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全有1930年11月出生于山西省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6岁参军,一步一个脚印,从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连长、大队长、参谋长、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师副参谋长、师参谋长、副师师长、师师长、军副参谋长和军参谋长。
1983年5月,他担任陆军第一集团军司令。他在新疆沙家店、延庆、宜川、贝利、钟山、付梅、兰州等重要战役中多次作战,立下了许多功勋。1953年初随第一军奔赴半岛,参加了1953年春季反登陆战役和夏季攻势战役的准备工作,经受住了现代战争的考验。他先后获得一等功和二等功。
崂山轮战
正在一线检查的傅全有
1984年4月至5月,昆明军区部队先后收复了越南军队在云南中越边境占领的老山、柘阴山地区。越南陆军总部和第二军区不甘失败,制定了代号为“MB-84”的战役计划,在团一级和加强师一级展开了猛烈反击。
鉴于越南军队在崂山地区明显的反击企图,及其与中国军队的持续纠缠,军委决定从其他地区抽调兵力参加云南回合战争,对越南军队进行长期牵制,既配合了柬埔寨、泰国的反越斗争形势,又达到了训练军队的目的。南京军区第一军光荣地成为第一批进入云南轮战的部队。
接到命令后,傅全有司令员立即与政委史玉孝等军事领导研究,迅速开始集结兵力、完善组织、调整人员、补充装备、储备物资等备战工作。7月19日,第1军参演部队及其附属部队进占云南,7月31日13时前,全体参演部队到达云南文山、燕山两县指定区域集结。
“怎么打仗,怎么练兵”
由于1军长期驻扎在江南沟湖-河-支地区,在亚热带山地丛林地区作战并不熟悉。因此,进入集结区后,傅全有、史玉孝等军事领导人组织部队按照“如何打仗,如何练兵”的原则,迅速转入全面作战训练,急需要先训练,优先掌握。
根据亚热带山地和丛林的地形和敌情,抓紧适应性训练,加强针对性训练。在战区训练三个多月后,在昆明军区的统一组织下,于1984年11月16日进入一线阵地,至12月9日,接管原昆明军区第11军部队在崂山、八里河东山的防御作战任务。
敌我形势
第一军在崂山和八里河东山的防御阵地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共有121个防御阵地。越军总部和第二军区吸取了7.12反击失败的惨痛教训,于1984年8月召开了第三次广北会议,制定了“第三次战役计划”,再次集结重兵,企图同我作战,收复老山失地。
越南军队在“第三次战役计划”中与以往不同的显著特点是,采用了“延伸战壕”的新战术进行反击。
越南军队的“战壕延伸”战术
从1984年8月初开始,越南军队开始建设和挖掘,挖战壕和打洞。到第1军接管阵地时,越军的战壕已经挖到了我军阵地的前沿,形成了纵横交错的9条战壕和交通壕,总长超过15公里,壕沟沿线修筑了800多个碉堡。两军前沿阵地相距只有十几米甚至几十米,越南军队经常随手扔手榴弹,导致我军伤亡惨重。
越南军队还在我军前沿阵地后方埋设地雷,用大炮轰击掩护我军阵地和后方运输线。我军前沿阵地多与越军直接接触,尤其是634至116高地、148至142高地、143至541高地,被称为“生死三线”。我前线守军长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很难及时得到补给,形势十分被动。
最初非常被动
第一军接管防御阵地时,正处于越南军队“第三次战役计划”的猛烈炮击阶段。仅在12月9日和10日,越南军队就向老山主峰和奈良发射了数千枚炮弹。一方面军前沿阵地的工事和壕沟损毁高达60%-85%,部分工事几乎被炸毁,部分阵地仅有少量反炮孔。边防部队官兵不得不躲在树下防枪,甚至有些人被迫在哨位上挨炮弹。
