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串场有人管吗 习惯成了自然 电影票到底多难退

栏目:游戏 2021-09-16 21:59:00
分享到:

15

瑕疵

文字|谢若琳徐黎杰郝跃王军

“电影票退票策略”是知乎平台上的热点问题。无论是给票务平台客服打电话,还是给影院打电话,这些分享“退款体验”的网友,都是经过一系列“操作”后,成功退了电影票。

退电影票是个简单的问题。早在2019年,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就发布了《关于“电影票退改”规定的通知》。2021年春节期间,不少消费者投诉“购买的电影票无法退款或换票”、“填写错误信息联系客服”、“通过平台购买的电影票无法兑换”。

2月26日,主流票务平台淘宝电影、猫眼文化提出优化方案,提升消费者体验。半个月后,《证券日报》记者体验到,对于消费者来说,退票问题并没有明显改善。在北京267家影院中,支持退票的只有78家,占比29.21%,部分影院还携带高额“手续费”。

该数据平台的一位资深分析师告诉记者,电影票的退款权掌握在影院手中。“票务软件最多可以放大‘无法退票’的字体大小,但能不能退票是看影院的态度。”

你看电影

获得原票价38%的退款

虽然《关于电影票“退改”规定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但影院、影院、院线在与第三方票务平台签订协议时,应明确“退改”的规定,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

但《证券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各大影院的退票规则并未统一规范,各影院的规定也不尽相同。

3月14日,《证券日报》记者在北京中影星美国际影城购买了《阿凡达》的电影票,票价26元。开业前4小时,记者尝试退票,发现退票费需要10元。换句话说,这家影院的退票费高达原价的38.46%。

记者随后在迪达电影院买了一张《阿凡达》的电影票,并在上映前2小时退票,没有任何手续费。

“观众退票的行为涉及三个方面,即剧场、售票平台和剧场的系统服务商,所以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三方不收取手续费;二是影院和票务平台不收费,而系统服务商收费1元左右;第三,电影院和票务平台也收取手续费,这往往会导致更高的退票费。”上述数据平台的资深分析师告诉记者,其实行业迫切需要一个统一开放的标准。“目前,同一电影投资公司下不同制片厂的规定是不同的。比如单星梅旗下的一些工作室退票,有的不能退票,有的退票费很高,有的很低。消费者能否全额退款,完全取决于运气。”

律师:

“售出不退款”无效

"把两张电影票转到嗨,妈妈,琉米爱尔影城,长春天街,龙湖."3月6日,马先生在朋友圈和邻居圈中晒出了覆盖二维码的收票信息后,开始等了很久,但直到电影开始,两张电影票才被转出。“车票开出后,我发现我买错了时间,但这家影院不允许退票。我会试着在邻里小组中询问。如果我能转让,我就能减少损失。”他告诉记者。

电影院“不退”似乎成了行业惯例,但是否合理?

深圳思奇盛公司CEO吴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影票退票的规定可以参照火车票,因为产品是在电影上映时交付的,消费者应该在电影上映前要求退票。按照现在的行业惯例,大部分电影票卖了以后不退是不合理的。

那么,卖电影票不退钱合法吗?

对此,北京中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明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先,用户去电影院看电影买票时,实际上是用户与电影院或者第三方平台买卖电影票的合同关系。合同订立后、履行前,双方均有权变更或解除合同。电影放映前,用户未享受相应的观影服务,用户有权在影院协商退款;其次,观众在买票或退票时,往往会有‘一旦卖出就不退’的提示,或者在网上购票时,下方有小字,提示你‘卖出后不退’。这实际上属于格式合同中减轻自身责任、限制消费者权利的内容,是无效的。第三,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院电脑售票软件系统技术规范》规定“售票软件应具备退票功能,并建立相应的退票记录”。表示用户有权在看电影前退票;最后,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的相关文件明确规定电影票支持退改,院线和售票平台设置的单方不退规定涉嫌强制消费,同样无效。"

“退款和更改”规则

需要全面改进

其实退电影票从一开始就不难。2018年之前,大部分影院都支持“退改”,直到“恶意退改”被发现。

2018年4月28日,《后来的我们》上映首日,开盘前就出现了大量集中退款,引起行业震动。根据猫眼电影官方微博声明,截至4月28日23时,平台涉嫌恶意刷票退票约38万张,涉及票房约1300万元。根据淘宝电影的声明,这部电影的退换货率是日常的三倍。当时猜测是通过预售和“锁定市场”来加热影片,保证影片上映,然后在上映第一天退票。

