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军人称原创,抄袭必究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军工制造水平较低,我国很多武器装备都是进口的,其中就包括被称为“陆战之王”的坦克。在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中,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中国守军最多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歼灭敌人。鲜为人知的是,南京大屠杀前,中国守军有一辆不屈的德军“一号坦克”。
中国守军使用的一号坦克 中国守军使用的1号坦克
虽然中国守军在南京郊区用坦克配合步兵取得了一系列战术胜利,但12月12日,南京警备司令部宣布弃城撤退的命令。作为装甲部队,战车第三连也接到了撤退命令。按照要求,部里剩余的“一号坦克”全部撤退到中山码头外围。
屯连官兵退守江边后,发现下关所有船只都被唐生智扣押,车辆物资根本无法过河。他们试图用木船载着坦克和车辆过河,但由于船的吨位太小,无法承载坦克的体积,他们最终放弃了。
12月12日午夜,经过商议,官兵们决定将坦克上的武器全部卸下,然后扔到河里。为了防止被日军使用,每个坦克的发动机位置也安装了手榴弹。日本人一踩油门,就会把日本人炸飞。
至于其他坦克,他们被浇上汽油,一起燃烧。这样做了以后,大部分工作人员都登上了木船,准备过河。在抛锚开船的瞬间,四名士兵突然跳下船,他们决定留在南京继续与日军作战。获批后,他们领到了10天的伙食费,然后将岸上剩余车辆中的弹药和燃料全部集中在一辆坦克和一辆卡车上,趁着夜色驱车返回南京,这里已经是炼狱了。
这四名士兵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踏上了不归路。
突破中华门后,日军步兵鱼贯而入 突破中国大门后,日本步兵鱼贯而入
第二天中午,第42炮兵团1营3连副连长沈贤带着一排约20人,乘拖拉机从雨花台周围阵地撤退到一江门附近。在前往市中心新街口的途中,进入中山门的日军第16师步兵分队突然突袭拖拉机,包括排长在内的七八人丧生。因为是高炮部队,高炮排除军官配备毛瑟手枪,整个排只有两个金戈威德,难以抵抗日军。无奈,沈贤只能带着幸存者回到郭芙路附近。
孤军奋战,返回城市的“一号坦克”在与日军步兵激战的中途突然爆发。“一号坦克”虽然只有几毫米的装甲,但可以搭载“三八大盖”的日本士兵,没有办法乘坐这种在欧洲战场上被嘲讽为“纸皮”的坦克。很多日军在“一号坦克”的枪下成了鬼,被打得乱作一团,为了保命躲在楼房里,霸气和霸气的“霸气”消失了。最后,沈贤和高炮排的战士们安全撤出战斗,逃出南京。
掩护沈贤撤退后,“一号坦克”一路战斗,一路撤退,战斗到晚上,退到法院大楼周围地区时,燃料弹药耗尽。由于抓捕不当,战车兵用手枪与第16师步兵进行了艰苦的战斗,最终全部英勇牺牲。
他们真正做到了“誓与南京同生共死”,所有高喊这一口号的军官早已弃城而去。
在整个保卫南京的过程中,全屯第三连死伤60多人,占全连总人数的四分之三。属于他们的14辆“一号坦克”在战斗中全部受损。四辆“一号坦克”在被日军俘虏时状况良好。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德式”装甲部队成为历史。
南京城破,日军发动南京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