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元 王浩诞辰百年:学术生涯与爱国情怀

栏目:旅游 2021-09-20 23:09:05
分享到:

王婷婷/画

王浩是著名的逻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1943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后进入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读研究生。他于1945年毕业。1948年,他获得哈佛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52年当选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1983年被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和美国数学学会授予首届“里程碑奖”。1987年,他被清华大学聘为名誉教授。

文字|新黄河记者闫

2021年5月21日是著名数学家王浩的百年诞辰。王浩走出济南,成长为全球数学领域的知名人物,堪称真正的“济南著名学者”。可惜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在济南很少为人所知。最近《新黄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王浩的知名度在数学界和普通大众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与同等学术地位的文化名人也有很大的不同。王浩在济南老家被父亲遗忘了吗?在济南加快建设“强、美、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今天,在山东加快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今天,科学领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名人资源王浩应该得到大力发掘和利用,使之成为“名济南”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王浩的一些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黄煌的一生:一颗灿烂的数学之星,从济南走向世界

和王皓有过直接接触的人很难联系上。毕竟王浩在济南的老师和同学大多都死了。但是王浩的后代都生活在美国,所以很难联系上。近日,新黄河记者采访了王浩在济南就读的几所学校,查阅了大量材料,试图还原王浩在济南的足迹。

王浩1921年5月21日出生于济南,父亲是著名教育家王珠臣。王珠臣,山东齐河人,曾任济南第一师范学校教师、附小主任、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济南一中校长、省教育厅副厅长、省CPPCC副主席。五四运动后,王珠臣首先在山东实行白话文教学,曾邀请泰戈尔给师生讲学。王浩是王珠臣的第三个儿子。除了在1927年至1929年父亲被军阀张宗昌通缉期间与母亲留在齐河外,他的大部分小学和整个初中都在济南度过,先后在山东第四实验小学、一师附小和济南初中学习。王浩1936年离开济南,到南京中央大学实验学校读高中。

据王浩的高中同学、著名历史学家何兆武介绍,抗战时期,中央大学实验学校迁至长沙,王浩比何兆武高一个档次。那时,他在学校已经很有名了。“1938年暑假,王浩读高二,以同样的学历考上了大学。数学考试有一个很难的题目,是中学没有学过的。他是唯一一个成功的人,每个人都把它作为一个美丽的演讲流传下来。那一年他考上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是第一名,但是他去了Xi汉中的城固。当时北师大在汉中,附中也在那里。王浩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又读了一年。第二年,我以同样的学历考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他也参加了考试。这次,他考了数学系,是第一名。所以在入学之前,王浩是出名的。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天才,已经连续两年获得第一名。”记者查阅了2004年王珠臣四子王恒编撰的《王珠臣传》。其中有一篇王浩写的《忆父母》,提到当时因为父亲的反对才没有考上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经济系,在西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读完了高三。

王恒主编的《王珠臣传》于2004年出版

《王珠臣传》中的王皓文章

1939年,王浩考入西南联大数学系,获学士学位,后进入清华研究院哲学系,师从金岳霖先生,获清华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45年8月,日本投降,1946年春,王皓公费留学。他计划出国前和父母一起从成都回济南。但由于陇海铁路中断,他没能及时赶回,只好去南京,在上海出国。直到1972年,我才回到了30多年来一直违抗的家乡济南。

王浩来到美国后,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成为哈佛大学副教授。1952年,他被选为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1956年,他被推荐为牛津大学数学哲学高级讲师。1961年,他成为哈佛大学数理逻辑和应用数学的戈登·麦凯讲座教授。1967年至1991年,他领导洛克菲勒大学逻辑组,并在该大学担任教授。王皓于1972年随代表团回国,受到周恩来的热情接待。1977年,他再次回到中国,受到了邓小平的接待。从那以后,他多次被邀请回国。1978年11月,应山东大学校长吴福恒和数学系系主任潘承东的邀请,王浩在山东大学作学术报告。1985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86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95年5月13日,王皓因病在纽约逝世,享年74岁。

1977年,邓小平在北京遇到了王皓

王浩是世界著名的数学逻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哲学家。1983年,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和美国数学学会联合授予他第一个里程碑奖。他关于数理逻辑的一个命题叫做“王悖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智能系统专家王飞跃曾在《王浩印象》一文中指出,王浩是在数理逻辑和人工智能方面取得最大成就的中国人,也是上个世纪全世界最杰出的学者之一。

