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五代的历史。看完就知道为什么很少提到五代历史了。
唐朝末年,有一个叫黄巢的私盐贩子,因为屡次科举失败,怨恨社会,举旗造反。
黄巢造反后,队伍越来越大,不出几年就进了长安城,赶走了唐僖宗。黄巢也高高兴兴地当上了皇帝,有了“大齐”的名号。
然而,当黄巢充满野心时,他的将军朱温陷入了困境。因为他当时镇守的同州是镇守长安的战略要地,唐军要想收复长安,必须先拿下同州。当时黄巢在长安喝得酩酊大醉,每天沉迷肉欲,把所有军务都交给一个与朱温有仇的人,朱温因此陷入困境,前线不断被唐军攻打,后方无人支援。
朱文吃了大亏,眼看就要完了。无奈之下,他做了一个艰难的选择,带领军队向唐军投降,反抗黄巢。
唐僖宗看到朱温主动投降,喜出望外。为了树立朱温的先进典型,他封朱温为萨金戈将军,并邀请一名中尉在河岸扎营。他还把河南开封附近的大片领土给了朱作为根据地。
于是朱温就成了我们唐朝的时代。
在积极招募朱文之后,一个叫李克用的沙陀进入了唐僖宗的视野。这个人能打得很好。他手下有一支精锐的沙陀骑兵,战斗力世界第一。就因为他在山西过了好几个节令,被朝廷认定为义军,被赶到漠北草原。
当时唐僖宗认为不管你是什么,都是能抓老鼠的好猫,于是唐僖宗派人去招募李克用,让李克用做高官,让他去对抗黄巢。当时李克用正在漠北草原吃沙,朝廷现在非常看重他,自然就带兵杀了黄巢。
不久,在李克用的猛攻下,黄巢的起义军被赶出长安,李克用被唐僖宗任命为校对部空,通中书门平章氏,河东节度使。
李克用当时很高兴,屁颠屁颠的去上任了。
李克用高兴的时候,朱文不高兴。因为黄巢被赶出长安后,沿着韩坤海峡一路走到朱温境内。当时黄巢想找个基地定居,所以想吞并朱温。对了,他清理了25岁的男孩朱文,把朱文砍得很惨。
朱文被黄巢打的时候,让爷爷告诉奶奶去附近找我们时代的人帮忙。其中,李克用的沙陀军也被朱温拉去了。后来在各路盟军的夹击下,黄巢战败,最终被杀。朱文和李克用很开心。
然而,在杀死黄巢并获得法院裁决后,李克用和朱文又发生了冲突。
当时朱温感谢李克用救了他,设宴款待,但李克用并不领情。宴会上,李克用大骂朱温。只是一个投降的小偷。要不是你早投降,前几天连黄巢都杀了!
李克用骂了朱文之后,看到朱文没有反应,就变得更有精神了,说今晚哪儿也不去,就睡在了全市最好的政府办公室。
朱文被李克用奚落,刚开始不敢说什么,因为打不过李克用,但听说李克用今晚不走,就想在城里睡一觉,于是在心里做了个小打算。他觉得这是天赐良机,于是连夜派兵包围李克用的官邸,打算杀死李克用,吞并他的沙陀骑兵。
当然,我们知道朱温刺杀失败,李克用被侍卫救死,逃回大营。
但从那以后,朱文和李克用一直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可以说,整个五代历史的前二十年,就是这次“汴州城雨夜杀人案”的后续。
二十年后,朱温和李克用都发展成了大军阀,其中朱温占据了河南和关中,李克用占据了河东。他们拒绝接受对方,他们经常互相开战。朱温在混战中略占优势。
公元904年,朱温为了控制唐昭宗,想把他从长安软禁在洛阳,但又担心唐婷的大臣们会反对他,于是命令养子朱友良假装奉赵总的圣旨,策划了“白马驿之祸”,杀死了包括唐朝宰相崔胤在内的三十多人,并用大火焚烧长安城。
事后,李克用拒绝接受朱文,认为这样的反派可以得逞,这太不合理了。于是他联系了凤翔节度使、李、西川节度使、王坚、襄阳节度使、宁等地方实力派组成反朱温联盟。史以兴讨伐朱温为名,主张全面讨伐天下。
朱温腹背受敌,被动挨打,铤而走险,杀死了唐昭宗。
公元907年,朱温正式继位,改名开平,成为历史上的“后梁”。唐朝正式灭亡。
当李克用得知朱温篡唐的消息后,不禁泪流满面。虽然他一生桀骜不驯,但他始终忠于唐朝。后来,李克用很容易生病,在朱温在位的第二年因病去世。
李克用临死前,叫儿子李,拿出三支箭,说:“这三支箭是给你的,每一支都代表我的一个敌人。”一个是朱温,一个是刘仁恭,一个是卢野阿宝。这三个人跟我们有很深的血海深仇。你必须帮我为他们报仇。
李痛哭流涕,埋葬了李克用,肩负起对抗朱温的重任。
朱温听说李克用死了,喜出望外,但想到李,他又头痛起来。官二代比他父亲难多了。于是,朱温准备出兵攻打山西,打算先攻后灭李。
然而,朱文有一张大脸和一双大眼睛。对外,他对付不了李,对内,他荒淫无度。他太荒唐了,让儿子们送媳妇进宫,如果媳妇伺候得好,就立他为太子。朱温的儿子们不要脸的争抢财富,已经把儿媳送进宫中陪伴父亲。
最后,王博的儿媳朱友文伺候到位,朱温临死前把皇位交给了朱友文。
这个朱友文,本名康钦,是朱温的干儿子,不是亲生儿子。在成为朱温的养子之前,他负责后方朱温集团的后勤补给和支援。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没带过兵,不会打仗的人。
五代乱世,不打仗的人都成了皇帝,只有靠媳妇伺候养父才成了皇帝。你觉得这样的人能为大众服务吗?