越南军队还经常受到特务的骚扰,埋设地雷和切断电路,阻断了我军前线阵地与后方的联系。沟通问题也很大。有线通信经常被越南炮火炸毁,而无线通信受到极大干扰,保密性差,速度慢,经常与前沿阵地断连。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军没有坚实的支援,没有可靠的防御工事,没有隐蔽的通道,没有稳定的住处,运输困难的严重被动局面。
“我宁愿挖工事而死,也不愿让炮弹杀死我。”
傅全有等军事领导人认真研究当前困难形势,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分四个阶段的阵地建设方案,提出了“宁可挖工事也不让炮弹打死我”的战斗号召,组织部队利用战斗间隙和恶劣天气抓紧时间修筑阵地和交通线。
在对既有工事进行整修维修、修建土石山工事、修建间歇性掩盖交通壕、加固完善屯兵窑洞、指挥所、观察所、炮兵阵地等应急抢修建设后,全军共开挖壕沟、交通壕47717米,修建碉堡10571个、短洞172个、隧道3条,总建筑量12万立方米。基本实现了能躲、能打、能机动、能生活的阵地要求,部队坚守条件大幅改善。
彻底粉碎越南军队的“战壕延伸”战术
鉴于战场上防御形势恶劣,傅全有和史玉孝指挥全军以各种手段相互作战。首先利用各种侦察手段,建立了完整的立体观测系统,及时摸清了战壕的延伸和屯兵的方位。
接下来,第一军各部队采取灵活的战术,对越军的战壕、交通壕和驻防点进行攻击和破坏。如:用枪破壕,破坏障碍物,用壕沟造壕沟,及时从侧翼反击,逐步破坏、切断或挤压回越军的壕沟、交通壕沟和驻防点,歼灭已深入前沿阵地缺口的越军,解放越军在松茂岭、那拉邦阵地前沿设置的“生死三线”, 并控制了越军可能延伸的战壕之间的差距,最终粉碎了越军的“”经过巨大而艰苦的努力,第一军终于稳住了阵地,改善了防御态势,为后来夺取战场主动权奠定了基础。
主动出击,成果巨大
以傅全有为首的原第1军领导班子运筹帷幄,硬抗硬打,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战斗中指挥其下属部队,给了越南军队以严重打击。在进行大规模进攻和反击作战的同时,傅全有、史玉孝等原军事领导人还组织部队进行小规模歼敌作战。
最著名的是“三防三反”活动,即反炮击、反炮击、炮对炮;反偷袭,反偷袭,偷袭对偷袭;反渗透,反渗透,渗透到渗透,积极寻求歼灭越南军队。傅全有还借鉴朝鲜战场的经验,灵活运用炮兵压制、小炮游击、冷枪等战术,不断拔除威胁一方面军阵地的越军前沿目标,用炮火突袭敌人纵深目标,杀伤其有生力量。
在这次崂山战役中,第1集团军顶住了越军22.4万余发炮弹的进攻,击退了越军9个营、团和连以下102次反击和进攻,完成了昆明军区下达的3次进攻作战任务,撤出越军28个阵地。共歼灭5007人,其中死亡2840人,受伤2164人,被俘3人,缴获敌人大炮128门,军车65辆,缴获枪支112支,弹药和装备大量。
第1集团军共有404人牺牲,1278人受伤。战后,第一军受到军委和昆明军区的表彰。
顺利完成战斗任务并撤出战场
1985年5月10日,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济南军区第67军接管了老山战区第1军的防务。随后,1军所有参演部队全部撤至云南省文山、燕山、平原街道休整、总结、评战。
1984年12月初至1985年6月初,1军部队进入崂山阵地,撤出阵地。在半年的战斗时间里,没有一个人被俘,没有一个人违反军纪。他们硬抗硬打,坚决挫败了7.12战争以来越军猖狂的反击嚣张气焰,发挥了国家力量和军事力量。全军官兵也喊出了“丢我一个,为十亿人高兴”的响亮口号,圆满完成了回合战斗任务。
附言
崂山转战,傅全有一战成名,刚退出战场不回营,命令来了。1985年6月,傅全有从司令员晋升为成都军区司令员。1988年9月,我军实行新军衔制度,傅全有被授予中将军衔。
1990年5月,傅全有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此后晋升为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长。1993年6月,他晋升为上将军衔,达到了军旅生涯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