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空气质量 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明显改善

栏目:生活 2021-11-26 19:12:20
分享到:

“十三五”时期是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的五年。在生态环境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区域协调,空在改善气体质量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历史性突破。人民的蓝天幸福感显著增强,北京大气污染治理被纳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实践案例”,为世界其他城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借鉴

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十三五”以来,他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聚焦细颗粒物污染,深化“一微克”行动,采取非常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十三五”时期是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的五年。在生态环境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区域协调,空在改善气体质量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历史性突破。2020年,PM2.5年均浓度首次达到“30+”,为38 μ g/m3。人们在蓝天下的幸福感显著增强,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被纳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实践案例”,为世界其他城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借鉴。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京召开“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大气污染治理系列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了“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情况和“十四五”展望。

空在改善气体质量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2020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38 μ g/m 3,较2015年下降42.6 μ g/m 3。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保持最好,超过“十三五”。目标任务;其中,密云、怀柔、延庆、门头沟、平谷、昌平、房山、顺义等8个区率先达标,占全市近80%。

其他三大污染物稳定达标。2020年,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在2019年首次达标后将继续下降,分别为57和29μg/m3;二氧化硫年均浓度4 μ g/m3,稳定达标,连续四年保持个位数,基本相当于发达国家大城市水平。

全年优良天数较2015年增加90天。2020年全市累计优良天数276天,占75.4%,比2015年增加90天;其中一等功优秀106天,比2015年增加54天。重污染持续10天,比2015年减少36天,重污染频次、峰值浓度和持续时间明显下降。

打赢蓝天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就

共治格局基本形成。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成立,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小组成立,全面加强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的领导。明确各区、各行业生态环保责任分工,建立生态环保监管机制,将蓝天保卫战纳入绩效考核,有效压实各级各部门“最后一公里”责任。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意识普遍增强,着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公众主动参与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治理、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绿色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中,疏解非资本功能是“牛鼻子”,淘汰退出了2154家不符合资本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和污染型企业,整改动态清理“散污”企业1.2万家,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战略。煤炭消费总量不断下降,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优质能源占比逐年提升,率先基本解决北方城市煤炭污染问题。车辆结构绿色优化,结合畅通,淘汰老旧车辆109.1万辆,推广新能源汽车40.1万辆。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机动车占比超过60%,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城市看绿看洁,坚持“平台共享、部门负责、执法规范、环保监管、信息公开”,狠抓建筑、道路、裸露土地扬尘精细化治理,城市清洁度明显提升;2020年全市降尘量为5.1吨/km2·月,同比下降12.1%,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位居前列。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法规标准体系国内领先,修订《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制定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法治力量更加强大;正在使用的地方大气标准有41项,我们将全力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环保标准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有力支持了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污染企业整改退出等重点措施的实施。科技支撑更加有力,建成一体化、智能化空气体质量网格化监测系统,实现所有乡镇颗粒物监测全覆盖;建成全国首个重型车辆在线监测平台,构建全市统一的扬尘视频监测平台,创新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和道路扬尘负荷导航监测;利用“热网格”技术,可以实现精准识别和执法,全面构建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管“智慧+环保”的监管新模式。

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统一立法、统一标准取得重大突破。京津冀联合开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条例》专项立法并同步实施。是京津冀第一个区域协同立法;《建筑涂料和胶粘剂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首次统一发布实施,是京津冀环保领域首个区域性统一标准。精准联合防控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在生态环境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全区联合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和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统一空大气重污染预警分级标准,联合实施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和差异化管控,协同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快区域空空气质量整体提升。

下一步,北京市将认真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同一个方向,继续努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PM2.5与臭氧污染控制、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局部污染控制、区域共治协同,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合法治污,深入推进“一微克”行动和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推动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为能源结构调整作出重要贡献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按照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统一部署,以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为关键路径,以能源效率提升为关键支撑,以推动绿色发展为关键保障,助力空气环境质量实现持续改善,为能源结构调整作出关键贡献。

能源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

“十三五”期间,北京全力打好降低煤炭消费攻坚战,加快能源结构优化。全市优质能源占比从2015年的86.3%提高到2020年的98.1%。据专业研究机构分析,近二十年来,压煤措施对SO2减排的贡献率超过80%,对PM2.5直接减排的贡献率超过50%。

减少煤炭消耗近1000万吨,贡献最为突出。全面建成4个火电中心,淘汰燃煤机组272.5万千瓦,新增燃气机组724.2万千瓦,实现了地方电力清洁生产。“十三五”期间,煤炭消费降幅占全市用煤高峰总量的三分之一。完成燃煤锅炉改造约3万吨;实施民用散煤清洁替代,全市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全市煤炭消费量从2015年的1165万吨大幅下降到2020年的173万吨,煤炭占全市能源消费的比重从13.7%下降到1.9%。