关注到上述反映后,国家电影局根据国家电影专业数据平台的数据,对近几天的退费信息进行了分析,初步判定影片退费情况异常。第二天,国家电影局负责人约谈了电影制片人、发行人等相关人员,要求立即完善退费机制,认真查找存在的漏洞,进一步梳理情况,完善数据,并向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报告。

针对这一“退票风波”,票务平台当时暂时关闭了退改服务,并承诺“以往从未提供、今后也不会提供没有真实用户购票的后台批量加锁功能。

一位媒体行业的券商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预售情况往往与影片安排密切相关。在过去的几年里,混乱的公告频繁出现,“电影禁播”的情况屡禁不止。因此,在完善“退改票”规定的同时,还必须严惩“恶意退票”行为,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不留规则漏洞。"

习惯不可能变得自然,你可以追根溯源

2021年初,中国电影市场创下纪录。数据显示,2月单月票房达116亿元,创下中国电影市场单月票房新纪录,刷新全球单月票房纪录。热点数据来源于消费者对电影票的支持,但谁能想到买票容易,退票难!

现在“全国直播”时代来临,李佳琪的“天啊,买就买!”主播维娅的直播间不再局限于卖衣服,而是一个大火箭。很多打着安全旗号的家用美容仪,通过直播渠道直接到达爱美粉丝的心中。但粉丝们可能不知道,这些昂贵的美容仪器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购买者只需缴纳智商税。

生鲜电商平台如今也是风生水起,但“烂肉”“烂果”却送到消费者家。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人在控制成本、实现利润和服务消费者之间选择了前两项。

事实上,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线上线下消费的融合,许多新的消费业态和模式迅速涌现和发展。在丰富人们消费生活的同时,损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果任其发展,必将破坏市场秩序和消费生态,最终损害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习惯不能成为自然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追根溯源。随着又一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到来,我们聚焦电影票退款难、美容仪器不安全、生鲜电商平台食品安全,为消费者带盐。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丁咚买食物,跑来跑去,失去一样东西又失去另一样?

人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最近,一些消费者在丁咚的杂货店购物应用上质疑产品质量,包括腐烂和发霉的水果,以及被质疑为拼接肉的原始切割肉。

此外,被称为“29分钟内最快送达”的丁咚自2021年以来一直无法兑现这一承诺。随着快速扩张和其他竞争产品的挤压,丁咚在前置仓模式下逐渐失去了更具时效性和更高配送效率的优势,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很多产品屡遭投诉

《证券日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发现,有消费者质疑在丁咚购买的价值37.5元的“祁连田园国产安格斯生切雪花肥牛卷”是一块便宜的肉,称肉在解冻前已经分离,并要求尽快退货和去除虚假广告产品进行赔偿。

3月3日,证券日报记者在丁咚购物App评论区发现,除了上述“祁连田园国产安格斯原切雪花肥牛卷”问题外,不少消费者还在平台上对原切肥牛卷产品进行不良评论,称肉卷在锅里煮开后很碎,拿起筷子也很困难,质疑产品为拼接肉。

"牛肉最好的位置是眼肉和上脑."一位为海底捞、别格比萨等多家餐饮企业提供肥牛、羊肉卷、羊蝎子、烤串等冷冻产品的从业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这种所谓的‘安格斯生切牛肉卷’300克价值37.5元,相当于110元/斤。按照这个价格,正品生切肉不应该散碎。”

对此,《证券日报》记者核实了丁咚对消费者购买食品的评价和质疑,但截至发稿时,对方并未给出回复。

除了原切肉涉嫌欺诈外,丁咚杂货购物平台上一款名为广西无籽沃甘的产品也频频被消费者投诉,投诉原因包括霉变、干燥,收到的水果中有两三个坏果。

值得注意的是,买菜声称500多人的品控团队严格遵守生鲜食品的安全;他还表示,为了确保用户收到的产品保持最佳状态,制定了包括售后服务在内的“7+1”质量控制流程。从逻辑上讲,如此严格的质量控制应该不会造成上述产品质量问题。

为此,《证券日报》记者就丁咚杂货购物的品控团队以及如何在供应链体系中保证产品质量,采访了公司相关负责人。负责人表示会和品控部门核实,尽快回复,但十几天过去了,对方还是没有回复。与此同时,关于这种产品的新投诉仍在出现。

然而,虽然消费者购买商品后的评价被丁咚杂货购物平台的机器人统一回复,但并没有解决问题。

产能不足,核心竞争力正在丧失

据悉,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即时购物需求,平衡运输成本,丁咚的杂货购物采用了与业内首个前置仓模式相同的模式。供应商发的货先送到平台所在城市的大仓库,再用冷藏车送到各个前置仓库。用户的订单会被系统分配到最近的前置仓,然后由仓库负责拣货、打包,配送给店内3公里范围内的消费者。送货时间大多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

