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牛津英语教研网 老师 什么样的教研形式给您带来的收获最大

栏目:生活 2021-09-26 18:16:06
分享到:

@江苏省昆山市华侨中学周春红:教学“竞赛”提升水平

精心准备一堂教学“竞赛”公开课,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最佳途径。比赛前,参赛老师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精心准备一堂公开课,不断打磨课堂,最终呈现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课堂。在听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感受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思考教学的亮点、疑点和进展。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双方教师可以同时受益,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江苏昆山国际学校小学颜:一节课更磨砺,不断反思

专心听课。每学期,每位老师都会有一节教研示范课。年轻教师可以选择一节课,静下心来准备和学习;公开课后,同组老师给出改进建议;年轻的老师再次修改教案,换到另一个班再次拿同样的课文;老师再给出自己的意见,继续改进,继续往上走,直到每节课都把课文读完。相信这样反复的复习和训练,会让年轻教师在教学中快速成长。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岱实验小学张华:从实际出发,做一场暖心的教研活动

找到突破口。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树立问题就是课题的意识,通过巧妙的设计,将教育教学中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实践问题转化为具有个人特色的教研活动,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稳步提升活动的有效性。

发挥主体性。教研活动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建立激励制度,提高参与积极性;丰富形式,将讲、议、学、评有机结合,营造人人当家作主的氛围;坚持教学研究问题来源于每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现共性,不断提高教师的主动性。

@江苏省昆山市秀峰中学黄伟:拓宽教研广度和深度

时间上的广度。教研不一定是教师坐在办公室或开会地点的活动,它可以不受时间空的限制。教学中有疑问,可以随时在网上和食堂讨论。这种随时随地的交流可以防止问题的积压,及时促进和改进教学。

讨论的深度。专题教研可以深化教研深度,每一次正式的教研都需要确定一个明确、细致、集中的主题。比如初中语文可以以“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地推广‘文字-文学-文化’”为讨论主题,这样教研就会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避免以课代研、教研形式化的现象。

@江苏常熟外国语学校易毅:跨学科教研更能促进课堂教学

语文老师可以上历史课、政治课,甚至数学课;英语老师也可以听语文、物理和化学。学校进行了跨学科的教研活动,本学科的老师可以给出更好的建议,其他学科的老师也可以对教师的课堂节奏、教学方法、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很好的建议。跨学科讲座可以让教师感受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引发灵感;跨学科的讨论可以让教师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与他们的思维发生碰撞。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中学平兰芳:重建课堂文化追求有效教学

我一直认为,一个语文教师的幸福,应该来自于自己对阅读和写作的课堂教学研究。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了“读写一体,以文化精神塑造学生精神”的教育理念:从熟练操作到实践反思,从注重组织活动到培养研究状态,从注重狭隘体验到注重观念更新和文化重建。在不间断的修身课堂教学研究中,我获得了全国竞赛的桂冠,也获得了孩子和家长的好评和认可。

@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小学许文强:视频教研,逐帧分析

参加了一个视频教研活动,收获很大。讲课时,除了老师,教室里还有两位老师,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拍下了老师的状态。在教研过程中,两位老师拿出自己上课时的正面和侧面视频,一帧一帧地分析老师上课时的态度、语言和动作。比如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很好,老师上课的评价词只停留在“很好”“真聪明”的水平,还是耐心倾听,有针对性地鼓励?比如讲某个重点的时候,老师的眼神、语气、手势有没有变化?等等,我们从视频回顾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这样复习自己的课,就是用一双眼睛看着自己,进行自我批评,这样会大大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江苏昆山高新区瀚普中学余:“大咖讲座”教研获十年阅读

今年3月,我有幸去苏州教师发展中心参加了为期一天的英语教研活动。教研的主要形式是听课。上午,北师大程教授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英语教学经验。下午,牛津教材主编何峰先生对高中英语新教材进行了解读,让我了解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听你的话胜过读十年书。”那天的教研活动拓展了我的工作思路。半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把学到的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运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以便及时为学校英语小组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蒋金娣:先教学,后研究,扎根课堂教学实践

我喜欢扎根课堂教学实践、先教后研、循环反思实践的传统教研形式。上课时,班主任设计的教学环节、细节、教学语言甚至肢体动作都能给我很多启发;当我得到消息时,我会从我的课堂教学中借用它们。更有收获的是,课后的讨论,尤其是有名家参与的讨论,总能听到对教学理念、师生互动的意见和建议。在一次次参与这样的教研活动中,我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目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和思维环境,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教学才能有效。

@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周丽娜:场景体验的真实实践

只有真正把教研活动落到实处,才能把启蒙变成看得见的能力提升。我喜欢有情景经验的讨论。比如宇捷工作室的情景应对,就是通过现场情景表演的方式,把参加培训的老师带入到某个问题情境中,在模拟真实的应对中得到启发和改进。

每周幸运微友

上一期,三位留言微友获得了我们赠送的最新一期《人民教育》杂志,分别是@秦超、@杜泉发、@许文强。恭喜这三位老师。该杂志将在不久的将来发行。请注意上面的老师。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我们的话题讨论。下一个幸运的微友可能就是你了!

本周,我们特别邀请李燕老师分享她的经历:

教研:行动落下,思想起飞

教师要想提高专业素质,加速专业成长,教研是必修课。教研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教学特色的必由之路。

互联网加时代,教研形式越来越丰富,教师参与教研的方式越来越多。无论什么形式,老师追求的是最适合、最有帮助的。

提前研究的教学和研究是有根据和有效的

教研活动必须有针对性,有主题。研究课题的目的是什么?老师对此了解多少?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困惑在哪里?只有经过充分调研,才能有接地气的教学讨论,真正做到“脚踏实地,走好路,不要云里雾里”。

当然,最好设计一个问卷调查,这样对教研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有好处。教师是教研活动的主体。提前了解研究内容,思考准备,才能带着问题学习,使研究的主体意识更强,研究目标更清晰,保证研究的有效性。

现场互动教学和研究会导致意识形态的碰撞

一线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缺乏深厚的理论功底。教学和研究意味着把经验提高到理论水平,用科学理论解释和改进经验。然而,纯粹的理论教学和研究有点枯燥。教师对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教研形式感兴趣,如观摩课、现场观摩、现场设计、讨论具体案例等,可以调动他们的教学经验,使他们积极互动。只有通过互动,我们才能主动学习和交流,然后才能相互碰撞。在互动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在研究中提升意识,腾飞思路。

现场有互动教研活动,更多的是教师主动参与,自己发现问题,主动寻求理论支持和有效策略,而不是被动接受理论。这种教学研究很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老师比较喜欢。

后续教研可以保证行动

“听着听着,回去动起来,我很激动。”这是教学和科研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研究和实践还有距离。教师的个人能力不同,学生的个人表现也不同。每个人都不知道如何实现它们。教研不是风,刮了就结束;老师希望教研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后续的教学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让教研成果落实在课堂上,指导教师正确理解和运用教研成果,收集相关数据,像学科一样分析研究,帮助教师积极反思,审视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这才是教研活动的真正归宿。

如果进行研究并长期坚持下去,教师的专业能力将会提高,学校将成为一所科研学校。

教研是提高教师多方面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无论是磨课、说课,还是视频评课,更积极有效的教研活动才能更被老师认可。如果能积极设计,加强反思,其实每节课都能完成“自教研”,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磨砺自己,用实践指导实践,在研究中不断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