清洁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城乡供电能力不断提高,外部受电渠道增多。输电能力由1700万千瓦提高到3100万千瓦,全市供电可靠率99.995%。多源多向供气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三气源七大通道”输送格局;城市天然气管道达到2.8万公里,天然气消费量从2015年的145亿立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190亿立方米,有力支撑了“煤改气”。清洁供热规模不断扩大,构建了“集中供热+区域供热网”的清洁供热体系。全市城区供热面积达到8.95亿平方米,基本实现清洁供热。清洁交通结构加快推进,实施国家新车六项排放标准,发展新能源汽车。累计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2.5万个、电站140余座,基本形成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的充电网络。

可再生能源应用总量超过“十三五”预期目标。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利用热泵和太阳能。光伏、热泵开发利用规模分别达到51万千瓦、5915万平方米,风能、生物质能装机分别达到19万千瓦、37万千瓦。据初步测算,2020年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总量将超过600万吨标准煤,占比超过8%。

光伏太阳能电池板

能源效率继续领先全国

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能源刚性需求上升的形势下,节能降耗成为源头措施。落实“五个强化”: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强度“三级双控”目标考核体系,落实分级管理责任,规范实施节能评估监测。强化“内涵促降”体系新治理路径,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审计,发布节能和循环经济标准98项,在27个行业试点开展能效领跑者活动,实现工业、大型公共建筑、公共机构、农业等领域清洁生产全覆盖。加强技术支撑,加快构建市场化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挥节能改造、余热回收等重大项目作用。加强市场化机制建设,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出台激励约束价格政策,落实全国最严格的差别化水价电价政策,完善信息金融服务机制。进行碳交易。加强国家节能减排行动,开展节能宣传,提升全社会节能意识,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产品。初步测算,“十三五”前四年,北京以能源消费增长8.2%左右支撑经济增长29.2%左右,能源利用效率全国最好,每万元GDP能耗0.23吨标准煤,降幅全国最大。预计“十三五”期间下降21%左右,有望成为全国唯一连续14年超过国家下达节能任务的省级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施工现场实施精细粉尘控制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不断强化生态环保责任落实,持续推进建筑工地精细化扬尘治理,进一步推进绿色施工管理。“绿眼睛”“物业化生活区”建设工地环境美化大幅提升,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为节能减排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打赢北京市大气污染攻坚战发挥了积极作用。

完善标准和规范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建筑施工领域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难点问题,修订印发《绿色施工管理条例》,统一全市市政、公路、水利、电力、园林绿化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标准。要求施工现场全面落实“六个百分百”防尘措施,即:施工现场周边100%围挡,材料堆放100%覆盖,土方开挖100%湿作业,施工现场路面100%硬化,进出车辆100%冲洗,渣土车辆100%封闭运输。同时,联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处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部门在建筑垃圾处理方面的工作职责,加强了建筑垃圾源头治理,规范了建筑垃圾的运输、末端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020年底,与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共同发布了《北京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绿色工地”管理办法》,将对企业进一步强化绿色环保意识,积极提升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精细化水平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此外,视频监控、混凝土搅拌站管理、绿色建材应用等一系列政策规范的出台,为持续提升建筑领域大气污染治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为督促参建单位落实扬尘治理法律法规和标准,2020年,市、区住建委对施工现场进行了12.1万次扬尘检查,约谈了62家建设、施工、监理、渣土运输单位,通报了85家达不到扬尘治理标准的企业,暂停了北京市12家问题严重企业的投标资格。

电动汽车充电桩

为施工现场搭建远程视频监控平台

根据《北京市扬尘治理意见》和建设全市统一的建筑工地视频监控系统的要求,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制定发布了《建筑工地扬尘视频监控及数据传输技术规范》,明确了建设“完整、统一、规范、适用”的扬尘视频监控系统的标准。2020年12月25日,全市建筑工地可视化智能扬尘视频监控平台正式试运行,实现了住房与城区、城管、交通、供水、园林绿化等行业间在线监测数据的整合共享。截至目前,平台已接入视频监控通道8121个,其中房建及市政基础设施视频通道7477个,园林建设视频通道265个,园林绿化视频通道19个,交通建设视频通道31个,供水建设视频通道157个,建筑垃圾处置场地视频通道63个,建材砂石料场视频通道4个,建材搅拌站视频通道105个。

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开展非现场检查。2020年,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共开展非现场检查65.8万次,发现扬尘问题并督促项目整改2691次。该平台已成为北京市实施扬尘治理远程检查执法的重要技术手段。

促进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集约发展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持续推进混凝土搅拌站治理整合,绿色生产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修订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定》,明确了混凝土搅拌站绿色生产的要求,特别是对生产区域全面封闭、整体环境、洗轮、固废利用、碳排放、新技术、管理体系、原材料运输等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发布《北京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减量集约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引导行业走上健康、绿色、有序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联合,积极推进即将关闭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生产区升级改造项目。目前,全市85个混凝土搅拌站已开始实施封闭改造。

创建“无尘”绿色模型项目

“十三五”期间,全市轨道交通工程全面实现地下开挖工程全封闭施工。在此基础上,探索明挖工程全封闭施工试点研究,以17号线北延、房山线为试点,建设明挖基坑防尘隔离棚,棚内还实施立体防尘抑尘措施,实现施工现场“无扬尘”。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大力推广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和设备、集约化全封闭钢筋加工厂、配套材料工厂化定制、“油改电”隧道施工机械、喷射混凝土除尘降尘设备、移动式焊接烟尘净化器,最大限度减少施工现场粉尘、烟尘等污染排放。