然而,丁咚购买食品的能力现在陷入困境,此前该国声称最早可在29分钟内交货。《证券日报》记者年初体验到,春节前16: 25投放的产品,预计当天20:00-20:30发货。

对此,丁咚的杂货购物告诉记者,春节将至,市民纷纷在丁咚的杂货购物等电商平台上购买食品和年货。丁咚杂货采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30%,导致运输能力紧张。

负责丁咚杂货店购物的负责人表示,订单交付缓慢的情况有望改善。

然而,春节过后,《证券日报》记者多次经历,发现丁咚买菜能力问题仍未解决。3月,平台早上下单,第二天早上发货。3月13日甚至中午左右下单,第二天就发货了,比之前下午晚上发货体验差。

据九德定位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许介绍,杂货店购物的核心价值在于,他可以直接高效地将产品送到家,甚至可以快至29分钟。因为高效率是丁咚杂货店购物乃至前置仓库的最大优势。

显然,丁咚购买蔬菜的优势正在丧失。但运力不足与丁咚买菜人工成本控制造成人员流失有关。

据《证券日报》记者调查,生鲜电商分销商的薪酬结构大致分为底薪加绩效,即底薪加订单佣金。记者发现,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优秀生鲜配送员的保障月薪为6500元,提成后的月薪约为7000-12000元。Boxma Fresh的平均单价为7.3元/单-7.9元/单,根据送货等级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奖励。综合月薪从8000元到12000元不等。美团买菜月发货量在300 -600单的时候,超过之后还是会有奖励的,以此类推。最高超过1601单后,7元/单的月综合工资在8000-15000元之间。但是,丁咚的杂货配送员基本工资是3500元,一次配送的佣金在3-5元之间,每天的配送量是50 -60单,月薪是8000-9000元,在佣金和工资上没有明显的优势。

“从购买粮食的能力不足不难看出。其配送人员的履约能力存在较大问题。如何招人用好人才,是公司应该解决的大问题。”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用户获取/维护、配送绩效、供应链三个方面对前置仓模式买菜尤为重要。

兜兜转转是希望还是赌博

“除了行业内的竞争,丁咚的杂货购物、每日美味、多点食品等生鲜电商企业也面临着繁荣优选、十社集团等社区团购企业的多重攻击。生鲜电商赛道的竞争日趋激烈。”网经社电商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JD.COM、阿里、拼多多等头部电商平台的进入,丁咚买菜压力不小,急需突破巩固自身优势。

公开资料显示,从去年开始,以上海为大本营的丁咚杂货店购物已经进入了京、宁、穗等城市,以及安徽、浙江、四川等省份。仅在去年11月,丁咚的杂货店购物就进入了近10个城市。然而,问题是前置仓模式需要极高的资本。

“产品质量、服务体系、物流水平、客户粘性四个关键维度决定了生鲜电商平台的发展未来,是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很多采用前置仓模式的平台供应链容易出现问题,因为这种模式对资金的要求极高。

在朱看来,杂货店购物最大的问题是成本和利润,目前很难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因此,生鲜电商行业,包括丁咚的杂货购物,都暴露了IPO“补血”的消息。然而,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丁咚杂货购物正在失去配送效率,以时效性为核心的核心竞争力逐渐渐行渐远。在这样的背景下,急需资金的董,买菜成功,上市补血?在大量资金消耗的情况下,丁咚快速买菜是希望还是赌博?

美容仪器市场上涨背后有“控温”的需求;

爆炸产品据称有“爆炸”的危险

对于迅速崛起的美容仪市场来说,温度上升是好事,但产品本身需要“控温”。

爆款越多,越不能让消费者“爆款”,比如李佳琪以5亿元卖出的热门美容仪器品牌TriPollar Chupu。今年2月,一款名为StopEye的国产射频美容仪被TriPollar推广,经国内两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一周内温度控制不达标,易造成局部烧伤。2月21日,TriPollar Chupu正式否认Stop Eye存在风险。

近日,新浪微博网友“云淡风轻的小房子”发布了StoppEye的拆解视频,直接指出产品没有“温度传感器”。恒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廉迪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个没有温度传感器的家庭射频美容,就像一辆没有刹车的汽车,非常不安全。用户只凭自己的体感调节使用,结果往往是烧坏了。”

