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蔬菜朋友在后台留言,问小舒能不能谈谈农业圈的一些骗局。
今天我们来做个盘点,说说农业圈骗子的伎俩,希望每一个农业创业者都能睁大眼睛。
1.农业扶贫
“我是扶贫办的。
你有6000块扶贫款可以拿到。"
反欺诈指数:★ ★
2017年10月17日,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曝光深圳市奕劻农业有限公司“零扶贫”传销案..
此次“零扶贫”宣布,星月集团旗下有深圳市奕劻农业公司和深圳前海零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在此次零扶贫之前,“奕劻农业”一直在“农联汇”商城进行诈骗活动。
他们在农业联合交易所发行一种商品预售券,不仅可以在相应的网站上购买商品,还可以像股票一样升值,倒卖获利。
此外,该平台还推出了“零扶贫”项目,只需投入1万多元即可在其平台上购买农产品,可获得6%、12%、24%不等的返利收入,直至回报为收入的4倍。
为了哄骗更多人加入,他们举办了数百场新闻发布会,甚至于2017年6月在重庆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慈善晚会,利用海明威、、杨等十多位明星为自己的平台造势。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农业联合交易所”很快就出现了问题。2017年4月初,资金链已经出现问题。“农联汇”商城平台突然停止返利,无法提现。很多人被关起来无法提现,并称公司涉嫌传销和非法集资。
总结:我们要看一下科普。根据《MLM禁书条例》,无论包装如何,只要符合三个特征,即支付入场费、线下开发、通过直接或间接开发的人数计算报酬,就可以视为MLM。
2.水果收益权骗局
打着好名声的幌子,其实名不副实或者做了坏事
反欺诈指数:★ ★
近年来,有一个“互联网+农业”猕猴桃种植项目,宣传投资者可以购买公司20棵猕猴桃树的30年挂果收益权。
一家名为仲博公司的诈骗公司称,只需支付6000元就可以享受11800元的权益。如果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还会根据情况获得很多奖金。用户一旦交费,公司就会出事,公司老板也会跑路。当公安机关找到他取证的时候,很多投资者就会知道自己被抓到了传销。
总结:类似于之前的“扶贫+投资”,用高收入高回报诱惑你,拿到钱就跑。
3.经销商骗局
出轨吃吃喝喝感情出轨抽烟喝酒玩失踪
反欺诈指数:★ ★
骗子会参加各种展会,了解展商,在办公室请展商谈合同。签合同很清爽,办公室看起来也挺高端高级的。
签完合同,我请你一起吃饭,对方是购买者。这顿饭必须由你的供应商邀请。你一付账单,就会发现一顿饭花一两万是很正常的。既然合同已经签了,就承认吧。
接下来说到赚钱,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漫长的让爷爷告奶奶的过程。骗子会找各种理由来逃避,然后电话直到化为乌有才能直接接通。而你只能咬碎牙齿吞进肚子里。
有人曾在2017年参加上海SNEC光伏展,接待了一位自称在做南非项目的客户。下午,他打电话约第二天详细讨论。最后商量好价格后,客户说订单急,先签了合同。回去后让他们给老板买各种小礼物。中国和茅台加起来花了几千美元。
那天回到酒店,我觉得不对劲。我在网上查了很多类似的骗子,连地址和店铺都是一样的。当晚去派出所报案,发现微信被黑了。
总结:所有未付款合同都是流氓合同,无效合同!
大多数展览由主办、承办、共同组织和支持的媒体机构组成。参展商不仅要找到主办单位,还要注意检索主办单位的相关信息,比如通过工商部门查询主办单位是否真实存在。
在这里,安利有一个查询APP:企业搜索,可以非常详细地找到企业经营信息、企业年报、股东信息等重要信息。
4.订单农业骗局
你种植,我回收?不存在的
反欺诈指数:★ ★
订单农业主要指前几年的热门养殖订单项目,如蚂蚁养殖、土元、蝎子、蟾蜍、蜈蚣、药材、仙人掌、板蓝根等。到底有多少人能赚到钱?
