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百年回眸|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栏目:游戏 2021-09-16 20:53:56
分享到: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历程。回顾那些惊天动地的事件更是令人振奋。人民旅游设立“百年回眸”专栏,通过回顾新中国著名的“第一”,展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风雨历程,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献礼。

开启中国的太空时代

1970年4月24日,我国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世界为之震惊。

随着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自主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东方红一号”卫星意义重大。

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如何制造的

1957年10月4日,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距离莫斯科2000公里的哈萨克斯坦丘拉坦沙漠的苏联空拜科努尔秘密基地发射场升空。

1958年1月31日,美国向台空发射了“探索者一号”卫星。当人类开启了探索广袤台湾的征程空,全球竞争的焦点从陆地转移到了天空空。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庄严宣布:“苏联和美国把卫星抛向天空,我们也要搞卫星。”。当时党中央高瞻远瞩,果断决定发展人造卫星,这不仅值得骄傲,也是未来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1965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全面发射。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以“知山有虎,宁在山中行”的革命精神,谱写了团结奋进的时代之歌。

东方红一号卫星结构设计总平面图

卫星需要大量的计算。当时主要使用半自动手摇计算器。海量数据的计算只能靠人力一点一点的抖落出来,有时候连算盘都要上阵。

据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介绍,计算室的年轻女孩用了几个月的手计算器,手臂都肿了。原第七机械部某研究所卫星轨道组组长李依丽回忆说:“为了保证质量,一条轨道已经数了整整一年。”

卫星要想在Tai 空打出“东方红”,必须经受住Tai 空极端温度变化的考验。当时没有专门做低温实验的实验室,研究人员就跑到海军的冷库里做实验。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科研人员以顽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工艺难关。

1970年初,研究人员在工厂对东方红一号卫星进行了测试。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飞上天空。随着“星箭分离”、“卫星入轨”的消息相继发布,“东方红”的音乐从台空传遍全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控制台操作员胡按下发射按钮,“东方红一号”上天了。

1970年5月1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完成探测任务,停止发射信号,但其轨道寿命并未结束。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台空运行,这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象征。

2016年3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弘扬中国航天精神,将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日4月24日定为“中国航天日”。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航天道路的起点,是一座永恒的历史丰碑。

去太台空深处,逐梦

自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Tai 空以来,中国空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1975年,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卫星,首次实现了卫星的“自由回缩”。

2003年,宇航员杨利伟穿越大气层,为浩瀚星空空增添了一抹中国红,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空的国家。

2007年,嫦娥奔月不再是幻想,嫦娥一号用相机揭开了月球表面的神秘面纱。

2008年,“神舟七号”搭载三名航天员,完成了中国航天员的首次空出行。

2020年7月,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田文一号”发射空,迈出了我国自主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2020年11月,“嫦娥五号”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2021年5月29日20时55分,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进入太空轨道。5月30日5时01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河核心舱”成功实现快速交会对接。

Tai 空探索永无止境,太空梦不局限于当下。中国在航天领域正以惊人的速度越走越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来啊!中国航天!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央视新闻、科学新闻、经济日报

出品单位: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文旅事业部

文化旅游事业部副总编辑/总监:郭栓民

编辑:郭亮、佐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