所以很自然,在朱温去世之前,朱温的儿子朱、带头杀了朱温,然后迅速伪造圣旨,杀了朱由文以继位。
可怜朱温这一代人,一生枭雄。他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儿子的手里。
说到朱,这人可不是一般人。他的母亲是一名营地妓女。朱文早年与母亲私通后,有一天营妓找到朱文,说我怀了你的孩子,你要负责任。当时朱温跟随黄巢造反,过着没有明天的生活。听说他有个儿子是好事,他也没有怀疑,直接认朱为儿子。因此,朱是不是朱温的儿子一直是个谜,很多人都看不起他。
朱称帝后,想笼络诸将。但是将军们不听他的。他们以为私生子可以当皇帝,这就失去了我们后梁的名声。于是这些家伙杀了朱,支持朱温的另一个儿子朱由真登上皇位。
远在太原的李,见后梁内斗不断。他觉得朱温是垃圾,儿子也是垃圾,于是发兵攻后梁。
还别说,他这一打,真的趁着后梁内乱,把后梁灭了。
公元923年,李踏上后梁,在洛阳当了皇帝。他叫唐,史称“后唐”。
在消灭后梁之前,李还顺手消灭了幽州,也就是李克用临死前告诉李必须消灭的刘仁恭的领地。
灭后梁后,李不费吹灰之力就灭了前蜀,于是一时之间,天下统一了一半,李建立的后唐政权兴盛起来。
不过,学过中学课文《灵官传》的同学应该也知道,李在历史上只是一个打酱油的。他只出现了三年。
公元926年,由于李对国家管理不善,全国各地的驻军纷纷造反。暴乱中李被暗箭射杀,皇位落入李克用的养子李思远手中。
与李相比,李嗣源是一个好皇帝。在他的治理下,他的国力在晚唐盛极一时。他在位期间,是五代时期难得的国家和平安全时期。不过,李思远处处好。唯一不好的是他的儿子和朱温的儿子一样,都是没用的。
李思远去世前后,他的儿子们在争夺皇位的问题上打了起来。第一个出兵的是李思远的儿子李从戎。哥们见老爸奄奄一息,加上自己平时在朝廷里的人缘不够,按照正常程序来接班是不可能的,便起兵造反。
当时,还在弥留之际的李思远知道了这个消息,他很害怕。他部署皇军平叛,杀死李从戎全家后,很快就死了。
李思远死后,生前最宠爱的继承人李从厚继位。李从厚的资质一般,但嫌疑很重。他总觉得有桀骜不驯的人想害他,于是每天都在想如何加强自己的统治,强化自己的权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扭转了我们的时代,削弱了我们时代的基础。
结果,他成为了一名大球员。他的哥哥李从科联合著名的汉奸和李思远的养子石敬堂一起推翻了他,然后李从科自己成为了皇帝。
李从科继位后,和李从厚一样,整天疑神疑鬼,以为有人想害他。他觉得石敬棠可以帮助他造反,肯定会制造自己的叛乱,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排斥石敬棠。最后,他迫使石敬堂掉头发,投靠了契丹。他计划用契丹的力量推翻后唐,自立为帝。
当时投靠契丹的不止石敬棠一人。我们卢龙的首领赵德君也投靠了契丹,赵德君自己也想当皇帝。契丹见有两个人来搬救兵,便坐下来,请石敬堂、赵德君开价。于是两人开始了疯狂的补牙竞争。最后,石敬棠咬紧牙关,把幽云十六州全部交给了契丹。
PS:当时有云十六州是赵德君的地盘,所以石敬瑭如此慷慨。
契丹人看到石敬瑭报的价格,很高兴。为了让石敬堂早日兑现诺言,契丹立即出兵帮助石敬堂打退来犯的后唐军,一口气消灭了后唐,逼得李从科自焚。
之后,石敬堂在契丹的支持下称帝,不仅正式割让了幽云地区,还恬不知耻地认契丹太宗耶律德光为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后唐的灭亡,曾经被分割在江南的吴国权臣徐志胜顺势接手。杀了吴国的国主后,他当上了皇帝。为了宣示自己的正统,他改名叫李汴,为国取名唐,表明自己是唐朝的延续。而且他还拒绝承认石敬堂政权的合法性。
