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8日《莆田华侨城时报》,莆仙侨县06版
黄的房地产王国
在莆田的海外乡亲中,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在充满风险和机遇的房地产行业中,多次找到抓住机遇的新方法,在新加坡和香港创造了一代“房地产大王”。他就是新加坡远东研究所和香港信和集团的创始人黄先生。
黄先生的创业成就有目共睹。他建造的翠湾花园、远东广场和香园景分别于1999年、2001年和2003年被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房地产联合会授予“世界最佳房地产奖”。在相关杂志评选的世界华商企业龙虎榜中,由黄创办的香港信和置业有限公司、香港尖沙咀置业有限公司、新加坡果园广场酒店有限公司入选国际华商企业500强。他被誉为新加坡“地产大王”、“新加坡首富”等称号,是享誉全球的工商业巨头。
起点:
从“果园之王”到远东机构“方丈”
20世纪50年代初,热血沸腾的黄将目光投向了房地产行业。众所周知,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最南端,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隔峡相望,是一个弹丸之地。“有土地的地方就有财富”或者谁手里有土地,谁就可以称为“王”。黄被称为“果园之王”,因为他在果园路拥有大量土地。
新加坡原属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5日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我的厦门大学校友,东南亚著名经济学家,企业家、经济学家、外交家、作家黄望庆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书中,把新加坡划分为三个阶段。前者是黄兴盛的“地理优势”,后者是黄兴盛的“时间”。根据新加坡的国情,黄没有出售果园路的土地,而是投资了果园路广场酒店,以满足新加坡作为港口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他在新加坡投资建设了沃尔顿酒店、金色地标酒店和B-en Coun酒店。作为“地产之王”和“酒店之王”,黄将其所有酒店物业整合为“远东机构”。如果说他拥有的果园路土地是他发迹的起点,那么远东组织就是他更高的发展起点,或者说远东组织就是黄在新加坡的大本营,是“地产大王”和“酒店大王”的结合体。
▲“中央广场”,一栋78层的商业建筑,矗立在香港湾仔的商业区。
现在,他的第二个儿子黄志达就在这个基地里。他做过的两个重大项目令人印象深刻:一是新加坡综合体项目:科利尔码头湾综合体;第二个是新加坡富力敦的历史遗址项目:富力敦酒店、富力敦湾酒店、富力敦轮船、富力敦海韵大厦、红光码头。
第一个转折点:
收购杨协成集团
“杨协成”乍一看像是一个人的名字,但实际上是一个从酱油行业起家的杨氏家族企业集团。
以新加波为发展基地,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国际化、多元化的杨协成集团,是其创始人杨景联,时任杨协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之瑶、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杨志伟之后的第三代..
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群体。杨家第二代“田”一代——、、杨、、杨天华和第三代“芝”一代,秉承“一起争创佳绩”的家训,以打酱油起家,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美食大王。
杨之瑶从爱尔兰回到家里,他的父亲让他接管。不过,新加坡政府已委任他为新加坡电视局主席及新加坡贸易发展局主席。新加坡的“局”相当于中国国务院的“部”。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问:以新加坡政府“部长”杨之瑶为首的家族集团怎么会落入他人之手?说出来也不奇怪。说“不奇怪”,首先是因为收购与反收购、合并与反合并是世界潮流,其次说明新加坡几乎不存在“官商勾结”或“政商一体”的腐败现象;说“奇怪”证明黄在比战场更好的市场上更优越。说“棋高一着”不完全正确,因为杨协成集团的失败是家族内部分裂造成的。黄逐渐收购了杨协成集团的股权,最终成为第一大股东,进入杨协成集团。这是市场经济洗牌的真实反映。所谓无奈花落。新加坡股市狮城是东南亚最大的股市:收购和反收购都是在股市上进行,而不是在股市下进行。换句话说,是公开交易,不是幕后交易,这是股市走向成熟的标志。
