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平和 文化教育论坛:浅论“中正平和”精神在语文课堂的教学

栏目:旅游 2021-09-21 12:53:51
分享到:

“诚实与和平”意味着公平、公正、温和和良好的心态。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礼记·中庸》曾说:“喜怒哀乐中间不提,中间一段叫和,中间一段也是天下之大;而也,道之天下也。要中和,天堂的位置不好,一切都不好。从那时起,这种精神被扩展到一种中庸的道德修养原则。儒家认为,人的道德修养如果能达到中庸之道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就能各得其所,达到和合的境界。”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平和,而在别人范围内能帮助世界”来源于孟子的奉献精神,意思是“不成功的时候,你会清洁自己,培养自己,提高自己的品德,成功的时候,你也能在世界上做到同样的事情”。

“正义与和平”的精神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它受到了无数先贤和人们的推崇,被视为修身养性的法则,对人们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毫无疑问,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然而,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精神逐渐被“遗忘”。人们更关注追求名利,心态普遍浮躁,社会矛盾激增。体现在教育领域,更多的是升学考试,或者是找工作的压力。有的老师只是简单的讲专业知识,下课就走,对学生的思想很少关注和引导。虽然我们多年来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至今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教育的功利性和浮躁性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普遍存在,这也导致了大量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导致了许多激进的行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学生心理扭曲,表现不好,就是德行有欠缺。这不是成功的教育。因此,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尤其是品德高尚的人,从小学到大学,语文教师都有着至关重要的责任。

有人可能会说,学生有心理问题就不能找辅导员吗?这当然是有可能的,但纵观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心理咨询现状,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教师相对匮乏,而且部分教师心理咨询水平不足。另外,我国很多学生从小缺乏心理咨询的意识,很多人因为害怕被别人知道而不敢进入心理咨询室。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心理咨询的形式化,无法深入实施。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所以,语文老师才是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充当学生的“精神导师”。从目前中国语文学科的发展趋势来看,应该把“正义与和平”的精神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应该在学习的同时培养一颗“正义与和平”的心,成为成年人。他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即使在进入社会遇到挫折后也要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真正体现“品学兼优”。只有国家社会才能教育、教育、维护长治久安,让社会更加美好和谐。

语文课如何传授“中正”精神?以中职语文上册《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为例。由于中职生主要学习职业技能,教师更注重职业技能的教学,往往忽视人文关怀。因此,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更具典型性。

离太阳最近的树告诉我们,唯一的树——红柳生长在中国西藏高原的阿里地区。有了它,沙漠将是绿色的,流沙将聚集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沙丘。可悲的是,反抗恶劣环境的“斗士”和保护高原生存环境的“守护者”被无情地砍倒,甚至被炸药轰炸。这不仅是刘宏的悲剧,也是人类的悲剧。

一般来说,在课堂上,语文老师会讲解柳树的生存环境、对人类的贡献和命运,引导学生分析痛苦的悲剧及其原因。顺便说一下,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的环境。这里讲解课文的时候,基本就结束了。

其实应该从“中正”的精神角度来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因为人类为了省钱不得不烧菜,乱砍红柳?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红柳在高原上的重要性,红柳是高原上唯一的绿色。事实上,考虑到当时的条件,保护环境还是有可能的。仅仅因为人类的自私,就极大地破坏了环境。这是一种在干涸时钓鱼的极端行为。

然后让学生思考,保护环境是否意味着不砍伐?让树死去?然而,我们必须知道,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终究是要消耗资源的。比如人不吃饭不喝水就会死,没有木头就做不了纸。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这时,我们应该启发学生思考。思考后,请部分同学回答。学生很可能会得到一个“中等”的答案。这时,老师应该给予鼓励,利用形势引导他们。“温和”意味着“积极的态度”,这是不偏不倚的。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消耗资源是必要的,但心灵要挺直,行为要“正直”,不能消极、偏激。按照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顺应天道,适当索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样,不仅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人与社会也可以达到和谐的状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正人君子”的精神,并付诸于具体行动,这是一种道德修养。

语文课如何传授“和平”精神?

以中职语文上册《项链》为例。众所周知,《项链》讲述了女主角玛蒂尔德为了体面地参加一个舞会,向朋友借了一条项链。她在舞会上大放异彩,但不幸的是她把项链弄丢了。为了补偿朋友的项链,玛蒂尔德和丈夫辛苦工作了十年。当他们如释重负地还清债务时,他们得知项链是假的。这是多么的悲剧和讽刺。

一般来说,语文老师会在课堂上讲解小说情节和人物的艺术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她爱虚荣,贪图享受,渴望跻身上流社会。然而,当分析到这里时,课程就快结束了。毕竟小说的基本内容都涵盖了。有人可能会提一点,做人不能过分“虚荣、贪图享受等”。,这可以视为达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然而,这远远不够,还需要时间进一步扩大。我们要仔细分析主人公玛蒂尔德“爱虚荣、贪图享受、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心理原因,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即他未能实现“和平”。正文开头写着玛蒂尔德没有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却经常以泪洗面,经常幻想不切实际。她的生活是中产阶级,可以过得去,但不得不考虑攀登,可惜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这就是心态的“不和谐”,导致心态扭曲,最终酿成悲剧。

这里的文字引申,要结合实际生活。比如2017年11月湖南杀害SHI的案件就特别感人。有必要给学生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原因之一是学生心态扭曲,心态不均衡。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悲剧,老师可以讲一些经典案例。从这到那,课堂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样,告诉学生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有多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平和的做人,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好。在这个课堂上,会触动学生的心灵,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种下“平安”的种子。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的“和”精神就是教学的成功。

除了在课堂上传授“正义与和平”的精神,有条件的时候也要践行。比如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组织学生表演情景喜剧。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亲朋好友之间的矛盾?是大发雷霆,甚至吵架打架,还是先冷静下来分析原因,再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处理伤心事,比如失恋、学习成绩下降等?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表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将“正义与和平”的精神与现实相结合。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各种学习来掌握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鼓励人善孝爱亲”。这从国家层面印证了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应该彻底执行。“正义与和平”的精神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种精神对学生成长、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在具体教学中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