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贝快快睡儿歌歌词 “国学早教”之惑:从摇篮曲《小宝贝快快睡》说起

栏目:军事 2021-11-26 21:34:41
分享到:

一首《小宝贝睡得快》因为预先存在于知名品牌的儿童早期教学机中,成为近年来流行的摇篮曲。因为它悠扬舒缓的旋律,受到了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喜爱。《古体》的歌词乍一看很美,尤其是赢得了女长辈的赞赏。因为受欢迎,它也制作了几个封面版本。然而,正是这句带有“文化底蕴”的歌词,在一些“育儿论坛”和家长私下交流中引发了一些困惑和争议:

宝贝,快去睡吧/我会在梦里陪你/陪你笑陪你累/和我依偎。

快睡吧,宝贝/你会梦到我多少次/梦里有我是最美好的/醒来也是安慰。

花开随水/太阳托起春回/笑脸不露/嘴角噙着相思的泪

山间飞鸟徜徉/彩霞齐飞/绝色红衣墨退走/离别也令春风沉醉

看看迷蒙的睡眠/谁值得你留恋/和林中鸟一起飞翔的大雁/一切都是噩梦

在传说、神话/梦里,我梦见你/仙女说梦会醒/但我不听

流水埋落花/多牵挂/尝相思苦/从此对爱情更马虎

寒风催禾/远方的风吹向世界的尽头/枯木也能送新芽/摇篮下芬芳的种子

这首歌开头写得很好,语言简单,意境平和,营造了温馨的氛围,是一首优美的摇篮曲。然而,其背后的一些内容可能会引起家长、教育专家和作家的焦虑。除了明显的“不适合孩子”内容外,一些看似“古体”、含义较为隐晦的词语,更能揭示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开展“国学早期教育”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评价标准是什么?本文将在简单的文本分析后尝试讨论这些问题。

《小宝贝睡得快》的语言表面上有古典美,但仔细推敲后不难发现,借鉴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方法显然值得商榷——很多家长担心“同林同鸟飞雁”“一切都是噩梦”“流水埋花,更有牵挂”“尝尽相思苦,从此在爱情中变得更邋遢”等表述不适合儿歌。

如果明显直接的“借鉴”一目了然,“借鉴”和“创新”的结合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第一次听到这首歌,让熟悉《红楼梦》的人想到一句相似度很高的话,印象深刻:

一言不发,只听后院有人笑说:“我来晚了,从来没有招呼过远方的来客。”黛玉诧异道:“这些人都屏住呼吸,恭敬严明。这个人是谁?庆祝这个生日是不礼貌的。想了想,看见一群媳妇丫鬟从后门进来。......一双丹凤眼,两道弯弯的柳叶垂眉。身材苗条,体格妖艳,粉脸春薇,红唇未笑先嗅。黛玉连忙起身迎接。”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这里有名的流氓聚居地。它在南方省通常被称为辣椒。你就叫他‘冯辣椒’。"

因为王熙凤的长相在《红楼梦》中太过经典,“粉面含春味而不露”这句话可以说是这部著名文学作品中最熟悉的人物描写之一。小说中的原句和歌词的区别只有两个字,一个字是同音字。后者似乎明显模仿前者。使用经典的文学句子是值得鼓励的。在这里使用它们是否合适可能是一个意见问题。如果你逐一分析这些词,似乎更容易得出结论:

首先,“粉脸”不是“粉脸”,而是涂了油脂的脸,这就是“油脸”中“粉脸”的意思。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第一次出现。她浓妆艳抹,派头十足,在进入视线之前就率先登场,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粉面”出现在儿歌里合适吗?是谁呀?你想表达什么?

