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国军为什么损兵超150万 4点关键原因

栏目:游戏 2021-09-18 02:49:49
分享到:

通过把历史变成我们自己的,我们将从历史进入永恒。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是决定整个战争胜负的关键战役。国民党军在东北、华北、华东战场分别投入了55万、60万、80万作战部队,总兵力195万人,其中大部分是中央军主力,包括美国机械五张王牌中的四张。既然实力这么大,为什么国军150多万人全军覆没,连一场可以打赢的仗都没有打?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个原因是指挥冲突的战术不统一。三大战役都没有国军统帅部与战区司令达成完全一致,实际作战中战术思路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国军各团的战场表现一片混乱。以辽沈战役为例,剿总统帅魏主张集中兵力防守三座城池,而则坚持调动二十余万机动兵力面向东西,歼灭以锦州为中心的东北野战军主力。最后廖耀湘兵团被货架上的鸭子赶尽杀绝,忍痛离开沈阳参战。无论哪种战术更合理,魏与统帅部的不团结都严重影响了下属单位的战术执行。作为负责作战的九兵团司令员,廖耀湘在离开沈阳后,采取了未经允许将东野补给线向北切断的保守方式,耽误了宝贵的战机。不仅在东北战场,在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中,老蒋与傅左毅、杜余明等将领之间也发生了明显的冲突,对整个战争形势产生了消极影响。

第二个原因是在大兵团作战中频繁使用最忌讳的加油方式。在淮海战役中,这种错误的打法被体现到了极致。在这场战争中,国民党军队的整体作战思路是保守的,各团依托南北两条铁路线,企图以徐州为中心自保,无意决战。在实战过程中,国民党军分别在碾庄、双堆集、永城等战场被我军切割包围。没有利用其80万参演部队的总兵力,而是在当地兵团被包围后,再派一个兵团去救援,始终不可能形成庞大战斗集群的合力,与华野、中野作战。兵团和邱兵团都死于这种落后的打法。事实上,国军并不擅长大规模兵团作战,这一点在1937年的上海淞沪会战中得到了体现。时隔11年,国军在淮海战役中仍在很大程度上使用“加油战术”,其实质是武将患得患失、缺乏勇气。

第三个原因是派系冲突体现在战场上。派系斗争是国民党军队的历史痼疾,尤其是在三大战役期间。辽沈战役中,滇军60军在长春城被新7军压迫,未分军粮,直接导致起义;淮海战役中,邱清泉、兵团拒绝不遗余力地救援诞生于徐东地区、被其他品牌包围的黄兵团;平金战役是最明显的。华北剿总总司令傅将中央军与绥远自军完全分开,一半部署在东线,一半部署在西线。目的是让中央军当炮灰,西线随时可以回到绥远老家。在这样一场异质作战中,国军期望打赢哪一场战略决战?

最后,情报战线彻底失败。从辽沈战役中的兵团司令,到平津战役中的傅之女,再到淮海战役中的何基沣和起义,双渡集十二兵团的110师转而对敌:三大战役中,国军情报战线远比军事层面的崩溃更为溃败,甚至可以说是战前就败了,三大战役歼灭150多万人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