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家记忆”,共同提升知识!
13年前的今天,2007年2月28日,“两弹一星”创始人彭逝世,享年92岁。
当彭从学校回来时,有人问他为什么选择回国。
彭焕武回答:“你应该问问你为什么不回国!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需要理由!学习回国是每个留学生都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你不回中国,你应该问为什么!”
今天,我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理论物理和原子能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获得者彭焕武致敬,并致以深切的怀念。
彭焕武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清华大学研究院学习。1938年,他被中英庚大学录取为留学生。1940年和1945年先后获得爱丁堡大学博士和理学博士学位。
在彭焕武学习期间,他的老师博恩教授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波恩曾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中称赞他的爱人:“中国人彭焕武特别聪明能干。他总是比别人知道得更多,知道得更快。同时,博恩教授还将彭焕武推荐到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院,师从著名的薛定谔教授。
1947年,他去比利时参加会议时,在巴黎四处拜访了两位科学家,钱三强和何。当他们在巴黎再次见面时,他们谈论了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的事情。彭焕武和钱三强相遇了,一定要想办法回到祖国,为祖国做点什么。彭焕武初到爱丁堡时,写了一首诗——“天下之乱驱人之浩然,殷嘱我要注意斯文”,这源于他对自己漂泊求学、留学生涯的深刻感受。
1940年,彭焕武先生获得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
集体,集体,集体
日新日新日新
1947年底,彭焕武几经波折回到祖国。新中国成立后,彭焕武逐渐将研究方向转向原子能和核武器,并重点培养年轻干部、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和学术组织。在谈及从事核武器研究的初衷时,彭焕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发展核武器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我们不提倡核武器。我不是在我的诗中谈论它。“科学是人民的幸福,核能促进世界和平,忠实追随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辈子。”"
——彭焕武
1961年4月初,彭焕武奉命调到当时的第二机械部北京第九研究所,负责核武器的理论研究。
这时,中国的原子弹研制一度陷入困境。中国科学家坚持了一年多,经历了九次繁琐的计算,也无法得到和苏联专家一样的数据。理论计算表明,爆炸后内爆时产生的压力始终小于原子弹设计初期苏联专家留下的教学模型框图。
20世纪70年代,彭焕武和周在一起
这时,彭焕武让他刚从苏联杜布纳的苏联核研究所回来的学生周查阅以前的计算资料。仔细核对了九遍计算结果后,周认为的计算没有错。他从炸药的能量利用率出发,计算出炸药做出的最大贡献,从理论上证明了特征线法所作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使我国原子弹发展不断前进。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完成后,彭焕武迅速组织力量,探索氢弹原理。
彭焕武设计了三个氢弹研制方案,分别由周、、于敏负责。最后,于敏领导的研究团队率先实现了氢弹设计原则之一。在明确氢弹的设计原理后,理论部门的研究人员迅速合并,完善氢弹的理论模型,进行详细的物理设计。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成功试射。
但是,彭焕武在个人贡献上一直是谦虚低调的。
“我做得比他们少得多。《两弹一星》的主要组织者是钱三强。实际受苦的是王。我只能拿着笔在纸上独立看他们的工作是否完成。没错。”
——彭焕武
当时,彭焕武和十位科学家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获得了数学物理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根据国家规定,这枚奖章应该授予名单上的第一位获奖者。当同事把这枚勋章送到彭焕武家里时,彭焕武坚决拒绝了。
他说:“这是每个人做的。这是集体的功绩,不应该由我一个人享受。”经过反复劝说,彭焕武说:“我接受了勋章。现在这枚勋章已经属于我了。我有权处理这件事。请拿回来放在研究院,献给所有为我们事业贡献力量的人。”就在这一天,他写下了14个字:‘集体,集体,新的一天,新的一天’。
从此,每当有人提到彭焕武在“两弹一星”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他总是很认真地说大家一起努力。
2007年2月28日,彭焕武因病去世。他在遗嘱中写明将遗体捐献给医院进行医学研究,并将自己的积蓄50万元捐献给中国科学院物理理论研究所。在彭焕武签署的这份感人的遗嘱中,他写道:葬礼仪式简单,不举行会议,骨灰不存放在任何墓地,遗嘱执行人将按照遗嘱回归自然。两弹一星金牌赠送国家军事博物馆,图书赠送理论研究所图书馆。
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直到90岁还在研究广义相对论,发表学术论文。彭焕武不断开拓新方向,坚持在科研一线工作,培养了一批学生,为我国理论物理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组织和研究工作。在有了工作基础之后,他总是悄无声息地退休,把自己的领导岗位一个个交给更年轻的科学家。
这是彭焕武先生一生致力于科学的写照!
离开的人,不跌不升,化作我们头顶明亮的晨星,这是中华民族精神之光。
致敬并记住!
内容参考:
“这23张脸,请记住每一个中国人。”
彭焕武:物理总是新鲜的。
“两弹一星”创始人彭焕武:我为世界和平研究核弹
文字与编辑:张馨月
编辑: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