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时期《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俄东部边界得到确认,但从埃尔贡河以西的边界没有明确界定。俄罗斯利用未指定的局势,侵蚀了蒙古大片地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727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布伦斯基边界协定》,规定中俄中间段的边界应从恰克图和二花图之间的第一条埃布开始,由此向东至额尔古纳河,向西至沙比奈岭,向北至俄罗斯,向南至中国。
随后,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一系列其他条约。1727年11月1日,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恰克图条约》。至于边界,其内容基本符合《布伦斯基边界协定》中段中俄边界的划分。中国在本质上做出了让步。
在贸易方面,北京的贸易仍在继续。俄罗斯商人每三年来北京一次,不超过200人。中国不收税。同时,允许俄罗斯商人在两国边境进行零星贸易,在查克图和尼布甲尼撒附近开辟了两个贸易市场,为中俄相互贸易提供了基础。
宗教方面,允许在北京建俄罗斯教堂。除了一个原本住在北京的东正教牧师外,还允许派遣三名传教士。同时允许接收6名俄罗斯留学生在北京学习满语和汉语。此后,东正教神父在中国的居住权得到了规定。
该条约对中俄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察合台为中心市场的中俄边境地区互市贸易局面逐步形成。中俄贸易已经从资本贸易转向察合台边境贸易,这也表明中俄贸易关系正在发生重大转变。1762年后,察合台互助市场进入繁荣时代。
乾隆中期,由于俄国不遵守《察合台条约》的规定,侵犯中国利益,清廷于1762年、1778年、1785年停止了察合台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