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1生鲜电商不是一门轻生意,其涉及到供应链、建仓、配送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2生鲜业务毛利率很低,很难通过业务本身获得大额利润。高损耗率更像悬顶之剑,影响了生鲜电商毛利率。 3生鲜电商行业现在还不到谈盈利的时候,距离盈利至少还要三五年,因为现在市场处于上升期,用户需求也在上升,这时候更多是投入,未来市场增长放缓,才是谋盈利的时候。
李沛后来回忆说,刘峰也从9月左右开始强调盈利能力。“他提到融资不顺利,管理层要求两个月内盈利”,于是代萝卜改变了此前追求速度的发展方向。
2019年,资本的态度越来越谨慎。他们不再看好烧钱的模式,价格战也不再是赢得市场的最佳方式。他们希望企业家以最经济的方式扩张。
“1%实现盈利,88%亏损,7%遭受巨额亏损。”电商研究中心收集的这组数据无情地指出了行业盈利难的现状。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认为,生鲜电商投资大、产出低、利润低。同时,生鲜业务的毛利率很低,很难通过业务本身获得大的利润。
高损耗率更像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影响着生鲜电商的毛利率。包括蔬菜、水果和海鲜在内的新鲜食物保存时间很短。从订货、收货、搬运,到仓储、加工、理货等等,都会造成损失。
图源于呆萝卜官网 图片来自萝卜官网
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全景图显示,欧美国家将生鲜产品的损耗率控制在5%的稳定水平,而我国生鲜产品的平均损耗率在10%以上,是欧美国家的2-3倍,大大增加了生鲜市场的成本。
随着资本环境的变化,玩家不得不正视这些行业的痛点,通过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再次赢得资本的信心,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3.玩家如何跑得更远?
到目前为止,生鲜电商的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以丁咚的杂货购物和每日优鲜食品为代表的前仓到户模式,以生鲜传奇和友好生鲜为代表的店对店模式,以及不久前经历洗牌和并购的社区团购模式。
对于这些模式,葛佳认为最有可能做成居家模式,因为成本可控,“店内取货模式成本太高,必须有店面、配送团队和IT系统,竞争对手太多。家庭模式的成本更可控,但整个市场的用户习惯尚未培养。”
互联洞察认为,生鲜电商的模式虽然不难复制,但门槛在于供应链和开仓,这两个环节需要很大的投入。
与传统菜市场的连锁涨价体系相比,生鲜电商可以从一级批发市场拿货,节约成本。
如果你有实力做冷链物流的玩家,可以考虑产地直接生产,成本更低。玩家越完美,越容易控制成本。仅仅完善供应链就需要大量的成本。
另一个门槛是仓库。前置仓曾经被认为是拯救行业的良药,因为它可以提高效率。这仍然是一个需要高投入的部分,也让大量玩家置身事外。
近年来,生鲜电商平台对消费者的争夺进入了最后一公里,像每日优鲜这样有资金支持的玩家开始在行业内应用前置仓模式并大规模扩张。
前置仓模式下,所有货物采购后进入主仓,完成加工包装后,再运输到前置仓。前仓将覆盖周边1-3公里区域,送货到家。
在配送效率上,前仓实现了一个半小时最后一英里的生鲜送货上门。成本方面,面积更小,选址更灵活,降低了租金和装修成本。在用户体验方面,只需一小时的交付时间就能保证产品质量。
李沛仍然记得,在大萝卜从中心仓库转移到前仓库后,它声称将损失控制在3%和5%。今年,王军向媒体提到,每日优鲜已经能够将亏损率控制在1%。10%的行业平均损失率已经大大降低。
“像生鲜食品这样的产品从中心仓库发货时,仓库不再需要分解,原材料直接送到门店。商店合伙人会雇佣员工,并在半夜对他们进行分类。”李沛提到,通过这种方式,平台降低了仓库人员的成本,但这一成本被转移到了合作伙伴身上。
此前,大萝卜为了快速做大规模,采取了“平台+合作伙伴”的模式,即成为大萝卜的合作伙伴可以获得门店8%的销售额,但要承担人力和管理成本。开店的选址、设备建设等准备工作由戴萝卜提供。
图源于呆萝卜官网 图片来自萝卜官网
华创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从效率提升的角度来看,前置仓模式降低了配送成本,简化了SKU,增加了直采比例,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前置仓模式的配送成本低于城市中心仓模式。当单个发货订单数量增加时,前置仓模式的配送成本优势会更加明显。
前仓热的时候,也有疑惑。2018年,盒马CEO后羿和每日优鲜创始人徐在湖滨大学上课时提到了前置仓的问题。后羿认为,每日优鲜不能解决短期保底商品的流量、商品丰富度、损耗、新鲜度三大问题。
然而,没过多久,后羿就反思了《2019·填坑之战》中,盒马是否是最好的商业模式,并把目光投向了未来的前置仓模式。
每日优鲜前置仓,图源于界面新闻 每日优鲜前置仓,图片来自界面新闻
前置仓模式能否帮助生鲜电商平台盈利?
