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
一、母系社会
中国的母系社会大概持续了长达35,000年。 母系社会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形成,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结束。
母系社会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在母系氏族制后期,也就是新石器早期,这一阶段的打制工具有较大改进,并发明了弓箭。其生产部门主要是采集和狩猎。人们学会缝制兽皮衣服,产生了原始的审美观念和宗教。同时,出现了族外婚,形成以一个老祖母为核心的氏族制。由于女子在采集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便决定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制。
在母系氏族制形成时是禁止内婚的,氏族成员进行族外群婚。因为实行族外婚制,子女跟随母亲,因此是无父无夫的国度。在生活时代有限的原始社会下,氏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血缘关系是维系氏族成员的纽带,互相保护,并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工。青壮年男子担任狩猎、捕鱼和防御野兽等任务;女性担任采集食物、烧烤食品、缝制衣服,养育老幼等繁重任务;老人和小孩从事辅助性的劳动。
从简单的分工中,不难看出,女子从事的职责比男子从事的狩猎有比较稳定的性质,是可靠的生活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她们是氏族组织中的重要成员,她们的活动是为了氏族集体的利益,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对维系氏族的生存和繁衍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妇女在氏族公社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普遍受到重视。
这一时期,女性的地位要高于男性。
二、父系氏族社会
约5500年至4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为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我国远古人类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从此,男权的时代开始了。
父系氏族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体系,也是人类历史发生的最深刻的变革之一。这种变革是同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社会中心自然发生偏移,因此,从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父系氏族社会中,男性的财产权和社会地位高于女性,家庭婚姻关系也由母系氏族社会的“从妻居”改变为“从夫居”,子女自然不再属于母系氏族的成员而成为父系氏族的成员,成为父亲财产的继承者。
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中逐渐占据主导的地位,于是母权制自然过渡为父权制。父系氏族公社逐渐形成了。从此,以父权为中心的个体家庭成为与氏族对抗的力量,原始社会逐渐趋于解体。男子依靠经济上的优势,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在父系氏族社会中,男性的地位飞速提升,相对的,女性地位飞速下降,渐渐沦为男性的附庸。
三、奴隶社会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
这一时期,由于私有制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各种法律制度的限制,整个社会以男性为主导,如财产财产继承权,女性在经济生活中失去了独立的地位,成为男性的附庸品,只能依附男性生存。
《诗经•国风》中便有大量描写妇女被遗弃的悲惨境遇和他们的哀伤愤怒的诗文,她们受礼教制度压迫却又无法反抗。
奴隶社会中,女性地位再一次受到压迫,毫无人生自由。
四、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清朝结束。
秦汉时期,家族崛起,女性大多用来联姻,她们摒弃自我感情、放弃自身利益,为家族利益奉献自己的全部。
唐朝,武则天的出现,一系列改革,使得部分女性地位得到提高,也仅仅只是部分而已,在底层社会,大部分女性的地位并无提升,总的来说,女性地位有所提升。
宋朝,程朱理学提出三从四德的观点,有了理学的束缚,女性的地位及生活得到很大的限制,生层女性地位也随之下降。
元明清,宋朝三从四德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如贞节牌坊的出现,宋朝儒家梦寐以求的事情,宋朝灭亡后反而实现了。
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也出现过短暂的“黄金时期”,不过普遍并没有得到提高。
五、社会主义社会
1949年新中国成立,思想大解放,法律制度日益完善,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女性也开始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地位也在不停的提升。
总的来说,中国女性地位的发展是呈现曲线流动的,如今已经基本实现男女平等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