其次,在原句中,“春”表示男女相爱,与“恋爱中的女人”的“春”相同。放在儿歌里显然不合适,所以歌词用了“笑”,似乎更合适。然而,问题在于改变“春天”及其背后的“威望”。原句“不露威望”是一个,“不露威望”就是不露威望,意思是王熙凤娇艳的女性魅力掩盖了她的威望,但还是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气质。“威望”在这里显然是不可用的,但如果直接改成同音字“微”,

我们无法确认《睡得快,宝贝》是否真的借鉴了《红楼梦》,但有一些问题似乎值得探讨:如果用《红楼梦》中的句子,这种借鉴能为这首歌增添文化底蕴和美感吗?如果歌词不用这句话,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表达适合摇篮曲吗?

相对于这句话中可能出现的典故运用不当、句子意思不合逻辑等问题,比较容易判断是否适合出现在摇篮曲中,比如“相思泪在嘴角”“彩霞伴飞在一起”。

再次,“当你感到惊讶时,不要退缩”这句话也容易引起混乱。“惊时”一词来源于曹植的《洛神赋》,“惊时有若游龙”,是指惊起的鸿雁飞翔姿态,用来比喻美女婀娜优雅的身段,而“瞥”则是指快速一瞥。成语“当你感到惊讶”是在现代汉语中。

如果说这里用的是“一瞥”很混乱,那么修饰的“一种轻蔑”就更值得怀疑了。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鄙视”和“蔑视”是指鄙视侮辱。我想知道把它放在这里意味着什么。“不退一步”和“惊喜”是什么关系?你为什么不能后退?谁在支持?回到哪里?也许我在这里想表达的是:“即使受惊的鹅轻蔑地看了你一眼,也不要后退”?但是红岩和鄙视有什么关系呢?蔑视的对象是谁?这和摇篮曲的内容和风格有什么关系?另外,“倨傲”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没有名词形式,所以这里的“倨傲”似乎不合理。

因为这些问题,我想补充一下很多家长对这首歌的看法:这首歌的争议不仅仅在于它是否适合儿歌。即使是成年人的歌,也有含义模糊的句子,比如“小脸笑”、“惊弓之鸟回头看”,可能是说错话了,恐怕不够格。另外,作为歌词,“对感情比较马虎”之类的词,无论受众是谁,都可能不具备语言的美感和思想意义。

如此苛刻的分析,并不是简单地挑某首歌的毛病。或许我们应该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硬伤”歌曲,为什么会被市场接受?而这类歌曲广为流传,会对其受众产生怎样的影响?

“国学初学”:感情不应代替责任

儿歌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语言和音乐发展有重要影响。中国早教行业蓬勃发展,各种早教相关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从2017年开始,中国开始出版《中国早期教育蓝皮书》。早在2018年的《蓝皮书》中,官方就预测2020年中国早期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最新的《蓝皮书》也指出,随着二胎政策的出台。随着自由化,对早期教育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育儿观念的转变,现代家庭逐渐倾向于寻求高质量、专业化、科学化的早期教育。

正因如此,不仅越来越多的早教工具和玩具应运而生,家长们也越来越愿意把时间、精力和金钱花在孩子的早教上。市场催生了早期教育相关的文化产业,越来越多的歌曲、动画、书籍、培训机构遍地开花。然而,在这种“粗放式增长”中,产品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国学早教”是一个存在质量问题的“重灾区”,很多光鲜亮丽的“国学教育”产品缺乏质量保证和专业性。相对于教一门乐器或体育运动,更抽象、更灵活的“国学教育”已经成为入门门槛最低的“黄金钓鱼”方式之一。

在未成年人的培养上,“国学热”无疑已经兴起。早在几年前,尊孔读经、下棋、书画等。都成为了最热门的教育类别,和相关的课外班、夏令营、网上课、阅读资料等。相继出现。虽然“国学热”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该领域知识和方法的支撑。

