”从未告诉任何人父亲是王朔的王米立刻警觉起来:他怎么知道我父亲是王朔?想到自己有些不正常的申请过程,她意识到父亲一定是篡改了,马上给父亲打电话:“你以为你是谁?”你不就是个作家吗?我不要你的名声!你不关心我的事!”一句话,王朔在一沓电话里对女儿说了对不起。事后,王米愤然辞掉工作,不顾挽留。最终,她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了《艺术财经》杂志的编辑。

王朔为女儿的独立感到非常自豪。他说:我从来没有问过她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但一路走来,她真的成为了我想让她成为的那种女人:“你必须内心丰富,才能摆脱生活中这些表面的相似。煮汤比写诗更重要,你自己的手艺比男人更重要,你的头发和胸腰屁股比你的脸更重要,而你的内心如此强大,你这个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我的女儿对我来说就像一面镜子

在很多读者的印象中,王朔总是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样子,但他说:其实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演一个叫“王朔”的人。

事实上,他知道自己真正的样子:自私、霸道、财富、权力和灵活性...这是他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提炼了这么多年的生存法则。这么多年,他就靠这一套生存法则活着。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生活在乱世,躲不起”。然而,随着女儿的长大,到了可以和他讨论人生的年纪,他发现自己无法面对女儿清澈的眼睛和如花的笑容说:爸爸的人生就是这样来的...我女儿就像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他看到了自己所有的虚伪,并为此感到深深的愧疚。这种负罪感迫使他折磨藏在“作家王朔”外衣下的灵魂,以至于他再也没有出现过。

他决定为女儿写一本书。在这本书里,他会告诉她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他写道他五岁时在幼儿园。他很早就知道,人分两类:能被欺负的和不能被欺负的。为了防止自己被大一点的孩子欺负,他学会了奉承和屈服,学会了讨好强者,学会了和强者结盟,逐渐习惯了不再同情弱者;

他写了自己骨子里的懦弱:八岁时,和邻居、孩子打架,用棍子打别人的头。他没事,吓得倒在地上;成年后坐公交车的时候,一只脚就被踢下了公交车。他一句话也没说;当他当兵的时候,和一个老兵吵架,他马上向别人道歉...

他写道,他受不了金钱的诱惑:他经常拿一些剧本写作的工作来换钱,但他心里清楚地知道,写那种弱智的剧本是在浪费生命,所以他经常发誓“我再也不做这份工作了”,但下一次,人们给他开出了足以让他动心的价格,他又愉快地接受了另一份单一的工作;

他写道自己的虚伪:他曾经当着别人的面嘲讽一个拍成功商业片的导演朋友,说别人急功近利,但一眨眼,他就看到了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无论多么急功近利,他都不敢说别人什么...

拷问、自省、反思、忏悔,整个写作的过程,就是一次又一次无情地把自己放在审判席上的过程,但法官除了自己没有别人。在书中,王朔对女儿说:“今天,我终于可以承认我不勇敢了。面对明目张胆的暴力,我想要的只是如何逃避,哪怕失去尊严。我是那种软蛋,懦夫,他们说的懦夫。我一直都是。承认这一点很好。我想放下一个沉重的负担。我真的厌倦了在生活中带着它。”在书的最后,他用罕见的温柔和深情感谢了女儿:“我非常感谢你成为我的女儿。在这个节骨眼上,给我一个说话的机会,这样我才能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写完这本书,他瘦了,觉得“洗个好澡,从里到外都很轻松。”

这本自传体小说《写给女儿的信》出版后,他假装不小心送给了女儿。直到今天,他都没有勇气问她:你读过吗?感觉如何?但是,现在面对女儿的时候,我“感觉可以不躲闪地面对她清澈的眼睛”。

有些人越来越发现他的变化。王朔的朋友、导演冯小刚说:“现在看王朔比上天堂还难。就是这样,你随时打电话,就可以聚在一起喝一杯。”是的,他现在不愿意参加任何公共活动,因为一旦参加公共活动,就要发言,表达立场。所谓说话和表达自己的立场,无非是说好话和赞美。——“我知道我还是没有勇气当众说实话,但至少我能做到:不去,不说。”