沉默背后的名字:如此稀有的名人资源应该好好利用

与王浩的巨大成就相比,他的背后确实有些孤独。记者随机询问了部分济南市民和文化界人士,很少有人认识王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记者采访的两位数学家都对王浩评价很高。

5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彭实戈教授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王浩在数理逻辑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做出了卓越的工作。“我只知道他是济南人,”彭实戈说。当记者提到王浩还是济南一中的校友时,彭实戈更加惊讶。“我们其实是校友,我第一次听说。”彭实戈说,他认识王浩很久了,但对他的生活了解不多。与文史界的名人相比,王浩的知名度与他的成就并不相符。彭实戈说,确实是这样。毕竟数学家的研究领域比较小,而王浩研究的数理逻辑就更小了。

浙江大学数学学院教授蔡天新在《我的大学》一书中多次提到王浩。由于所有本科生、硕士、博士都毕业于山东大学,所以蔡天新对山东、济南非常熟悉。《我的大学》中特别提到,在教育部最近两次学科评估中,山东大学的数学学科位列全国前三,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属于A+。在我的大学里,山东数学界有很多人物,包括魏晋时期的刘徽,南宋时期的秦,当代的潘承东、彭实戈。其中,着重介绍了王浩:“在济南出生的现代数学家中,王浩取得了最大的成功。他是世界著名的数学逻辑学家。”书中还详细描述了王浩的生平和学术成就。

蔡天新的《我的大学》

近日,蔡天心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王皓的百岁生日非常难得。“我们应该纪念王浩,尤其是他来自济南。”。在谈及王皓的人气时,蔡天心说他的研究领域比较冷门。“他的数学偏向哲学。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做得还不够好,没有人能继承他的事业。”

《我的大学》中的描述也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当被问及山东、济南为什么有这么多数学家时,蔡天心说:“这可能是孔孟之乡的福气。”。他说,孔子的思想和著作虽然不涉及数学,但他的算术还不错。“公元前532年,孔子20岁的时候,他曾经是季孙的一个官员,也就是管理仓库的一个小官员。据说他的称重和计数是正确的。”。

令人遗憾的是,一代宗师级人物似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悄然“隐形”。令人欣慰的是,我的家乡人没有忘记王浩。

5月20日,暨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学生纪念王浩百年诞辰通讯员方华

5月20日,学校领导和济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师生代表在校史馆就校友王浩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讲座,以此激励师生奋发图强,纪念王浩百年诞辰。暨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务处教师方华告诉记者,学校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包括季羡林、李长治、王皓等。学校非常重视对这些校史名人的挖掘和宣传,在暨南师范大学附属校史馆均有介绍。记者看到,“理学硕士王皓”单元在“东方鸿儒季羡林”和“著名诗人李长治”之间,有山东大学原校长吴福恒题写的书法《纪念王皓先生——齐鲁蔡颖》,王皓简介,1977年王皓回国时与邓小平合影,童年时与家人合影,还有个人照片。方华说,学校一直开设校史课,经常向学生介绍这些优秀校友的成就。

济南师范学校历史博物馆通讯员方华社

王浩展板通讯员方华摄于暨南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

济南一中校友会办公室主任陆告诉记者,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济南一中的首任校长,也是济南一中历史上的重要人物。1993年10月15日,济南一中庆祝建校90周年,举行了“王珠臣先生塑像落成典礼”,这是山东省首次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举行塑像落成典礼。2011年,在王珠臣先生雕像被搬到暨南一中图书馆前,王珠臣四子王恒、长子王鸥之子、欧阳钟石等著名校友出席了安放仪式。陆主任说,由于王浩上学时间短,时间长,关于王浩的记载确实很少,今后需要挖掘和丰富。

1993年,王珠臣先生雕像的落成仪式由济南一中校友会办公室提供

2011年,王珠臣先生的雕像搬到了济南一中。董、欧阳、、尹寿峰在安置仪式上与济南一中校友会办公室合影

新闻发布前,新黄河记者了解到,山东某出版社拟出版王浩选集,并准备与王浩在美国的家人联系授权事宜。

目前,济南正在建设全国文明样板城市,打造包括“文化济南”在内的“五个济南”,深度开发名人文化等特色资源。今年两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济南“十四五”规划蓝图也提到“大力挖掘名人文化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王皓会逐渐回归济南人的视野,不会孤独。

