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日报》报道,近五年来,得益于众多技能分享平台的出现,灵活就业人员的类型不断丰富,市场上灵活就业覆盖的领域也逐渐扩大。
1.上海灵活就业比例最高
从行业来看,灵活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互联网行业和批发零售业。
岗位方面,灵活用工使用率最高的岗位依次是前台、IT人员、办公室管理员。
从地域上看,上海、北京、广州灵活就业比例最高。中国一半以上的灵活就业发生在这三个城市,其中上海最高。
从学历来看,在专业岗位上,高学历人才比较集中,硕士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达到19.25%。
在通用岗位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1%。
从年龄来看,通用岗位和专业岗位都偏向于年轻员工,40岁以下的员工在两类岗位的占比均超过80%。
市场上的灵活就业岗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岗位”,即各行业、各领域将设置的支持性、管理性、功能性岗位;另一类是“专业岗位”,即需要特定行业背景或职业技能的岗位。
报告显示,近70%的企业选择在通用岗位采用灵活用工;过去企业首选直接就业的专业岗位,现在灵活就业的比例已经达到近一半。可见企业对灵活用工的接受度在不断提高,灵活用工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2.有高端工作的趋势
全球专业招聘公司米高普智的董事总经理彼得·史密斯指出:“过去人们对灵活就业存在误解,认为灵活就业只存在于初级事务性岗位,围绕薪酬、职业发展、平台的担忧大多来自于此。”
然而,最新调查发现,企业招聘的灵活员工大多是中高层管理者,有时甚至是领导。调查还发现,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兴起,企业对一些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端岗位要求相对较多,需求也比较大。在这些领域,缺乏专注于灵活就业的专业人才,需要专业的顾问来帮助企业在市场中寻找。
全球专业招聘集团轩尼诗大中华区执行董事蓝希萌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
一方面是以生活型工作和劳动密集型工作为主的蓝领群体;另一方面,IT是科技发展所需的中高端技术岗位,包括IT人员、人工智能开发者、系统工程师等。;此外,还有高度专业化的辅助职能岗位,如HR、律师、金融等领域的高级员工,也是尝试灵活用工的活跃群体。
3.有利于妇女和退休人员就业
细分来看,蓝希萌认为,对于女性来说,灵活就业可以有效减少职场性别歧视,促进性别平等。女性生育是职场的一道坎。很多企业在招聘初期就歧视已婚未育的女性,担心她们一旦生育,几个月的产假会影响工作。但目前的趋势是,很多企业会通过招聘灵活就业人员来填补女性员工产假期间的就业需求,从而减少她们在分娩期间的后顾之忧。
他还提到,很多有30到40年工作经验的退休但实力雄厚的专业人士,也是灵活就业的主力军。“他们积累了多年的职业经验,所以不让他们打球是一种浪费,”他补充道,“但他们不想全职工作,因为太辛苦了。在这种情况下,做灵活就业项目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不与社会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