杨协成集团被黄收购后,名称不变,继续留在股市。换句话说,黄、、三叶子或黄家在新加坡有两个集团:远东组织和杨协成集团。因此,早在1994年,就以23亿美元的净资产被香港《资本主义》杂志评为新加坡首富。这是第一个转折点——通过收购杨协成集团,黄家族成为了新加坡首富。
▲2004年8月,黄在莆田市领导陪同下到秀屿港考察。
第二个转折点:
进军香港,打造新和集团
20世纪70年代,以韩国、新加坡、台湾省和香港成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为标志,海外华侨资本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一批知名华商跃上“龙门”。他们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多元的量变和质变过程,逐渐跨越地域壁垒,向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此时此刻,黄家形成了“以香港为核心,东南亚为基地,全球发展”的战略。回望过去,关注现在,不难看出,华侨出国时,无论是从厦门、汕头还是广州出发,香港都是唯一可以去的地方,回国也是如此。因此,他们一直视香港为居住国和原籍国之间的中介、中间站和桥头堡。
香港商界流行一句话:不熟就不要做。黄进港后,仍然发挥他的特长,从房地产行业做起。mainland China的房地产行业开始细分:房地产、地产、物业销售和物业管理;它开始细分: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建筑商、物业销售者和物业管理人;我开始明白: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工业地产、教育地产、政府地产。到目前为止,房地产科学还没有形成。高等教育机构不开设房地产开发专业,也不开设房地产开发课程,只开设建筑学和建筑学。相反,这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但在实践中,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尤其是新河集团,逐渐明白了这一切。
▲2004年8月,黄先生回老家拜谒时,孩子们向他献花。
黄进入香港房地产行业以来,一直活跃在香港土地拍卖领域。并多次以高价拿下土地。因此,在香港房地产行业,他一直被称为“超级大朋友”。香港地产界有两点必须把握:第一,在中国收回香港主权之前,香港殖民地政府趁机出售未来无法再出售的土地,即刮地大赚;另一个是在八三、八四年,因为“未来”的问题,被误解或缺乏信心的香港人“抛土弃物”。没有完全看透这两篇文章的黄,不可避免地损失惨重,损失超过10亿港元。
黄以1972年成立的信和集团的名义出现在香港房地产行业。同年7月,信和集团在香港上市,与香港的英资和中资集团展开激烈竞争。1981年3月,信和集团的房地产部分被分析为在香港上市的信和置业有限公司。因此,嘉汉置地在香港的一举一动都引起了股市、同行和媒体的关注。也就是说,新和地不出其不意,不冒险,没有独门绝技,是很难赢的。其中一个招数就是成立信合按揭金融公司。对于负利率的香港公司来说,通过银行抵押贷款是一件常见的事情空。随着时间的推移,依靠银行进行抵押贷款不是很有效。以黄志祥为董事长的新河房地产有限公司做出了一个奇怪的举动:抵押贷款由自己的金融公司完成。1994年底,注资2亿港元成立新和地产金融公司,为其现货住宅提供85%按揭。这一招成功了。因此,此后推出的碧湖花园和新丰花园都采用了这种手法。
第二招也是最狠的一招:想做就做最好的,最完整的,最新的。“看大处或高处,从小处或低处入手”。这是一般商人的做法。然而怒火中烧,财大气粗的新河地产却一反常态,从高处或大处做起。香港机场及铁路东涌站上层建筑发展项目,涉及100亿至150亿港元。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已经不期待了,但新河置地决心要拿下。正因如此,嘉汉置地从后面走来,成为敢于与香港五大地产商争霸的“地产大王”。
黄在新加坡被称为“地产大王”和“新加坡首富”,是享誉海内外的商业和工业巨擘。他在海外生活了很长时间,但他一直惦记着家乡的每一棵树草,关注着家乡的发展。这种爱祖先、爱家乡的情结,根深蒂固,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