有学术生涯有爱国情怀——王浩先生访谈录

王浩

以下是中国数学史专家张奠宙教授1991年专程到纽约洛克菲勒大学拜访王浩先生的记录。本文选自《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第6期

张:请谈谈你早期的学习生活。

王:我的父亲是中学教师,教历史和语文。他是济南一中的校长,也是山东省人民的第一个代表。他在山东省有些名气。左倾,鲁迅和鲁迅是同时代的人。当我还是初中生的时候,我被要求咀嚼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但我看不懂。辩证法是一种先进的思维方式,是孩子无法理解的。当时我碰巧读了金岳霖先生的《逻辑学》,发现很容易理解,一步一个脚印。所以我下定决心学习哲学。

王珠臣

抗战初期考入扬州中学,后来转入中央大学实验中学。只读了一年就退至长沙,最终从西南联大附中毕业。我想参加哲学考试,但我父亲不同意,所以我进入了数学系。然而,我从大一开始上金岳霖先生的逻辑课,从大三开始上哲学课。我听了金先生和沈有鼎先生的话。

张:你的数学课怎么样?

王:我数学也读得很好。杨武之先生用迪克森的原著谈论代数,后来他也在很大程度上谈论了范德瓦尔的《代数》。杨先生劝我专心学数学,我不听。我还是喜欢哲学。然而,代数的这些知识对我后来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1943年至1945年,我是联合国大会哲学研究所的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当时联合国大会的硕士水平和美国的博士差不多,要求很高。

张:你是怎么到美国的?

王:1946年,美国国务院给了中国几个公费名额。数学系和哲学系都推荐我,我被录取了。去哈佛大学跟奎因教授学哲学。当时我在联合国大会上学习了几乎所有的哈佛课程,用的都是原版。维特根斯坦的《论逻辑哲学》是沈有鼎先生写的,所以他在哈佛很自在。8个月通过“博士资格考试”。当时,我不想拿到学位。我认为学习就够了。但是导师说学位不值钱,但是你没有学位,学位不值钱,人家也不会相信。于是花了一年时间写论文,1948年2月完成,顺利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总共花了两年时间。

张:毕业论文是什么水平?

王:毕业论文不是很有意思。当时我的导师喜欢搞集合论和公理系统,身边的人都想做,但是因为数学能力差做不到。我会带来他们的实数公理,用更少的公理介绍更多的内容。老师很欣赏,称之为“简化本体论”。在导师的帮助下,我也在毕业后获得了初级研究员的职位。这个座位只有权利没有义务,所以你不用教,只做自己喜欢的研究,所以大家都想坐。每年哲学系都有几位资深教授投票给6 ~ 8个年轻人享受这样的待遇,现在依然如此。我是第一个坐这个座位的中国人。

张:我注意到你在195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王:是民间组织,大家都选。导师很佩服我,一推荐就当选了。当时人数很少,只有几百人,现在多了很多。

张:你为什么后来去了英国?

王:我做了一年的“研究助理”,后来拿到了社会奖学金。然后去苏黎世工作了一年,前后三年,全身心投入做研究。他于1951年回到哈佛任教。1953年,父亲写信劝我回国,告诉我祖国大陆工业化需要人才。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也来信聘请我为教授。我想,只要知道一些哲学对工业化的贡献。于是我开始关注类似于逻辑的计算机科学。需要两三年的准备。另外,中美关系紧张,朝鲜战争还在进行,更容易脱离英国。因此,我接受了牛津大学的工作,1953年至1955年在那里学习哲学和逻辑学。事实上,我用逻辑来研究计算机科学,并在1955年发表了关于计算机的论文。从1956年开始,他们就聘请我做Reader,待遇不错。读者相当于副教授,工资和教授很接近。一般一个系有三个教授和三个Reader。我本来计划1957年回国,但是1957年因为国内反右运动,父亲被列为右派,回国的事情就搁置了。所以我一直呆在英国,直到1961年。

张:听说你在剑桥教书,我就公开发言表示支持新中国,让台湾省不选你当中央研究院院士。但你是英国科学院的院士。

王: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相当于自然科学院的院士。人文学科的学者可以被选为科学院的成员。中国人中,陈寅恪、夏鼐、赵元任当选,我是第四名。