与此同时,在后唐,孟知祥利用石敬堂灭唐的机会,占领了整个四川。他成为国王,他的名字叫舒。为了区别这个蜀国和以前的蜀国,人们一般称之为“后蜀”。
面对周边政权的不满,石敬堂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但是生气也没用,因为他是契丹人扶持的,兵不多。他不能确定是否有叛乱。
因此,他当上皇帝后,只有两个任务,一是小心翼翼地维护与契丹的父子关系,二是小心翼翼地维护各地君臣关系。活得像个小媳妇。
公元942年,做了七年冤枉皇帝的石敬堂,抑郁而死。
石敬堂死后,由于自己的儿子太小,他的帮助使他的侄子石重贵成为新皇帝。石重贵能力一般,但他是个男人。继位后,他问群臣:我们做契丹的臣子是不是太丢人了?
朝臣们说,是啊,是啊,真尴尬。我们和契丹一起干吧!所以后金始于契丹。
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们后晋和石重贵的不满心态是不一样的。我们的领导人认为后金向契丹低头确实可耻,但他们并不反对石重贵承认契丹可汗为他的父亲。因为石重贵很丢脸,他很孤独,与国家无关。这种心态上的差距最终导致了石重贵的最终失败。
得到我们时代的支持后,石重贵果断地停止了对契丹的进贡。愤怒的契丹人立刻派使臣来问,他们活腻了吗?
石重贵马上说,我有十万军队!你这头牛,给我打电话!敢来,我分分钟教你怎么做人!
把的傲慢态度传回契丹后,愤怒的耶律德光立即命令人马南下伐金。然而,由于石重贵此时大义凛然,仍有许多人帮助他抵抗契丹人,他错过了交出契丹军队的机会。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刚刚建国的辽国,战斗力还没有形成对中原的压倒性优势。
但在连续两次获胜后,石重贵开始沾沾自喜。他觉得自己是对的人,他太优秀了,做不到。于是他开始在北京找乐子,忽略政务。这让很多将领觉得,与其完成尼玛的大金朝,不如去契丹。
最后,在汉奸的引导下,契丹军队突破了晋军的防线,成功地将开封城下斩杀。石重贵成了俘虏,被送到契丹。北宋时期,他死在北方,再也没有见过中原大地。
耶律德光打败石重贵后,也是得意洋洋。他在开封继承皇位,正式称皇帝。然而,没过多久他就死了。
皇帝驾崩后,辽国大臣们不得不撤退,赶紧回去拥立新皇帝。至于中原,无所谓。谁爱中原皇帝,谁就是皇帝。
契丹军队撤退后,后金大将刘知远迅速带兵冲进开封城。为了稳定局势,刘知远先是宣布以前契丹人任命的大大小小的傀儡官员在这里仍然有效,然后又宣布自己姓刘,祖上可以追溯到汉朝。因此,他称帝后,国号为达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后汉”。
成为皇帝后,刘知远和李重厚、李重科一样,总觉得刁民害了他,于是在临死前给儿子刘承佑写了一份诛杀名单,告诉刘承佑继承皇位后,把这些人召进宫中杀掉。
刘承祐继位后,为父所欲为,但双手不利索。他杀了当时留守的天雄军皇帝郭威全家,却没有杀郭威本人。结果,郭威起来推翻了刘承佑。
郭威杀刘承祐后,与大臣们认真讨论后汉帝国的继承问题。群臣说呵呵,还继承了一个羊毛呢。郭威,我希望你自己也是皇帝。
郭威说那不可能。我来到清君侧,然后他让人搜刘知远家的族谱,最后在族谱里找到了一个叫刘芸的人接替他。
然而,在刘芸到达开封之前,北方边境突然传来契丹入侵的消息。郭威此时毅然站起来,表示愿意率军准备教训契丹人。
然而,郭威的军队一到达西州,士兵们就突然叛变了。大家把郭威拉出太子帐,厉声对郭威说:现在大家都决定让你当皇帝了。告诉自己,你在做吗?还是去做?还是去做?