地铁Xi二七站

加强监督促进提升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要求项目所有参建单位在限制区域内使用符合要求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施工单位在招标文件或合同中明确需要使用符合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施工单位在信息管理平台上对进出施工现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编码登记。另一方面,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检查。截至2020年12月底,共派出检查人员13168人;检查5759个建设项目;检查越野移动机械5031台,发现29台无信息编码登记;对58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越野移动机械责令离场,对2台以上超标准机械的119家施工单位进行全市通报批评。全市建筑工地越野移动机械排放标准不断提高。

大力推广绿色建材应用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积极推动政府投资项目使用绿色建材。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府办公区建设和北京市高标准商品房项目建设中,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等建筑材料的使用实现了100%选用具有星级和绿色建材标识的产品。按照《关于北京市绿色建材评价标志管理的通知》要求,结合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的实施,不断强化绿色建材评价标志和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产品的推广。截至2020年12月底,北京市企业已取得三星级绿色建材认定证书81个,涉及5类产品。星级预拌混凝土占北京新建建筑的66.54%,星级预拌砂浆占44.42%以上。

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

“十三五”期间,北京交通运输行业紧密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打好污染攻坚战,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部署要求,坚持“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行业节能减排。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314万吨标准煤以内,单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较“十二五”末分别降低5%和30%。实现了出行结构、交通结构、车辆能源结构的“三个优化”,绿色技术应用和精细化污染治理的“两个升级”,保障了首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市民出行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北京市绿色出行行动计划》的发布实施,轨道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公交线网更加优化,步行自行车出行环境更加友好,市民绿色低碳出行意愿更强。“十三五”末,全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三环内24小时地面公交全覆盖;自行车出行比例由2015年的9.5%上升至12.1%;全国首个绿色出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投入运行,率先以碳包容的方式鼓励市民全方位参与绿色出行。五年来,中心城市绿色出行比例年均上升1个百分点,从“十二五”末的70.7%上升到2019年底的74.1%。绿色低碳出行成为市民的首选,从源头上减少了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

运输结构不断优化

《北京市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印发实施,以物流设施、工矿企业和具备铁路通达条件的铁路货场为主要区域,本着“宜铁、宜公”的原则,按照“试点先行、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创新突破”的工作思路,以商品车、矿用材料、钢材、生产性煤炭、日用品为重点, 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煤炭等适合铁路运输的货物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全市推动实现“改造铁路”货物560万吨,铁路运抵离货物占全市比重由2017年的6.4%提高到2020年的9.67%。 通过运输结构的调整优化,数百吨污染物和近万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相应减少,环境效益逐步显现。

新能源公交车

汽车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

通过优先配置路权、给予财政补贴等政策杠杆,营运车辆能源和排放结构不断优化,交通运输行业污染物排放量较“十二五”末减少30%,达到了保卫蓝天的减排目标要求。“十三五”期间,每年淘汰的老旧公交车100%更新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比例超过90%;推广纯电动出租车1.1万辆;实施国三标准柴油货车跨市禁行,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轻型物流车辆实施营运奖励,累计淘汰营运柴油货车6.9万辆。

绿色交通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在轨道交通领域,将开展绿色车站技术和策略的研究和示范,在线路和地铁站实施绿色照明和通风空调节能源改造,在昌平线、1号线、15号线应用地铁列车自动运行系统节能模式。在道路建设领域,将推广实施《绿色沥青混合料搅拌站评价技术导则》,为降低道路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提供技术指导。在机动车维修领域,开展喷涂喷漆室技术改造,核心区域和城市分中心的维修企业基本退出钣金和喷涂工艺,完成集中钣金和喷涂中心试点建设,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开展生态驾驶技术培训,基于“感知-评价-训练-修正”的评价技术,选择典型企业开展飞行员生态驾驶培训,培训后驾驶员油耗可降低5%~10%。

精细化污染治理水平稳步提升

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建成,交通节能减排实验室建成,全国首个工业国家级城市交通能源计量中心建成,形成了交通运行监测数据、能耗碳排放数据、环境数据、货运数据等多源大数据体系,为制定绿色交通战略规划、评价绿色交通政策效果、推广新能源汽车、控制机动车污染提供支撑。同时,借助科技手段,交通运输行业污染监管水平不断提高。组织在规模以上交通运输行业施工现场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接入全市监管平台;实现维修企业与机动车定期检验检测机构之间的车辆数据共享,定期对检验检测数据信息进行讨论,进一步完善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

“十四五”期间,北京将继续把绿色交通作为发展方向,不断优化出行结构、交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快轨道交通网络、地面公交网络、慢行系统网络融合发展,构建便捷互通的公共交通体系,培育绿色出行文化;加大推进机动车“油换电”和货物运输“铁血革命”力度,继续降低交通运输行业车用柴油总量;不断深化综合交通管理,充分利用出行大数据、北斗、5G等智能解决方案,减少道路交通拥堵,减少车辆污染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