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骗局 一场世纪骗局 让我国芯片发展停滞13年 始作俑者却过得很滋润

栏目:生活 2021-09-16 21:27:09
分享到:

近两年,华为等国内科技公司因受到国外芯片厂商的制裁损失惨重,不少人开始关注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但是在20年前,中国很多人曾经认为中国的芯片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一、芯片发展的历史

芯片是半导体元器件的总称,是集成电路的载体,由晶圆片分割而成。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元素周期表中化学元素的半导体被贝尔实验室的william shockley等研究人员认为是固态真空管最有可能的原材料。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的科学家也发现了半导体的许多特性,并开始将其应用于实践,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1947年12月23日,第一个晶体管在美国贝尔实验室诞生,这使得晶体管取代电子管成为可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晶体管开始逐渐取代真空管,最终实现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的量产。1966年,贝尔实验室利用相对完善的硅外延平面工艺,制造出了第一个被公认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二、中国芯片发展史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半导体。1956年,中国电子工业被列为重点发展目标,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计算技术研究所。

1965年,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个单片集成电路在上海诞生,比韩国早10年,发展速度非常快。

然而,在接下来的20年,甚至30年、40年,中国的芯片产业陷入了停滞。在1966年至1976年的特殊时期,没有办法快速发展高科技产业。

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资金紧张,国家大规模削减研究经费,研发芯片的部门似乎都想走捷径,既想快速赚钱,又想发展技术。由此,中国芯片产业陷入停滞状态,不仅被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拉大,还被韩国、中国台湾省远远甩在后面。

三.汉芯一号

本世纪初,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的半导体产业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半导体产业也发展迅速。中国每年都会花费大量外汇储备从发达国家购买芯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开始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资金投入,并斥巨资引进人才。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人钻了全国空,这个人就是陈进。

陈进199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92年赴美留学。1994年和1997年,他在奥斯汀的德克萨斯大学获得了计算机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1月,他在德克萨斯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他专门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测试的研究,曾在美国IBM、摩托罗拉等公司担任高级总工程师和芯片设计经理,主持系统芯片的开发。2001年,陈进被国内半导体产业政策吸引,回归祖国。

20年前,在一个连大学生都不多见的时代,像陈进这样的海龟一回国就受到了相关单位的关注。2001年,陈金刚回到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成为芯片R&D部主任、“汉芯”项目总设计师。

当时的陈进可以说是意气风发。在研发之初,他给自己定了一份四年的合同。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一鸣惊人,第四年,海纳百川。国内外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陈进只用了16个月就发展成了“汉芯一号”。

2003年2月16日,“汉芯一号”的发布会现场非常隆重。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亲自主持,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科委、教委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上,由邹世昌、徐菊燕等知名院士和“863计划”集成电路专项组组长严晓浪组成的鉴定专家组一致评价:上海“汉芯一号”及其相关设计和应用开发平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芯片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当时“汉芯一号”被定义为:采用国际先进的0.18微米半导体工艺设计,一个只有半个指甲盖大小的集成块上有250万个器件,并且拥有32位运算处理核心,每秒可执行2亿次运算。

“汉芯一号”研制成功的消息发出后,可以说举国震惊,尤其是专家组给出了汉芯一号超越同期英特尔产品的结论后,更是让人十分惊讶。这款芯片一下子成为了全国的骄傲,而这款芯片开发计划的负责人陈进也被国内各大媒体称为“民族英雄”。

这时,陈进的人生达到了巅峰。他不仅被上海交通大学聘为长江学者,还担任微电子学院院长,成立了汉芯有限公司,并继续以国家高额科研经费研究芯片。

当然也有人质疑,“芯片研究真的这么容易吗?”“不到两年时间,中国芯片能从一片空白色变成国际领先吗?”“英特尔花了40年才走到这一步。我们真的能超车吗?”

虽然当时有疑虑,但随着汉芯2号、汉芯3号、汉芯4号的相继发布,这一小部分声音消失了,大家都在想象中国会站在世界芯片发展的顶端。然而,2006年1月17日,美国水门事件中一个类似“深喉”的人,在清华大学水木清华论坛上公开指责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汉芯一号”为赝品。

第四,事实很清楚

其实所谓的“汉芯一号”只是一个摩托罗拉芯片的源代码,但即使是用源代码设计的芯片也无法应用到实际系统中,甚至连演示功能都无法完成。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在《汉芯一号》的发布会上完成的呢?

陈进辉煌的履历是真的,但毕业后,他在摩托罗拉当过“高级电子工程师”,但回国后,他递到交大的履历声称自己是“高级半导体工程师”,从事芯片设计。这两个行业,用外行人的话来说似乎很高,但在现实中却大不相同。

当陈进第一次看到该国在芯片行业的巨额投资时,他就动心了。他以为可以试一试,但“汉芯”实验室建立后,他发现自己根本不会设计芯片。于是陈进邀请了他在摩托罗拉的同事和德克萨斯大学的同学,但即使实验室里有30多名交通大学毕业的硕士和博士,也不可能完成任务。

陈进慢慢意识到这个行业的困难。英特尔花了40年时间研发芯片,为什么不到两年就赶上了别人40年的研究成果?然而,当陈进认清事实后,他被国家发放的巨额科研经费所吸引,并没有打算停下来。

陈进还要求他在美国的弟弟帮他购买一批摩托罗拉芯片,并让工人用砂纸磨掉芯片表面原有的痕迹,然后加上“汉芯”的标记来“显影”。一套狸猫为太子手术成功完成。

事件败露后,陈进在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组调查时,带着11亿科研经费逃往美国。在美国,陈进不仅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还成为了三家上市公司的股东。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芯片产业纷纷下马。很多想加入芯片制造行业,已经在芯片制造行业的年轻人也陷入了困境,纷纷转向其他行业,导致我国芯片行业陷入停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