王军曾向媒体提到,优鲜日报的前置仓模式平均履约成本在12-15元之间。按照传统业务20%以上的毛利,客户单价低于70元,就是烧钱。
提高客户单价不容易。有内部人士提到,平台上客户的单价很难提高。用户买一个水果一个菜,都喜欢吃新鲜的食物。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选择囤货。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部分玩家的单价可以达到80元左右,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
而且前置仓无法解决引流问题,需要通过补贴来争取订单。同时,订单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亏损。就所有品类而言,高效率、价格、体验等。,前置仓模式需要探索更好的模式。
丁咚试图用另一种思路解决利润问题——通过充分发挥生鲜食品的流量优势,产生服务溢价。
一方面,丁咚只买原料买食品,通过清洗、分拣、包装等流程,产生更多溢价。另一方面,推出了净菜半成品区,以略高于菜市场的价格提供免洗免切的净菜,发掘产品的后加工价值,产生更多溢价。
在叮咚买菜上搜索净菜 在丁咚的杂货店里寻找干净的蔬菜
市场上也有专门做净菜配送服务的生鲜电商,但买菜的用户通常对价格比较敏感,这个市场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
其中,主要从事净菜配送服务的官网、App已于12月暂停服务。即使试图购买食品,丁咚也一直依靠补贴来降低顾客的单价和吸引用户。
目前美团和饿了么正在测试另一种模式——代餐市场运营。
8月,有媒体报道,美团评论称,家政集团正在孵化一款名为“大全”的菜品;11月,据LatePost报道,饿了么正在孵化一个名为“饿了么显达”的新项目,该项目与食品市场合作运营,主题为“你可以在家逛食品市场”。饿了么App已经打开了这个项目的入口,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南京等城市试水,开了大概20家店。
朱认为,代菜市场运营是降低整个运营成本的一种方式,也是不同业态的一种资源整合,但这一块必须有非常强大的订单和流量粉丝支撑,否则将很难运营。
整体来看,生鲜电商的几种模式还处于验证和探索阶段。
葛佳认为,这种行业模式很容易复制,竞争对手多,补贴猛,所以淘汰率很高,很多玩家都出局了。
关于盈利能力的问题,他分析,之前一些新鲜的平台在一些领域是盈利的。“但他们会选择扩大赚到的钱和筹集到的钱,做大板块,提高竞争力,最后争取全面盈利。很多生鲜平台都是这样做的,但实际上有很多困难。”
葛佳直言,现在还不是谈盈利的时候,距离盈利至少还有三到五年的时间,因为市场处于上升期,用户的需求也在上升。这个时候更多的是投资,未来市场增长会放缓,是盈利的时候了。
抢地期结束,在争取利润的同时,也在争取管理效益,包括产品SKU、供应链效率、内部管理成本等。
已经有平台建立了竞争壁垒。“玩家进入得越晚,机会就越小,因为建造高墙的阶段就快结束了。这么多东西都要建,成本会比早进的玩家高很多。”葛佳说。
从拼速度、扩规模,到筑高墙、积粮,生鲜电商行业的战争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