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斗争中,文章是否有用要看面对的对象是谁。
如果你的文章针对的对象是老百姓,那么,越惊悚、越出离主流价值观、越信息不对称、越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就越会激起爱憎,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针对的对象如果是皇帝、如果是权力地掌控者的话,那么,就很难了。
曾国藩的《参翁同书片》为何会成功
首先,要说明,这篇奏折的“著作权”归曾国藩。“代笔”者是上不得台面儿的。
其次,代笔者也不是李鸿章,而是徐子芩。
最后,谁是代笔无关痛痒,因为,清廷主要是看在曾国藩的面儿。之所以取得成功,不在于这篇文章写得多么好。
清廷明知曾、翁二人为了军费,为了各自势力产生了尖锐矛盾。清廷有意保护翁同书,又鉴于曾国藩的重要性,从而不得做出象征性惩罚的一个委曲求全事件。
更危险的是,清廷本来就不信任汉人武装,曾国藩的这篇奏章其实加深了清廷的不信任。当太平天国被剿灭后,清廷立刻做出了“报复”。例如恢复翁同书一切职务,谥号“文勤”。这是很明显的打曾国藩的脸。
同时,曾国藩势力不断地被裁抑。剿捻失败、天津教案等一系列失败,使得曾国藩从天上被打到了地上。
对政敌地攻击,最根本的是实力比拼
文章只是起到号角的作用,号角吹响时胜负已经分了:不要小看清廷对各地官员的信息掌控能力。
清廷能掌控的信息并不少,对于曾国藩参劾翁同书的内容,清廷早已掌握。不要小看清廷对各地督抚的掌控力度,清廷之所以以少数民族身份掌控天下。
一者,以儒家手段给大部分汉族精英留下了上升路径,以儒家文化统治原中原政权统治地区,很符合儒家和老百姓的“以文化定天下”的理念,具备了法理性;
二者,吸取了明朝的“特务统治”特点,但清朝不像明朝那样用锦衣卫、东西厂这种公开方式,搞得过于明显且天怒人怨。
清朝是利用密折制度监视官员,如此搞得天下官员人人都要小心被同僚举报、告状。所以,你很难确知你身边的人哪些人有密折奏报的权利,你更不清楚,谁会举报你、密奏你。
一切都在清廷掌控中咸丰十一年十月壬申日清廷就一连下了10道谕旨。分别是:特赦;严肃军纪;前两江总督何桂清因为生病暂时先押到南京,病好后曾国藩再派人押解到京;胜保剿捻;训斥苗沛霖进攻寿州,要求他自赎其罪否则严惩;谈浙江、江西军务问题;再谈苗沛霖攻打寿州;三谈苗沛霖攻打寿州;二谈胜保攻捻军;谈湖南东路军队裁汰问题。
前两道圣旨与曾国藩、翁同书一事无关,后八道都有关。何桂清、浙赣军务、湖南东路军队裁汰问题都事关曾国藩、左宗棠等汉人团练的势力问题。特别是两次谈到胜保,而胜保就是苗沛霖的最初招降者。
早在曾国藩弹劾翁同书前,清廷就有了解决问题的主张
11月19日这天三道旨意综合起来有两个思想:
其一:苗沛霖是否有擅杀问题。
清廷方面原文是:袁甲三、翁同书都奏称翁同书进入寿州后并没有滥杀无辜,老百姓们也上书朝廷告知真相。苗沛霖功功过过,朝廷会公正处理。希望他忠心为国否则严重惩处。
其二:对苗沛霖是招降还是剿杀,清廷拿不住主意
清廷方面原文是:以胜保系原招抚苗沛霖之人,必能知其底蕴。到底是剿杀还是招抚,袁甲三建议问问胜保。
但清廷没有下定决心,只是要求胜保、袁甲三、翁同书、李世忠商量着来,应该有“万全”之策。什么是万全?就是别激发更大的战乱。
第二天的圣旨更有二三十道。但主要问题涉及在:民生、浙江军务问题、剿捻三大问题。
总结这两天的圣旨,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清廷方面对曾国藩倚重非常大,南方剿灭太平军都交给了曾国藩、左宗棠等人,那时李鸿章的淮军还没有成军呢。满八旗、蒙八旗主要精力放在剿捻以及陕甘问题了。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苗沛霖这种反复无常的人清廷也是没办法。
曾国藩的《参翁同书片》都说了什么
综合起来,1862年2月8日的这篇《参翁同书片》,主要是按以下逻辑顺序逐步推展的。原文就不贴了,感兴趣的朋友自行查找。
首先,定性翁同书善于诿过。
拿咸丰八年的梁园败仗后退守定远“尚可推诿”,展现自己是“公正”的。曾国藩为啥不抓着这个问题?因为,咸丰活着的时候就对这个问题给翁同书免罪了!
其次,定性翁同书不效忠朝廷、不爱惜百姓,只想苟活于世。
1859年,弃守定远时撇开文武官绅逃往寿州。这句话也够毒,将翁同书定性为“不忠”,别人都为国殉难,你为了逃命苟活。逃到寿州后与苗沛霖为伍,杀害忠于国家的徐立壮、孙家泰、蒙时中等人。
之后,苗沛霖叛变把翁同书抓住,为了活命百般讨好、献媚苗沛霖,甚至为他上奏朝廷抵过。
再次,定性翁同书反复无常,欺君罔上!
咸丰十一年翁同书曾上疏必杀苗沛霖一折三片,可你别忘了你保奏他时可是一折二片。前后不过一年多,颠倒是非、蒙骗君主,哪里还有什么纲常法纪!
最后,质问“两宫一王”罔顾国法、规矩!
请注意!作为“理学大师”的曾国藩,作为朝廷督抚级大员,写东西不可能像我这么白。但“锣鼓听声儿,听话听音儿”。前面都是铺垫,最后“摊牌”才是重点!全篇最有杀伤力就是最后两段儿话,其原文是:
事定之后,翁同书寄臣三函,全无引咎之词,廉耻丧尽,恬不为怪。军兴以来,督抚失守逃遁者皆获重谴,翁同书于定远、寿州两次失守,又酿成苗逆之祸,岂宜逍遥法外?应请旨即将翁同书革职拿问,敕下王大臣九卿会同刑部议罪,以肃军纪而昭炯戒。
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是否有当,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附片具奏。
曾国藩在肃顺被杀后,对清廷是否要对自己下手很是怀疑,参劾片中的最后两段话,其实是一种威胁,表明了一种态度。
曾国藩表面上是在说自己“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实际上是在将“两宫一王”的军!反问他们是否因为翁心存是两朝帝师,长期在京城,又支持你们发动政变杀害肃顺,所以,你们才会对他的儿子网开一面?
清廷为了照顾天下安危,只能给曾国藩面子儿、照顾曾国藩情绪。只能撤掉翁同书,但因为翁心存的关系,清廷并没有像杀掉何桂清那样杀掉翁同书。
只是做做样子儿,撤职、判处斩监候、继而减为发配新疆伊犁,走到半路就被都兴阿以帮助平乱为名留在甘肃做官,紧接着连续升职。只不过翁同书比较倒霉1864年就病死了。
这么一说,都是排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