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互联网媒体论坛今天上午在上海开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辑会议成员孙玉胜作主旨发言。他透露,在抗疫过程中,大规模的连续报道让央视新闻频道创下了过去17年的最高收视纪录。这说明重大事件发生时,观众会再次回到电视上;在各种视频平台的激烈竞争下,电视新闻依然是强势媒体。
孙玉胜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视频”而不是“电视”。他解释说,用视频代替电视概念作为标题本身就意味着融合的深化——“视频之所以能覆盖电视,恰恰是因为它嵌入了手机。小视频功能深刻改变了当前的新媒体内容生态和传播格局。”
回顾今年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在央视《新闻1+1》直播节目中首次向公众公布新冠肺炎“人传人”事件,孙玉胜透露,抗击疫情过程中的标志性报道是新媒体记者通过移动设备将视频信号连接到演播室。这一探索在当晚播出了4000万次。
孙玉胜表示,重大事件发生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有责任尽可能通过视频及时向观众提供准确的新闻信息。“现场”是视频的原始属性之一,只有现场才有话语权,这是媒体树立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唯一法则。疫情爆发后,总台陆续向武汉派出216名编辑、记者和主持人,其中包括大量新媒体记者和英语记者,这在过去是前所未有的。央视新闻客户端73天全天候不间断直播视频节目《一起抗疫》成为全网视角最多、关注度最高、时长最长的疫情防控直播。
孙玉生还提到了当时风靡一时的“两神山”医院建设过程的慢直播。这种多站、无评论、无剪辑、只有图片和白噪音,极具原创性的直播,吸引了超过1亿网友成为“云监工”,靠自己互动创造热点话题。归根结底,它的魅力在于视频的直播属性和强大的吸引力:“正是电视报道的连续性和延续性,使电视成为受众参与度最高的媒体。”
孙玉胜表示,在抗疫过程中,大规模的连续报道让新闻频道创造了频道开播17年来的最高收视纪录。在各种视频平台的激烈竞争下,电视新闻依然是强势媒体。同时,他建议电视媒体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在新的舆论导向格局下。主流媒体仍然缺乏独立可控的视频社交平台。如何填补这一空空白将留待将来。
摄影:张逸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