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龙武侠小说出版年表中的古龙创作!
究其原因,是台湾省六七十年代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复杂,古龙本身的经历也会影响其创作的数量和质量。甚至一些小事也会影响一本书的内容。对于这些,涉及的范围太大,不是我简单的想法所能处理的。因此,我们只能根据古龙小说的出版年表来大致探讨古龙的创作历程。
众所周知,古龙的处女作是《天上神剑》。第一出版社1960年出版的这部小说,本身并不是什么杰作,但却标志着一位优秀而独特的武术大师的诞生。
1960年是一个值得所有古代球迷甚至武侠迷铭记的时刻。这一年,23岁的古龙雄心勃勃,出了六套书:《天上神剑》《月下异星中邪》《温柔芬芳》《费翔剑》《剑毒向梅》《寂寥星传》。《冲击波奖学金》后半部分是莫玉生写的,《剑毒向梅》大部分是上官丁写的,是当时的一种风气。古龙一开始写的小说,走的是一条非常传统的道路。为别人代笔的阴影还没有从他身上抹去,他还活在别人的阴影里。这么小的年纪,一动笔就构建六本小说是非常困难的。
1961年,古龙出版了《失魂传》和《游侠录》两套书。《失魂指南》中的推理和迷幻手法已经成型:这是古龙后来一次又一次使用的桥梁。科隆此时此刻还在探索之中。生于传统的古龙,并不局限于传统。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如何把故事讲得精彩、吸引人的切入点——自然,这是每一个通俗小说作家都在做的事情。但古龙寻找“讲故事”切入点的痕迹较重,在推进情节描写上更有感知力。
1962年的《保护花钟》在传统尺度上已经是一个很有思想的故事了。古龙的创造力和编故事的能力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古龙那种顾头顾尾的脾气也开始有了苗头。今年的作品有《彩响乐》《残金缺玉》。古龙的心机还是用来写美好的、意想不到的故事。
1963年,他保持前两年的速度,出版了《剑雨飘香》《剑宣璐》《剑客》。
1964年通常被古代粉丝视为古龙武侠小说创作的分水岭。因为这一年,古龙写了《浣花洗剑录》。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武术的武术形式和追求。那些人不再生活在传统的江湖中。接下来的《情人之箭》是一个奇怪的故事,重点还是放在故事上,但却极其生动,令人怜悯。这两部作品均由真善美出版社出版,1976年由翰林出版社重印。前者改为浣花洗剑,后者改为女剑。有“录”字并不是很重要,但“女剑”这个字不太合适,远不如“情人箭”这个字。
1965年的《大旗英雄传》和《武林外传》都是佳作。需要处理庞大的故事体系和复杂的人物关系的古龙,依然游刃有余,故事情节曲折,特殊而优秀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此时的古龙之所以还在走传统的路子,是因为他传统的大尺度写作风格:事事打理,人物帮派众多——都是非常传统的写作。1976年,《大旗英雄传》也在翰林版出版,改名为《铁血大旗》。在古龙的创作历程中,这部作品占据了一个非常奇特的位置:它不是以往作品中最好的,也不是一流的,但大多数真正的古迷都非常看重它。因为,他塑造了古龙作品中第一个深入人心的演员铁汤种。虽然紧跟其后的沈浪比他更光荣,但他能像大奇门那样坚忍不拔,实属罕见。
1966年,《梅里剑》是继《情人箭》之后,又一次延续这种风格的尝试。值得注意的是,纪凌风用毒品控制下属的行为:新的东西不在这里,其他武侠小说是通过定时给解药来控制人的,但纪凌风却让他们上瘾,无法摆脱——似乎毒品就是大麻之类的毒品。思想的现代化和生活化一直是古龙创新的基点。古龙的奇思妙想在这些书中广为人知。他太擅长编织不同于其他武侠小说的新情节了。新奇和陌生足够吸引人,顾走在危险中,但这并没有让他的作品看起来邪恶。据说这部作品的结尾部分是乔奇写的,但在我看来不止一个人写的。
1967年的古龙应该感到骄傲。虽然不能代表他的最高成就,但他出版了《家族中的两个骄傲》,以他早期大型武侠小说的形式代表了最高成就。这是古龙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曲折的情节、精彩的人物、搞笑的对话是古龙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而正是他们让人们忽略了古龙对人物真实思想和精神的把握。是的,这是一本有思想的小说。而且,古龙笔下人物的思想不仅仅是古龙的笔下所赋予的。从这一年到1980年的十三年间,古龙的小说几乎是辉煌的。