当它被签署时,它被大肆宣传,以至于在它被高价出售后,所有人都带着钱离开了,而农民的血汗钱打了水漂,哭着没有门,哭着没有眼泪。
自2001年起,一家名为海南锦绣迪达的公司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在米邦塔种植仙人掌可以致富的广告。
该公司表示,已与种植户签订包销合同,种植一亩仙人掌,三个月即可收获,保证年收入至少6万元。
不要担心销售,只要种植它,然后我们会收集它。这种“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吸引了农民的参与。最后,大量未回收的仙人掌不得不被割下来喂猪,农民们损失了所有的钱。
总结:也有正规且盈利的订单农业项目。比如一些大宗农产品的订单养殖,无论是炒高价种子,还是回收高价养殖项目,都是简单的伎俩,无非是夸大宣传。在利益的驱使下,农民往往放松警惕。记住:所有高价炒作的种源,所有新奇高价回收的品种,几乎都是骗局。
5.新的农业骗局
高回报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诱饵
防骗指数:★ ★ ★
“这些不法分子通过开办‘合作社’、搞‘共享农业’、推出APP引诱会员认购果树、菜地、牲畜等产品获取收益等方式,追逐非法集资,诱骗不少农民上当。”山东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据统计,2019年以来,山东涉农案件数量大幅增长。
在一起生姜专业合作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彭某某控制的合作社从成立之初就脱离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规,以高利率为诱饵,面向不特定公众。通过代理人的发展,他们以传单或代理人口头宣传的形式公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该行以年利率5.13%吸收存款、月利率1.2%发放贷款的经营模式,非法吸收社会公众存款1454万余元,涉及653人。最终,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被告人彭某某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五万元。
总结:这类骗局有四个特点,一是打着合作金融的旗号;二是公开设立银行式营业网点、大厅或营业柜台,发放“存折”“存单”;三是聘请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的原业务“代理人”;四是集资参与人单笔投资的案例价值普遍不高。
6.农村合作诈骗
农村道路湿滑,人心更复杂
反欺诈指数:★ ★ ★
2016年7月,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寨子粮食种植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徐树生出走。他通过镇上各村的信贷员从800多名村民那里吸收了至少2600万元的存款。这些都是农民攒了几十年的钱,没看到水花就破产了。
徐树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招了15个亲戚同学做贷款员,宣称寨子合作社存款利息高。二是逃跑。就这样,他以农村合作社的名义成功欺骗了800多名农民。
总结:这不是个案。无论细微与否,伪装的合作社总会有很多瑕疵,比如大量资金没有流向农业领域,天上掉下来的高回报,核心层面的生存状态变化。
7.植树造林骗局
仍然有人相信
反欺诈指数:★ ★ ★
山西代县兖州专业造林合作社以国家积极培育立木市场为由,与山西北部多户农户签订合同,进行“护林赚林”交易,骗取农民兄弟巨额存款。山西代县兖州专业造林合作社发展晋北及周边地区的农村贷款员作为合作社的驻村代理人,通过驻村代理人发展农户,与合作社签订“护林营林”合同。
56岁的村民任告诉记者,考虑到他和妻子年老时没有养老金,他们本想把钱存入这片“保本创林”,但现在特工已经被警方逮捕,他们期待着国家追回这笔钱。起初,松认为常驻代理人刘是个好人,值得信赖,于是投了3万多元,但被骗了。
总结:为什么人们还相信万里学院的植树造林骗局?主要原因是很多农业圈的朋友对“植树造林”知之甚少。骗子通常利用群众不熟悉的特点,编织关于产品、市场、高科技等的谎言。,发明高收入、高利润的产业链。
其实骗局再高明,也会有瑕疵,只是因为我们太想做这个生意或者太想把货卖得太快,在利益诱惑面前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农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当好事真的发生在你身上时,你需要谨慎,再谨慎。
你在农创路上见过哪些骗局?欢迎来留言区聊聊~
好消息:
下载长江蔬菜APP
参加每周颁奖
一万多份奖品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