在早期教育领域,“全民学习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和儿童读物的学习,这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以现在国学流行的“三千千之声”为例,很多家长急于让孩子在家背诵或报班学习孩子的阅读书籍,以提高自身修养和写作能力,却不注重选择优秀的“书籍”。简单来说,《三个千千之声》是一本中国古典。因为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版本,所以版本的差异不可忽视。具体来说,同一个句子的某个地方应该用哪个词,需要有经验的专家比较各种版本,按照一定的标准选出最好最合理的词。由于有些词在古今有不同的读音,为了同韵同韵,体现原文之美,有些词需要保留古音,所以每个词的“发音”也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市面上与“三个千千之声”相关的出版物乱七八糟,很多都有错别字和错别字,有问题的注释也不少见。

“国学教育”的语言文化部分,除了优质的学习资料外,还需要“老师”明确文字含义、讲解典故、回答问题等,这些都需要真正的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学习者虽多,合格的教材和教师却少之又少。讲学习没有教学质量,就像讲营养没有食品质量,很可能适得其反。

其实尊重学科专业,注重学习内容,在国学以外的领域也是适用的。很多家长花大价钱给孩子买外国的名牌,却不重视出版商和翻译人员,导致孩子读的译文语言晦涩,错误很多;对外语读物的追求有时是盲目的。很多所谓的双语或外语读物装帧精美,印刷精美,但语言本身制作粗糙,也导致孩子开始语言学习时事半功倍,甚至误入歧途。

正是因为混合市场,父母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需要去伪存真的能力,他们可以成为孩子心灵的守门人。在“国学早期教育”的热潮中,至少有两点需要冷静对待:

第一,并非所有与“国学”相关的内容都是真正的“国学”。如今,“伪古俗”“伪国学”盛行。很多所谓的古代礼仪道德培训,都有断章取义、随意解读的嫌疑。即使在编造的内容上点缀一些“古代汉语”的词汇,也能吸引学生。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这首歌,看似在语言、文化、审美等方面陶冶了听者,其实经不起推敲,熏陶的结果可能弊大于利。因此,家长需要一定的分辨能力,分辨活跃在“语文学习市场”的各种服务和产品,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其次,传统文化本身并不适合完全机械地不加区别地被吸收。研究传统文化,除了语言表达本身,也是为了了解历史。引导孩子关注时代背景,培养思辨能力,既不能批判,也不能囫囵吞枣。比如随着“国学热”的兴起,长期被忽视的《弟子规》一夜成名。随着人们对“国学热”的反思,《弟子规》因为包含了一些旧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而被从神坛上抛入深渊。事实上,如果有过时的内容,《中国经典》中或多或少都有,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习一门语言和文化,不是简单地往肚子里灌“墨水”,而是一个思考和讨论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不仅是知识的拓展,更是思维的训练。

上世纪90年代读小学的时候,外婆教我三字经,她跟我说“不教是我爸的错”,说这是中国过去的观念,虽然有些道理,但现在不全对。如今,男人不再是唯一的一家之主,父亲也不再是唯一负责孩子教育的人。过去更恰当的说法是“父母要无教育而活”,即只生孩子,不教育孩子,父母双方同等负责。这个解释虽然简短,但必不可少。如今,“国学教育”过于注重背诵。如果把学习传统文化简单化为不加思考的被动接受,那就失去了意义。

在我现在居住的美国,因为年轻的中国父母作为第一代移民,担心自己的孩子不会掌握汉语,所以愿意花高昂的学费把孩子送到中国学校或者购买各种早教产品和服务。因为没有在美国深入体验过中国早教课,所以不敢骂人。然而,从他们接触的年轻父母来看,他们对“国学早期教育”的热情和他们在中国的父母一样,但他们对“国学早期教育”的热情更高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催生了“国学热”和“早教热”,这也是注定要流行的。与音乐、艺术、体育等技能培训相比,语言文化教育质量检查难度更大,但行业规范刻不容缓。如何确保未成年人接受合格的“国学早教”,是一个从社会到家庭都应该充分重视的问题。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家长都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专业素养。但在接触“国学教育”时,至少要把“专业度”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和方向,积极认真地“做功课”,不要被光鲜亮丽的包装、炫目的技术和看似带有文化内涵的“卖情怀”所迷惑。这才是对“国学”真正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