1968年,也是重要的一年。古龙只出版了《血海芬芳》,但这是古龙式推理武侠第一次正面亮相。而且,还引出了一个全新的“侠义”楚留香。作为第一部长篇小说《楚留香传奇》,古龙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后续的大部分古龙作品都是这种规模:一个浓缩紧凑的故事,围绕一条主线,神秘却又吸引人。与以往大规模的传统武术形式相比,这种文笔无疑干净多了。前者欣欣向荣,后者脱颖而出。这种直树在去掉所有侧枝后,可能无法成为柱子。古龙有足够的能力掌握长篇小说,但写这种20万字大小的单篇小说,可以更好地写出一个古龙式的推理故事:这是古龙区别于其他武侠作家最特别的地方之一。二是楚留香的思想:他永远不会是一个外在的表演者,他认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别人的生命,这是快报仇、快寻仇的武侠小说中人文思想的一大进步。再次,英雄不再孤独,古龙超越了前者的朋友观念,第一次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在读者面前。无论是好朋友,坏朋友,还是会背叛伤害你的朋友,都开始以一副清醒的面孔出现在古龙的作品中。
1969年是前一年的延续,古龙出版了《大漠》。这本书最特别的是,古龙积极将现代变态心理引入武侠小说:石观音的极度自恋和变态的爱情心理造就了一部最精彩的古龙小说。
1970年,作品精彩纷呈。除了前两年写的《楚留香传奇》《画眉鸟》《鬼恋》之外,还有争议最大的《多情剑客无情剑》。《鬼恋》,又名《死人复活》,古龙就掌握了这类小说,文笔非常流畅。《多情剑客之无情剑》是被翻拍次数最多的一部古龙小说,它塑造了古龙作品中最令人惊叹和激动的主角李寻欢。这部小说刚出版时,分为两部分。前者是《风暴第一刀》,后者是《铁血勇气之魂》。不清楚为什么会合成“多情剑客无情剑”这个名字,这是最不合适的题材。感伤剑客《无情剑》的亮点之一是小李的飞刀,几乎和神话中的飞刀一样好,代表了一种古龙武侠。换句话说,古龙一直追求的武功,终于在老人与李寻欢、上官金虹的对话中得到了充分而清晰的表达。
1971年太特别了,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来表达。今年,向帅继续留香,《蝙蝠传说》继续精彩。坏人是那么孤独无助,那么优雅有创造力,这是古龙不可或缺的。古龙作品中的反面人物早已不仅仅是整容和简化,而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要让人物的思想更人性化,从《两个骄傲》就很明显。如果说当时的古龙只关注正面人物的思想,《楚留香传奇》已经开始对其多加关注。人物自身思想的禀赋,使得古龙作品中的人物立体真实,这其实是一个创举。今年最特别的是《快乐英雄》,它的意义在于彻底脱离了传统的武侠模式和江湖格局,彻底塑造了一批不同于传统武侠小说主角的人物形象。也在于在尖锐的世界形势下的一种纯粹的态度,一种成熟与世故后的激情与激情的交融。这个故事不是古龙作品中最好看、最完整、最丰富的,但却包含了最广泛、最深刻的内容。《大人物》是古龙作品的又一突破。一个简单的故事简单叙述,小而精,但不乏深意。成熟的武侠小说作家想做大可以做大,但古龙选择了小:从小处见大,在最小处见最大的情怀。这一年,古龙三十四岁。
1972年,古龙把武侠小说写到了一个小境界,即使是陌生的情境也掩盖不了《桃花源记》的纯真与美好。正是从这里,我们知道武侠小说可以如此天真温柔。
1973年的两部作品很有代表性。《小施琅》揭示了人性的丑恶,锋芒毕露。古龙的作品总是透露着他对世界和人性的洞察,但萧却是第一次被写得如此悲壮。悲剧总是更感人,所以它的成就在很多真正的古代粉丝中是无与伦比的。萧的闪光点在于对娃娃别墅的设想。流星蝴蝶剑大概是古龙写的最有艺术感的小说了,令人心碎。
1974年出版的《九月飞鹰》几乎又回到了比较传统的模式。但这本书情节曲折,文笔流畅,结构完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古龙三部代表小说之二《七种兵器》成书于四年:长寿剑、碧玉刀、孔雀翎、多情环。故事很单薄,侧重于情感的表达,而这些情感因为故事的单薄而显得单薄。《七种武器》没有创造一种写作风格,而是表达了古龙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江湖险恶人性后,选择回归原著:每一个故事都是纯洁的,无论爱恨情仇,都是单纯而直接的令人心碎。
