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储备一直是民生之本,一个国家的“第一大事”甚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发展、生死存亡,不分内外、不分古今。
现代金融体系再发达,就不能饿肚子,靠股票投资和资本运作吞钱、数钱;炒房价格较高,不能天天捧着房子舔砖;
即使未来网络电商升级到8 G、9 G,也是方便快捷的。没有农民种植粮食,那将是一棵无根的树,被动的水,镜中花,水中月。
毕竟人是天生的。从出生那天起,它们就需要吃东西才能生存。后来就发展成了吃多吃少,吃得好和吃得不好的区别。至于“名气”和“利润”,都是吃够了之后的游戏。
所有这些都应该基于一个没有任何折扣或讨价还价空间的富裕社会。
02
18年前,有一部破尺度的民族古装剧。整个过程围绕着粮食失控这个主题,围绕着刚刚登基的乾隆皇帝,提出了当时三个不可思议的问题:
朝廷调拨的救济粮都到哪里去了,仓库收运的粮食都到哪里去了,能给朝廷送粮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通过一路回溯查下来,得出大清国的粮食生产问题一方面是天灾,另一方面是人祸的结论。
这部电视剧是吴子牛导演的《世界粮仓》。
03
作为中国第五代个性鲜明的导演,吴子牛善于在大战役的铺陈和大写意中挖掘每一个阶层深处的人性。
剧中有一些离奇的故事,如《火龙烧仓》《尹冰借粮》《耕牛哭田》等。
其中,25岁的甘龙由年仅24岁的帅哥聂远饰演,后来被称为“大猪脚”。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简要阐述“火龙烧仓”案例,供后来者借鉴。
04
乾隆元年,即公元1735年,大旱,流民众多。
刑部尚书刘统勋、沧昌侍郎米汝成奉命带领全国调查救灾,迅速清查库存,然后赈济饥民,成立粥厂。
剧中人物米汝成,历经种种波折,做出了各种“情节”和“公开方案”,发现了粮食运输和储存中的各种神奇妙招。
主要有三点:
第一,浑水摸鱼。
因为地方各级官员都有很多“双层仓库”,上层装满了粮食,从仓库的顶部装满,但是底部装满了空。
相关地方官商相互勾结,通力合作,利益共享。一是利用双层仓隐瞒储粮,将未入库的粮食转移到各米线收取暴利。
二、与陈,瞒天过海。
长江以南的大量旧米通过水运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当时清官的俸禄多以米代银,用米券从北京仓库带出来的一般都是烂米和旧米。
北京的官员为了吃到好米,把米券低价卖给无良米商,无良米商通过高价卖好米、低价卖米券来获利。
05
第三,无中生有,浑水摸鱼。
案件发生之初,还没来得及向法院报案,当仓粮实际损失为空时,消息走漏,突然莫名其妙遭遇烧仓之祸。
通州西仓突发大火,17个仓库一夜之间被大火完全烧毁,成为一片焦土。
装满谷物的仓库应该戒备森严。然而,从灾难中幸存下来的士兵们一致表示,昨晚他们看到一只雌性和一只雄性在火焰上玩耍空,看起来像一条火龙,也就是一场自然灾害。
其实,对食品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只有菜籽、豆粕、棉粕在长期储存水分含量高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自燃!
至于其他人...我不知道!
但不得不说,中国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同样的手法改头换面后依然可以反复使用,有些人深谙此道,有幸欣赏。
当然,我们最终还是找出了这一切背后的主要管理者,包括二等官员背后的仓长苗宗舒、漕运总督潘。
他们在绝望中自杀了,但留在地上的鲜血仍在警告后代,玩火者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