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蓝图音视频技术总顾问黄荣和先生
黄荣和先生多次带领我们完成多个专业的音视频空房间。以下是来自原视听公司的内部数据和图片。
蓝图影音公司照片
这张照片来自一次采访
在近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黄先生谈到了改革开放后进口音响品牌在中国的发展。以下是作者整理的采访记录:访谈│紫苏口述│黄荣和
改革开放之初:国外高价音响设备被盗却无人使用
改革开放前,国内音响设备很简陋,不如现在,音量很低,灵敏度很低。因为没有远程扬声器和大喇叭,所以无法覆盖整个观众。当时如果一个剧场需要演出,必须在舞台上放很多喇叭,让整个观众都能听到声音,这往往会造成声音的混乱。
当时国内使用的音响和灯光设备大部分都是进口的,国内舞台设备基本都是空白色。只有在改革开放之后,最好的外国设备才被引进。日货和百威最早从美国进来,JBL在中后期,EV和EAW进来的比较晚。
当初引进进口音频的时候,大家对进口设备并不熟悉,也不知道很多专业的音频术语。什么是频率响应、声压和灵敏度?当时我们在全国各地演示讲学,慢慢普及,逐渐普及音频知识,这是最早的方式。
也有过这样的插曲。上世纪80年代,一台进口飞利浦留声机高达12万元人民币,在当时是一笔巨款。这款飞利浦电唱机刚推出的时候,我们在机场和香港人开了一个音乐欣赏会。音乐欣赏会结束后,设备还在台上,值班人员睡着了。结果,一个小偷偷了一台飞利浦CD机。这是当时国内唯一的一个,连央视都没有这个设备,所以在当时是一个非常轰动的事件,大家立刻就报道了这个案件。但是公安局很久没有查出来,大家都以为会不了了之。
结果过了一年多,小偷来到我们的一个科技展厅,询问飞利浦光盘机怎么用。原来他偷了设备之后就不会用了。他特地来问这件事,询问立即被曝光。向公安局报案后,他抓住了小偷,被判了12年。
这一集也说明了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音频知识非常落后,以前也没有人碰过这些东西,这是非常奇怪的,大家也不知道。
引进进口音频品牌后,国内音频行业真正起步
改革开放后,香港总代理引进了很多进口品牌。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广州是国内第一个大量引进进口设备的城市,所以广州可以说是中国音响灯光的发源地。上世纪90年代,广州一发街聚集了数千名卖电器的个体户,电器从一发街分发到全国各地的电器商店。
后来越来越多的广州厂家开始模仿进口音响,但是完全没有技术含量。音箱看似款式简单,其实很复杂,涉及很多技术元素,包括发声原理、电气原理等等。当时我国对音频技术并不了解,只好先从外观上模仿,再慢慢发展成自己的核心技术。现在国内有很多大品牌,比如瑞丰音响、山治音响等品牌都成长起来了,真的不简单。
可以说,改革开放给中国人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也让中国专业音响学习了很多欧美的先进技术,让民族品牌开始发展。
测试声音的标准:艺术是结果,技术是手段
进口音响进来后,当时国内的剧场不多,但礼堂和体育馆的演出比较多。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加大了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修建了更多的剧院。全国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都在建设大剧院。
剧院的发展带动了音响灯光的发展。但现在基本上一线城市的各大影院都用欧美进口的音响品牌。为什么呢?因为剧院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所以在剧院里选择最高端的音响。在进入剧场领域时,中国制造的音箱在艺术上的表达缺陷就暴露出来了。
一个剧场的声音好不好,不是你说了算,而是观众和艺人来评判。人的耳朵对艺术有不同的感受,欧美科技很发达,音乐艺术感也很强。中国人做技术可能没问题,但是缺乏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人来检查音箱的音质。这些年来,我去过世界各地的剧院,欧洲所有的剧院都去过。当我还是广州歌剧院项目的组长时,我和声学大师马歇尔一起为广州歌剧院设计和处理房间声学。从事这个行业的专家一定要懂技术懂艺术,单纯的懂技术只是一个能把这个项目做好的技术员。音响系统是一个主观的东西。如果没有乐感,怎么知道整套音响调试好之后声音是好是坏?技术是手段,艺术是结果。艺术的东西虽然是主观的,但都是普遍的。
马歇尔与黄荣和
以舞台灯光为例。过去,大多数灯都是进口的。近年来,建成的影院有60%-70%是国产灯光。进口照明价格昂贵,淘汰率和替换率非常快。但是音响系统比较传统,所以没有那么快被淘汰。相信在未来,随着国产音响的发展,也能在一线影院使用。现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已经用上了国产专业音频品牌。国产技术还好,只要不被滥用太多,就能为艺术服务。我非常看好中国国产音响的未来。专家介绍:黄荣和
广州大剧院舞台技术专业专家组组长,高级工程师,中国文化部专家,中国文化部舞美学会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国家剧场音质评价标准》 主任编委等。黄荣贺老师从事歌剧院舞台技术研究工作三十多年,并且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至今,经常参加欧洲美国等国际性的技术交流,考察过世界上最知名的歌剧院、音乐厅,对于国内外音响发展有深刻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