1975年是不断变化和尝试的一年,也是传承与创新纠缠的一年。《七种武器》继续,《霸王枪》重在是非,这在古龙的作品中并不新鲜。《世界尽头的刀》既是一种文体尝试,也是一种心理创新。在《七个杀手》的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刘畅街的淳朴头脑。在这本书里,古龙展现了一个情节和心态截然相反的情况:他不确定自己是想继续复杂曲折的推理过程,还是放弃所有杂七杂八的东西,选择更简单的东西。推理武侠一直写得比较淡,为了猎奇,为了吸引。《剑花烟雨江南》基本延续了《大人物》的风格,用最简单的东西表达了一些深刻的内容。在这种复杂而简单的拉扯中,古龙的写作态度似乎很迷惘,这也是为什么更为迷茫的《三少爷的剑》出现的原因。无奈的“江湖人”系列的最后,同样在江湖上束手无策的古龙只写了这一部。写到这里,古龙似乎不知道自己的路。他跳来跳去找,只是因为没有搞清楚。今年出版了一本现代武侠书《永不低头》。可见,古龙因为不确定性做了更多的尝试。
1976年,古龙一口气出版了九套书。起初,他不再放弃继承他最终创造的东西,而是暂时保留它,而不是开拓更广阔的空空间。《陆小凤传奇》《绣花贼》《决战前后》前三部电影就是在这个时候上映的。这个系列其实是《楚留香传奇》的延续,只不过此时的古龙更精通写作,对剧情人物的把握也更完美。因此,陆小凤的整体水平要优于楚留香。《火与萧》是萧的一部悲情传世之作。之所以让人难过,是因为古龙只是用自己腐朽的情节,来带来更悲剧的氛围。没有创新,他继承的也不是更纯粹的东西。同年出版的《拳头》是一次受欢迎的尝试,可能不会成功,也可能不会继续,但非常生动。《拳头》又名《愤怒的小马》,它的意义不在于剧情人物,而在于它的意义和感情。但是新生儿太弱了,弱到古龙坚持不了。后来的《边城漫游者》是老剧情、老故事中老人物的重复,明显表现了古龙不冒险的保守心态。因为,一旦你去冒险,就会出现像血鹦鹉这样的情况。这部作品是只写过一本书的《六个泪人》之一。它的想法很奇怪,很有创意。然而,古龙急于打破旧的局面,使他缺乏冷静和自信,变得陌生。这种书预示着古龙式推理武侠小说的衰落。《白玉老虎》是回归传统大型武侠小说的又一次尝试,但由于对古龙人物情节的刻板印象而难以回归。退,没办法;往前走,又怎么走?其实,飞鹰在地球上所追求的武功,以及一开始的宗教情怀都是可以前进的,但是古龙却累了,甚至浪费了一门好学科。
1977年,在经历了前一年的反复冒险和保守之后,古龙悄然变回了自己最安全的道路。《银钩赌馆》《鬼屋》都是他写得不错的故事,当然不会发生什么。唯一能玩的就是人物的善恶取向,被古龙写得差点走火入魔。司马晏子写的《圆月弯刀》大部分创意尚可,写一个相当奇怪的故事是可能的,但文字极其粗俗,周围的文字游戏也救不了似是而非。《飞刀与看飞刀》,在我看来是一次再次祭出法宝的回顾,但《感伤剑客之无情剑》的巨大来源,让这部作品很难表达出更有新意的东西。那种无奈和宿命,说实话,有些老套。同年的《兽血银枪洗》虽然不新鲜,但最终还是坚持了古龙的标准,不没落,不颓废,不造作,充满了干净和洗的活力。
1978年,古龙写下了自己想象不到的,却大规模回归。这一年,他连续推出了三部最具代表性的剧集《楚留香》《七种武器》《陆小凤》,先后是:《离别钩》《凤舞九天》《新月传奇》。因为系列本身极其精彩,三个故事都保持了水平线以上的水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本书中,该系列的主角对冷漠、隐居和遗忘感兴趣。《英雄不流泪》的伟大意义在于,古龙在《天涯刀》中找到了新的突破点,对所涉及的偶像问题做了更为具体的阐述:除了萧莫名的血泪之外,这部作品自始至终都从到,从蝶舞到盲女,无一不激情悲凉到极致。《七星龙王》是对“大人物”之道的回归,既不成功也不失败:估计除了古龙,没人敢写这样的故事。
1979年,是令人心碎的一年。《楚留香传奇》最后一本书《子夜兰》出版了。它的写作是一种创新,但在武侠小说中,单一文本的创新有时是死路一条:通俗小说毕竟更注重故事,需要理解阅读体验。这项工作太过时了。
1980年只有一首《风铃里的刀音》,延续了古龙一贯的风格,写得很美。于东楼延续的幸福尾巴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了古龙小说中的各种理亏点。
《剑神笑1981》是陆小凤传奇的最后一部电影。是为了写作而写,为了电影销售而牺牲老故事老人物。我还能指望什么?《白玉雕龙》是古龙弟子沈穗梅所作。
1982年的《盖世剑与野花》和《那把剑的风格》都是丁青写的,就像沈穗美写的一样,都只是重复或浓缩了古龙的句式和意境。无论如何都离不开自以为是的古龙水,只是一种浪费。
丁青1983年写的《边城刀音》也是如此。
1984年,短篇小说《猎鹰赌博》出版。说实话,没有亲眼所见,我怀疑这部作品的真实性。熟能生巧,即使有可能重蹈覆辙,顾龙也不会这么投机取巧!
1985年,如你所知,古龙于9月21日去世。二十五年的创作是一个从开始到成熟再到衰落的完整过程。真想不到古龙竟然有幸不早逝。他的小说将何去何从?它们是否在不同的顶点突出?还是完全放弃了创新事业?然而,他终究走了,留给我们的除了几十本小说,就只有一个浪子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