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陈皮切成三瓣,包两三颗咸橄榄,再用稻草草包起来,做成“三宝扎”
“广东三宝”通常指陈皮、咸橄榄和稻草草。其中,秸秆草是指枣糯米秸秆。用稻草捆陈皮、咸橄榄除湿治病,是改革开放前一些东莞人的习惯和做法。当时东莞水镇一带家家户户都种了一些枣糯米,在水稻抽穗萌芽时连根拔起,洗净晒干做成草丸子储存,再和陈皮、咸橄榄一起做成“三宝扎”。在缺医少药的时代,枣糯米秸秆的独特搭配和保健功效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这也成为了很多东莞人不变的情怀。
早红糯米吸管在东莞人的记忆中
在茶叶仓库,记者见到了收藏“广东三宝”的黄,以及作为阿姨的母亲。黄于1987年出生并在东莞长大。虽然是年轻一代,但黄对“三宝”,尤其是稻草草,有着和老一辈一样的感情。用他的话说,“与几代东莞人一起,他们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
说起前世,党阿姨回忆说,改革开放前,东莞还是一个农业大县,人们靠农业或渔业为生,在地里或水里干活容易得风湿病。但当时家家户户条件差不多,并不富裕,都是靠在自家田边种枣糯米来缓解小病小痛。聪明的东莞人慢慢发现,枣糯米从根到茎到种子都被宝藏覆盖着。特别是稻草草与陈皮、咸橄榄的组合,可以祛湿散寒,清咽润肺,止咳,调理肠胃。是名副其实的水乡瑰宝,成为东莞人“便民药箱”中的“三宝”。
站在一旁的黄回忆起母亲和村里老人给孩子煮稻草和水的画面。“在缺医少药的时代,枣树秸秆是大自然送给东莞人的礼物,而且喉咙不舒服要么咳嗽,要么拉肚子。大家都用稻草烧水喝;吃荔枝生气的时候,用枣红色糯米的根煮凉茶真的很有效。小时候,妈妈会给我做饭喝。直到现在,我们这里的乡亲还在用这种方法。”黄说,在东莞,60岁以上的老人都知道稻草草及其功效。
热爱传统并继承它
这份礼物一直被东莞人铭记。党阿姨告诉记者,早年,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枣糯米,虽然不多,也会种一点。但现在经济条件好,早红糯亩产只有400斤左右,比杂交水稻亩产900斤左右少了一半。经过半年的努力,收获不大。村里种的人越来越少,自然也就没有多少稻草草了。市场上用来捆绑陈皮和咸橄榄的吸管慢慢变成了其他吸管。当阿姨说:“有时候村民想用的时候,只去村里市场找,但是卖的人不多,量也不大。物以稀为贵,枣糯米秸的价格越来越贵。”自用方面,党阿姨每年在稻田里撒一点红糯的种子,让它们自然生长,不求产量,只求稻草和青草。同时,她每年还会收集一些陈皮和咸橄榄制作“三宝扎”:将陈皮切成三瓣,用两三颗咸橄榄包好,再用稻草草包好,放在粗盐粒中保存。“储存时间越长越好。想喝,至少要放2年。”
2009年,黄大学毕业,进入金融和电子商务行业。卖完茶后,他对“三宝”又熟悉又喜爱。“如果将其他秸秆包裹成‘三宝’,在腌制过程中秸秆会被氧化变黑。但是,如果你用枣吸管,吸管的颜色会是金黄色的,非常漂亮。这就是枣树秸秆和其他秸秆的区别。
黄边说边拿出一小团稻草和草来烧水。随着水壶温度的升高,枣糯秸秆的香味开始散发开来,弥漫在空中,带着淡淡的甜味。水壶里的金水清澈透明;喝了一杯精品,味道香甜,沁人心脾。黄说:“正是这种味道滋养了我。”做了几份工作后,他决定回家,靠着“三宝”和茶来传承东莞人的感情。
不要要求输出,而是要求绿色
黄在做茶叶生意的同时,关注“三宝”市场。“家里的红枣不够我吃。每年都去红梅买红枣梗。请村里的长辈帮我包‘三宝扎’。”黄说,2015年,他发现市场需求很大,于是租了30多亩水田,自己种枣糯米。
“因为我要的是稻草草,不是小米,稻草的品质很重要,所以我种植红枣糯米不用农药,不使用过量的肥料,尽量让它自然生长,保留原有的绿色品质,而且亩产年产量只有300。比金还厉害。”就这样,黄成了村里唯一也是最年轻的种植枣糯米的传承人。不仅如此,他还把枣红古诺变成了糯米酒,村里谁添了人,谁想喝,就给村民。当然,剩下的酒成了稻草和草的附加产品,转化为商业价值。
黄告诉记者,如果有更多的稻草和草,他们需要村里老人的帮助。“长辈们得带孙子。我会画一个场地让孩子们在他们旁边玩。如果老人行动快一点,他们一天就能赚一百块。有一些碎片。他们看着孩子,顺便赚了吃的钱,也很开心。”
坚持非物质文化传承,三年净化
在种植的几年里,黄发现,虽然是自留种,但红枣糯米的种子已不像以前那么纯正。“在收集到的小米中,红色居多,但也有正面颜色较少的小米。”根据黄的分析,这与先民种植枣糯米的地方有关,因为先民在其他水稻的边缘种植了枣糯米。风一吹,花粉就交叉,影响了一代一代留下的种子的纯度。
为了提高枣糯米的纯度,黄透露,提高种子纯度需要三年时间。枣糯米一年有两代,三年有六代。每一代,我都会选择正色饱满的小米。种植的时候,我会画一个特殊的区域,通过六代筛选,避免花粉杂交,提高枣糯米种子的纯度。“枣糯米已经种植了400多年。它见证了东莞的发展。在我的理解和情感认知中,它也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我想把它作为我的终身职业,并保持它。黄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