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系列的英语阅读和人文一直在我的脑海中盘旋,但没想到会在网上呈现给大家。
自2001年温哥华开始英语教学以来,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了。20年来,我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给自己一个交代,给一直喜欢我的朋友一个交代。因此,我向大家呈现这一系列英语人文阅读与写作课程的框架。
我一直觉得年轻人至少应该在记忆力还比较强的时候,给自己一个个人的阅读框架。我好像在某篇文章里谈到过。在这个框架下,我认为三条主线更重要:中外史、西方哲学史、欧美文学史。
没有这三条主线作为基础,如果你盲目阅读,或者别人推荐你学习的东西,我觉得你最后的阅读不会很深,你能从阅读中吸收的养分也会很有限。尤其是在当前知识碎片化的时代,你的眉毛和胡子都被抓起来了,你很可能到头来两手空空。比如张三给你推荐了这本书。你读了,但还没读完。李四向你推荐了另外两本书。看简介的时候觉得还不错,所以赶时间,没心情看张三推荐的书。
在我看来,你可以围绕我谈到的三条主线诚实地阅读。三年后,你的人文学科基本框架差不多了,可以看懂很多深度的书。比如你一开始很喜欢读《明朝那些事》,但是当你的人文框架建立起来的时候,你不得不读《万历十五年》来满足你的渴望。通过对作者字里行间的思考和分析,你自己的批判性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
比如很多人看一战二战,就是喜欢看战争故事,索姆河战役,凡尔登绞肉机,巴巴罗萨计划,偷袭珍珠港等等。,但是当你的背景知识储存到一定阶段,你会不自觉地想要去追根究底,你会问很多问题,比如希特勒反犹的深层次原因,或者为什么犹太人在欧洲被人憎恨,或者为什么犹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死,为什么不集体反抗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很多经典作品中。
当你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时,你的阅读效果就会慢慢显现出来。但问题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你就无法开始思考,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思考。
这套人文课程是结合英语阅读和写作进行的,但主要是英语。因为,如果纯粹是讲人文知识,我觉得我不够格。虽然看了一些书,但离开学还差得远。尤其是西方哲学,我在大学的时候,雄心勃勃地想系统地读西方著名的哲学,但是读完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之后,就没有继续读下去了。后来陆续看了一些作品,没有更进一步。但幸运的是,我对西方哲学的轮廓和脉络略知一二,所以我有勇气将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和《致无神论者》整合到这门人文课程中。
但安慰的是,说英语,无论是读还是写,我还是失去了信心。毕竟教了这么多年,学了这么多年,还是有一些感受可以借鉴的。
这门英语人文课一共八个模块,因为我的精力和时间有限。这两年我只能开两三个新模块,每年最多重复一两个旧模块。大致结构如下,但不排除在顺序和标题选择上有一些变化。另外,除了不可抗力,我会把八个模块全部交给一直跟着我的同学。
这八个模块如下。我会对每个模块做一个大概的介绍,课前我会把每个模块的具体介绍贴在我的公众账号上。
张一兵
英语人文阅读与写作课程
8个模块简介
第一个模块
追风筝的人
入门课程。本文着重分析了英语中常见的句子结构,介绍了英语学习方法,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误区,以及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即如何通过阅读来提高英语写作。虽然这是一门入门课程,但它也融入了我多年英语学习和教学的宝贵经验。
推荐阅读:《灿烂千阳》
模块2
夜与再次觉醒
经典的奥斯威辛小说,补充介绍一战和二战的历史。《夜》的作者威塞尔于198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先来说说《再觉醒》,逐一分析英语长难句,克服英语阅读中对长难句的恐惧,分析英语阅读中的抽象词和多义词现象,并为部分词提供大量相关词汇和例句,让英语高级词汇有一个飞跃。
在此基础上,降低难度,读《夜》,感受语言的魅力。
模块3
哲学的慰藉与无神论者的写作
英国天才艾伦·德·伯顿的经典作品,也是我放不下的作品之一。《哲学的慰藉》不是一个枯燥的哲学理论。作者通过讲述六位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伊壁鸠鲁的人生,对应着人生的六大困境,旨在告诉世人,我们世俗的人永远会从哲学中得到慰藉。《致无神论者》的核心就是一句话:不管你有没有宗教信仰,宗教总能给我们带来一丝慰藉和光明。
说明西方哲学史和世界三大宗教的来龙去脉。
模块4
《活着》
这是中国作家余华的经典代表作。当然,我们说的是英文版。
这本小说,我打算这样带领大家学习:学生们把小说的中文版一句一句翻译成英文,然后和英文版进行对比。我希望选修这门课的学生能把一本中国小说完全翻译成英语。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英语学习中的许多问题。如果你能从头到尾翻译一部小说,我想你的表达能力会上一个大台阶。
我会进行启发式的讲解,中英文对照,加上大量的一些中文动作、行为、景物、人物心理活动等场景的英文表达,以及英文中的修辞手法。我还计划在本模块中整合从1949年中国成立到现在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重大事件很多在90后和000后都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