我的女儿让我离理想的自己更近了

如今,王朔过着隐居的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写作。他最大的变化也来自写作态度的转变。他坦言:“以前写作的时候,总想取悦读者,总想在这里或那里抖个包袱,甚至不惜破坏叙事节奏追求效果,加入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希望以逗乐读者来换取读者廉价的赞美。过去,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赢得名声和名声。现在写作是为自己写的。我没想过拿出来发表。以后顶多留给女儿。感觉完全不一样。“他目前的写作总有一个潜在的对象,那就是他的女儿。有了这样一个对象,他的写作就不能再圆滑和投机取巧,而只能是无限的真诚和真挚的写作。

他其余的时间都和家人在一起。当时,他与妻子沈离婚后,女儿由沈抚养,母女二人都去了美国。沈徐佳曾不无伤感地对王朔说:“你错过了女儿成长的许多时刻。”但当时他忙于追求名利,却没有深刻理解这句话。直到很多年后,他才意识到前妻的这句话隐含着责备,责备他不知道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他说:“我没有勇气告诉女儿我爱你,因为我连最基本的事情都没做,那就是和女儿一起生活。一个女儿对一个好父亲的最低要求是和她住在一起,但我连最低要求都没做到。你在说什么爱她?”对女儿刻骨铭心的愧疚,父亲和哥哥的突然离世,让王朔更加意识到,人生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名声而是利益,而是家庭。

多年来,王朔与母亲的关系一直被视为“针对针”。他小的时候,母亲忙于工作,忽略了对他的照顾,母子之间也没有亲密的关系,这让他在母亲老的时候有一种心理:你过去不把我当回事,老了想要个儿子是不可能的。他可以给钱给妈妈,请保姆照顾,但是没有办法和妈妈相处。“不知道为什么,我妈特别能激起我邪恶的一面。她一句话不听,就会吵架,说不好好话。之后,她觉得特别内疚。她感觉好他妈的,怎么能对她妈这么凶?但是当她面对面的时候,她招募了我,我的火在燃烧。有了女儿后,他慢慢体会到了母亲的心情:女儿小时候是我管的吗?你不在乎吗?但是现在,我不在乎她了,我希望她能陪我吗?

现在每周,王朔都会去看望妈妈,和她聊天,一起做一顿家常饭,用白菜冻豆腐,或者用大葱炒羊肉,然后和母子俩一起吃。当他们用嘴吃的时候,家里的食物总是非常美味。虽然母子俩说话难免会呛到,但是有儿子在身边,一起吃饭,一起说话,对母亲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安慰。

女儿大学毕业后,王朔一直希望女儿回国发展,但她不愿意强迫女儿。一次,在美国的王米突然发现她联系不上她的父亲。家里的电话总是占线,互联网也不在线。她很着急。她非常担心她父亲独自生活的危险。她不得不打电话给年迈的祖母,请她去她父亲家。结果,王朔前天晚上喝醉了,不省人事,但家里的电话没有挂。她在电话里对她父亲非常生气,以至于称他为白痴。也是这一次,促使王米回到中国发展。“他真的太需要身边的人了。”

如今,王朔和女儿的关系更像是朋友。父女俩长得很像,这让王米经常责怪他:“都是你,肥头大耳,绑架我真难看!”他安慰女儿:“放心吧,不能走美女路线,可以走气质路线。”父女俩经常这样互相开玩笑。他感叹道:“有个女儿真好。在我这个年纪,很多普通人眼中的幸福不是幸福,但和女儿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是幸福的。”

在王米的婚礼上,她提到了她的父母:“我很幸运,有一对父母对我非常宽容,让我自由成长。即使我离开他们,他们的爱也一直保护着我……”

王朔虽然没有勇气去参加女儿的婚礼,他怕自己会当场哭得不成样子,“那也太丢人了”,但当他听到朋友给他转述的女儿在婚礼上的这番表达,还是忍不住潸然泪下。他说:作为一个父亲,能够得到女儿这样的评价,我已经很满足了,比让我得一个诺贝尔奖还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