郭威当时说,你不好,你不好。当然,郭威的身体还是很活跃的。
最后,郭威接过下属递过来的黄袍,在葛州前线为皇帝加冕。
这一幕感觉熟悉吗?是的,后来赵匡胤研究郭威,步骤和过程完全一样。
郭威称帝后,领兵回开封。当时,刘芸不知道这件事,正高兴地往北京赶。到了北京后,被留在北京的郭威心腹软禁,最后被杀。
郭威回京后,先是在后汉皇太后面前哭诉,说自己不想当皇帝,三军实在难以违和。哭够了之后,郭威让下面的人去查他的家谱,看能尽量找到哪些先贤。为了拍别人马屁,下面的人说郭威的血统可以追溯到的弟弟费叔,所以郭威建立的政权叫周,历史上叫“后周”。
平心而论,郭威是一个非常好的皇帝。他勤俭节约。周朝在他的指挥下,他有点激动。然而,他登基的时候已经很老了,所以在位三年就去世了。最后,他的养子郭蓉继承了周世宗的王位。
后周新皇帝登基时,有一个人非常高兴。这个人就是刘冲。你还记得被郭威忽悠的刘芸吗?刘冲是他的父亲。倒霉孩子刘芸被郭威打死后,刘冲捶胸顿足,大骂郭威无耻。然后他开始在山西独立,他的国名仍然是一个已故的汉族。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大家都称这个政权为“北汉”。
刘崇得知郭威死讯后,觉得郭蓉肯定不如郭威,手下将领桀骜不驯。当时人心有点浮动,他就借此机会联系契丹。结果,郭利用他的亲征,硬砍了它。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争中,赵匡胤、宋太祖率先冲锋,在乱军中,将北汉大将张慧远斩于马下,颇为神勇。
郭蓉在将部队撤回朝鲜后做了战后总结。首先,他清理了几名在战斗中表现不佳的将军,然后开始了一场针对帝国军的轰轰烈烈的军事训练运动。总的原则是:击退不会打仗的,挑选能在当地打仗的,组成精锐教师。
这个套路看起来眼熟吗?是的,北宋的皇军制度是从周世宗学来的。
由于他在大战中的巨大贡献,赵匡胤被提拔到殿前,领导兖州刺史,成为朝廷军队的高级将领。
郭蓉努力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一直想找个目标开个手术看看结果如何。于是他挑了南唐练手,接连发动了几次战争。在南唐游玩后,舒怨声载道。南唐皇帝李靖终于放弃了皇帝的头衔,舍身认怂。郭蓉是如此自信——我是钦差,看来我能打契丹!
之后,历史就简单了。郭蓉北伐,但旧病在前线复发,不得不回京休养。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了。
临死前,郭蓉觉得在殿前查张永德的人品不靠谱,便把查的职位交给了赵匡胤,后者认为他人品可靠。
而赵匡胤也“不负众望”。郭蓉死后,他抄了郭威的黄袍,篡夺了后周,建立了大宋。
五代的历史到此结束。不知道你看完之后怎么想。
我觉得五代十国的历史过于碎片化,缺乏历史主线人物。除去总共有53年历史的十国五代,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出现了9个姓氏,14个皇帝。大王旗的更换频率可以说是自古以来从未见过。在中国历史上,东晋只有十六个国家。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不,三国也乱。为什么三国历史在汉末如此有名?
是的,汉末三国确实混乱,但是汉末三国时期有一些主要人物,比如蜀汉:
刘备诸葛亮姜维
这些人彼此串联在一起,他们有一种信任关系。而五代人,却不是。
在五代历史上,我们只能看到最后的英雄。例如,石重贵成功崛起。连续两次北伐使契丹头痛脚痛,超过了郭蓉和赵匡胤的存在。然而,他们最终被契丹俘虏,并作为囚犯去了北方。
和石重贵类似的还有朱温,前期是英雄,后期却被儿子杀死。李也是,前期那么强势,但是建国不久就被大将军哥出卖,最后被演员杀死。李思远也是在一次政变中被自己的儿子杀死的。
等等,等等。剩下的人伦悲剧,狼狗之性,那就更见了。
综上所述,非历史专业的普通人看三国,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压力,但是看五代历史的时候,看的时候很容易看到片段,看完之后往往会忘记之前的内容。其实不仅仅是五代,还有晋南北朝。没有主角,只有打打杀杀的历史很难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