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时 择时不太靠谱 谁试谁知道

栏目:科技 2021-11-26 19:01:48
分享到:

周末,这个数据来源是上交所的形式,被很多媒体和同行点评。

有人说从“超小散”到“超大散”,都是赔钱的,只有机构在赚钱,所以买基金比炒股票更靠谱!但是,边肖关注的一点是,无论是超小、超大、机构投资者,甚至是企业投资者,择时回报都是负的。

其实最近也有一个统计数据也和时机有关:西南财经大学和蚂蚁集团发布的《中国家庭财富指数第二季度》报告显示,频繁的追涨杀跌吞噬的投资收益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美国学者James Montil在《行为投资手册:投资者如何避免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一书中提到,美国公募市场年化收益率为8%,而实际投资者在公募投资中的年化收益率平均仅为1.9%。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2019年是中国基金历史上最好的年份之一,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回报率超过30%。但在《中国基金报》等机构发布的《股票型基金个人投资者白皮书》中,近39%的受访者在此期间失去了投资回报。投资者基于择时意愿的波段操作,不仅没有趋利避害,反而消耗了本可以收取的利润。

你可能想知道为什么时间如此困难。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要求投资者在牛市持有股票,在熊市转投其他资产;对应一个资产类别,要求投资者在价格带底部买入,在顶部卖出。华尔街流传的那句话“准确踩市场比在空抓飞刀更难”,在某种程度上是真的。

著名金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廉·夏普在他的经典论文《市场时机的可能收益》中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他以年份为回溯检验频率,以标准普尔综合指数为股市指数,以美国短期债券利率为货币市场收益,观察了1929年至1972年的美国市场情况。结论是:如果投资者按年进行市场预测,需要达到74%的预测准确率才能克服股票市场的买入持有策略。

74%的预测准确率意味着什么?根据夏普的统计,当时美国知名的股票预测专家,没有一个能达到74%的准确率;其中,当时战绩最好的预测专家Ken Fisher的准确率为66%。

来源:夏普,威廉·f·“市场时机的可能收益”金融分析师杂志

既然时机这么难,为什么人们总觉得可以利用时机?

第一,时机背后的情绪是人性的利与弊:在合适的时间买入,怕赚的钱少;在正确的时间卖出,害怕多亏一分钱,选择正确的时间是人之常情。

第二,做单一时机决策的难度有时不高。牛市中的后续买入,赚快钱,总是让人误以为已经摸到了择时技巧的门道,停不下来。

最终大部分的择时动作都没能锦上添花,反而导致了亏损,因为频繁择时的胜率并不高。

中泰资产管理集团作家徐志敏曾写过一篇关于减少投资决策的心得:“投资决策受边际递减规律的制约。一方面,这意味着决策的重要性略有下降;另一方面,在正确的时间做出决策的可靠性略有下降。从信噪比的角度来看,随着判决频率的增加,信噪比急剧衰减。这意味着,如果你想做出一个高度可靠的决策,你必须减少决策频率。创业14年来,只需要在2007年第四季度和2015年第二季度做出有效的应对,在市场打折各种悲观因素的时候,主动承担有价值的风险,投资业绩就不会太差。这两个极端点的认可度极高。只要不被欲望蒙蔽,大概率是可以有效识别的,因为泡沫很明显。”

爱喝茶的人都知道,用开水泡茶后,不能马上品尝到茶的味道。只有耐心等待,你才能闻到醇香的茶香。投资也是一样。既然大多数择时都是不可靠和不必要的,我们不妨接受短期市场表现是随机的这一事实,回归选股。后者虽然需要时间来结算,但是,参考本文开头的图表,扎实的选股能力可以弥补短时间。

基金已经在第二季度公布,现在是时候仔细阅读基金经理选股的理由了。至少比问明天涨还是跌更靠谱。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有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使用,不视为要约,不得复制、转发或向不特定对象扩散。未经授权的传播,管理人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