人气陷入安全风暴

去年“双11”,TriPollar美容仪在李佳琪直播间成为预售GMV超1亿元的品牌,获得“双11”前1天交易指数。

伴随着流行而来的是争议。2020年,特里波利拉被指控“虚假广告”,因为他在广告中宣称自己拥有“FDA认证”。事后,该官员道歉,并从相关产品页面中删除了“FDA认证”字样。今年2月,维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检验检疫研究院分别进行了多项化妆品仪器评价实验,发现TriPollar初始Stop Eye工作面温升超标,分别达到74.1℃和63.7℃。有医生指出,如果温度超过43℃,很容易造成局部皮肤灼伤。

但Tripollar不认可检测结果,认为基于检测的相关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不是国家强制性安全标准。

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专家陶雷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强制性标准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通用安全要求》中,明确提到‘即使在正常使用中发生可能的疏忽,也不会对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危险’。也就是说,如果仪器没有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就可以是‘无效’和‘不起作用’,但绝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对于网友曝光Stop Eye美容仪没有温度传感器,陶磊告诉记者,有些品牌为了控制成本,降低研发难度,并没有放置。“温度传感器是控制家用射频美容仪温度的关键技术。它可以通过检测表皮温度或与运动传感器联动,同时检测仪器是否在运动,来控制射频能量的输出,避免烫伤表皮的风险。据了解,市面上带温度传感器的射频美容仪最便宜也得2000多元。”

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她在李佳琪的直播间看到Stop Eye的价格是1422元。记者3月12日发现,官方旗舰店Stop Eye的价格为1982元,优惠券后的价格为1712元。早在5个月前,淘宝上的评论区就出现了关于温度感的评论,比如“热得不能用”、“真的热得要命”。

为什么前特工急于“分手”?

根据公开信息,TriPollar品牌属于以色列公司pollogen。目前在中国的代理商是南京捷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天猫的“TriPollar初普旗舰店”就是由这家公司运营的。

但据天眼查App显示,TriPollar品牌的关联公司为“上海芬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记者拨打了该公司的电话,客服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之前几年TriPollar一直由Fenbo代理,但该公司在2020年12月1日终止了与以色列公司的合作。

医疗美容行业资深人士王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芬博与以色列公司的合作原本在2021年底结束,但芬博提前一年终止了合作。

为什么提前终止?记者致电分博官方,电话对面的工作人员表示“细节不清楚”。

值得一提的是,在芬博发布停止合作声明后,去年12月9日,网上一篇文章《芬博与Tripollar分手,未来市场价格和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文章中提到“pollogen公司对新产品研发投入较少,速度较慢。它为了数据放弃高端市场,通过降价走向低端。还提到“分博重视创新和高端市场”。

记者发现,去年12月发生在的黎波里的“虚假宣传”事件以及目前的安全风波,均由南京捷豹回应。针对产品烫伤风险,南京捷豹曾表示将再次派Stop Eye进行检查,鉴定结果显示所有项目均合格,但公司在声明中并未出示报告。

《证券日报》记者拨打了南京捷豹官方电话,前台工作人员表示不知道此事,无法转接给相关负责人。当记者询问旗舰店客服为什么检测报告没有发布时,客服反复表示信息已经发给天猫,但客服还是没有给记者看报告。

美容仪器市场监管有待加强

美容仪器在中国市场吸金能力不容小觑。天猫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底,家居美容产品累计交易量超过50亿元,其中去年11月单月交易量仅达到15亿元,同比增长71.3%。

王戎告诉《证券日报》,TriPollar、Zeus、YA-MAN等海外品牌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家用射频美容仪的原理和Hot Maggie差不多,高端美容仪也涵盖了医疗器械的很多技术。就像国内高端医疗设备主要被海外品牌占领,高端美容仪器也是一样。”

面对美容仪市场的快速升温,资金投入也在加速。

2020年,美容仪器品牌Orey计划推出2000万元Pre-A轮融资。同年,热比娅星云科技背后的公司热比娅完成了数千万的A系列融资,包括启富资本、盖华资本、凯旋创投。

小米集团也对美容仪器表现出了兴趣。2021年初,智能美容仪Cosme完成战略融资,小米集团作为投资方,Cosme估值达到5亿元。

针对目前美容仪器市场的混乱局面,热必佳创始人张杨认为,一个关键原因是目前国内没有针对家用美容仪器的监管机制。

王戎说:“美容仪进入中国才7年,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国内有标准,但关于其材料和功效的标准仍不完善。美容仪器的现状与我国护肤品的现状相似。未来,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家用美容仪市场将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