张:后来我回了哈佛。

王:哈佛大学非常重视我的计算机研究,给我起了个名字叫金马基教授。当时是轰动一时的。我是第一个申请哈佛讲座教授的中国人。

张:从哲学到计算机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王:其实用的数学不多,只是当时懂点数学,讲究逻辑的人不多。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新事物很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一时之间也有了名气。IBM和贝尔电话公司雇用我做兼职。我在那里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有些已经成为经典。比如“王砖”也可以用在物理上。有一天,杨振宁先生打电话给我,告诉我他把我的结果用在了晶体学上。

我还获得了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和美国数学学会联合颁发的第一个里程碑奖。

张:但是你又回到了哲学。

王:你不能改变你的本性。终于回到了年轻时向往的哲学学习。我在哈佛很忙。我有很多博士生。我必须去上课,指导许多论文。一些著名的学生,如库克,对P=NP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你有中国学生吗?

王:不方便,很多留学生只学习中国哲学。但是我想学习西方哲学,影响它。如果我在IBM工作,我可能会赚很多钱,但我内心不想做这种麻烦事。我有我的梦想:学习哲学。从1967年开始,我希望进入哲学的象牙塔。于是我辞去了哈佛的教学工作,来到了洛克菲勒大学。我不用教,只要写就行,符合我的胃口。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杨振宁希望走出普林斯顿的象牙塔,但我希望能进去。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

哥德尔

张:你是怎么开始和哥德尔合作的?

王:60年代我们就通了信,1971年以后就密切联系。大约每两周一次,我从纽约到普林斯顿花了一个半小时,与哥德尔会面,聊了一个下午,主要讨论哲学。因为懂逻辑,喜欢哲学,懂一点数学的人不多,我是和他谈话的合适人选。每次我去,他都很开心。哥德尔想用数学改造哲学,让哲学像数学一样。我不能同意这一点,但他的谈话使我受益匪浅。

一开始我们随便聊了几句,我没有录,也没有用录音机。后来他渐渐觉得自己应该做笔记,也没有反对。有时他剪下铅笔递给我。1987年,我写了《哥德尔的反思》,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有一章是关于哥德尔自己的哲学的,现在拿出来,目前正在写另一本书叫《与哥德尔的对话》。

张:你的哲学偶像是谁?

王:对我影响最大的哲学家是康德和马克思。从师生关系来看,是金-沈有鼎-王献军-王皓。他们三个都是我的老师。

张:你能简单描述一下你的哲学吗?

王:我的哲学可以说是“实事求是”或者“抓大事”,英语就是实事求是。我觉得美国哲学现在太专业了,不做专家是不可能理解哲学的。我的目标是超越专业化的哲学。让年轻人对世界有个大概的认识,这和马克思的目标差不多。然而,哲学也不能空。需要专业知识,不能侵入别人的领域。这个界限不好画。反正我不搞经院哲学。

张:你怎么看数学和哲学的关系?

王:50年代我来哈佛的时候,数理逻辑很热,我也参与其中。当时我从事数理逻辑,50%数学,50%逻辑。现在90%是数学,10%是逻辑。哲学系的逻辑正在消亡。现在数理逻辑只有少数搞集合论的人懂,大部分人不感兴趣。我以数学为工具,我的哲学应该是能总结现代知识,通俗易懂。

1978年王皓给吴文俊的信

张:你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有什么建议?

王:现在有两个人对哲学和逻辑感兴趣,一个是计算机老师,一个是自然辩证法老师。我想帮助这两个群体。

至于语文数学老师,我很佩服吴文俊的工作。他确实看到了实际的成果,这比很多国际作品都要深刻。

张:最后,请谈谈你来中国的感受。

王:1972年我和任志刚、一起回去,回去之后很兴奋。我看到很多老师,比如教我们力学的周培源。回来后写了《中国之行的一些感想》在香港发表。中间有一些对文革时期中国现状的赞美,引来不少批评。但我并不后悔,而是继续研究。1979年,香港《广角镜周刊》发表了一篇长文,被认为是研究的终结,再也不会写了。

张:你现在是怎么看这些文章的?

王:当然有很多错误。我从事逻辑。只有前提正确,逻辑推导出的结论才是正确的。我当时看到的事实不全面,前提不对,文章自然会出错。

张:动机不错。

王:是的。有人说我是“阿谀奉承”,这不算什么。我为什么要去“拍”?为什么要去“拍”?只是爱的渴望。父亲说:“谁能让中国强大,我个人就能当个灰孙子。”中国知识分子就是希望中国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