夲怎么读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怎么读

栏目:生活 2021-09-18 01:23:50
分享到:

主题:“读整本书”如何读《红楼梦》?

时间:2020年4月18日14时30分

演讲者:单战

一.导言

其次,我今天讲的是教育,主要讲中学教师。今年以来,阅读整本《红楼梦》被编入高中必修教材第七单元。很多省市的老师都需要备课。我会在这里谈谈我自己的阅读经历。虽然是个人的,但可能是大家进行课堂教学的参考。

再次,我必须解释。我的讲座是关于如何阅读《红楼梦》。其实这大约是《红楼梦》阅读量的一半。整本《红楼梦》的阅读教学至少有两个问题,前者主要讲读什么,后者主要讲怎么读。至于读什么,我已经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2020年第一期《中国建设》上。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也发了这篇文章,所以今天在讲怎么读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上一篇文章来理解,这样才更完整。

二、阅读小说的一般条件和策略

阅读策略可以从一般的角度切入。正如小说家纳博科夫曾经说过的,读小说至少要具备四个条件:记忆力、想象力和文学感。最后,你应该手边有一本字典,可以随时查阅。这四点都适用于《红楼梦》的阅读,我就借用一下,开始讨论。虽然严格来说,只能说是读书的条件,但有时候也和具体的策略有关,后面我会讲到。

首先是对内存的要求。一般来说,读短篇小说不一定要有记忆,读小说一定要有记忆。我还记得小时候,看外国小说的时候,我觉得很痛苦。也许我的记忆力不是很好。看了几章之后,前面的那些人基本都忘了,所以有时候不得不拿着一张写有名字的纸,一章一章的往下读,以免混淆视听。

记得前不久一个小学老师跟我说,她推荐女儿看小说。女儿说里面人物太多,关系复杂,看到后面就一头雾水。老师给女儿画了一张图,有点像流行的思维导图。但是她的女儿看了这张思维导图,说她不想看,因为它比看小说更让人困惑。我觉得有点奇怪。思维导图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进行思考,但这种思维导图会吓跑孩子。是画得不好,还是思维导图本身有问题?很难说。

《红楼梦》当然有这样的问题。小说《红楼梦》涉及很多人物。根据不同的统计标准,有人说400多,有人说600多,我看到最多的统计是1000多人。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鉴赏词典》,有近600个词条。但即使有600人,人物也足够多,关系很复杂,情节复杂,线索也很多。所以,如果你没有记忆,就会有点难懂。

当然,为了让读者逐渐适应人物,作者在整体构思上煞费苦心。通过冷子兴对荣的演讲,林黛玉在贾府的探亲,通过葫芦僧与讨论四大家族,通过贾宝玉的神游幻境阅读金陵十二钗书,刘姥姥一进贾府就送宫花给周,直到举行葬礼等等,慢慢介绍了贾府的一些人和关系。

看小说要有记忆,不仅仅是记住人,还要记住一些重要的情节或者细节。

我举个例子。俞平伯编著了《红楼梦复学》。原版为徐琪,第五十七版为《惠子娟情话试宝玉》。然而,俞平伯在比较其他书籍时,发现宝玉的“宝”字与其他版本不同。陈赓最初用的是“忙”,而程佳和程颐最初用的是“鲁莽”。他觉得徐琪的“宝玉”太常见了,校对时应该用“宝”字代替,但用哪个字代替呢?我开始觉得程本里的鲁莽“莽撞”也是好的,因为Fine骗贾宝玉说林家会带她回去,而贾宝玉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也没有一点理解,就突然病了,太鲁莽了,太莽撞了。如果理解了这一点,用这个词似乎不错。然而,考虑过后,俞平伯还是匆匆忙忙地采纳了陈赓的“忙”。为什么呢?因为在第三十七回,探春贴出诗社的时候,大家都给起了外号,给贾宝玉起的外号是“富贵闲人”、“无事可做”。这个“忙”的意思是忙,带点讽刺意味。而在这里用“忙”可以呼应第37次的细节。

当然也有朋友说,记忆好像是天生的,对吧?如果你把它作为一种策略,你如何使用它?如果把记忆作为一种策略,似乎会让人觉得有些迷惑,甚至说不通。然而,如果我们想训练这一点,并把记忆变成一种可操作的手段,那就意味着使用策略。

我在大学开设《红楼梦》研究选修课的时候,不止一次培训学生,帮助他们增强记忆力。我的工作是一个既笨又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每十次写一个执行总结,每次1500字,一直记下来作为正常的作业。用1500字概括十遍,概括大致内容,筛选一些生动的细节并不容易。当然,一开始学生连总结都写不出来,也有学生写评论作为总结。比如林黛玉进嘉福后,就开始评论林黛玉。他以为也是总结,其实不是。因此,第一步是从客观的角度训练其内容摘要的写作,然后开始筛选细节。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在训练它对内容的记忆。当然,细节如何选择也表现出一定的理解选择,这不完全是记忆的问题。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史湘云为贾宝玉庆生时,大家都点了酒,她溜到青石板上睡了。有个学生写道,史湘云睡在青石板上。后来我问他为什么睡在青石板上。如果让我写,我可能会睡在牡丹花下的青石板上。同学说如果把身边的细节都写出来,写不出1500字,于是决定睡在青石板上,省略了牡丹花。我说如果我选择,我就写在牡丹花下,这样我就可以写对花的美感。如果只写史湘云睡在青石板上,我的第一感觉好像是写吴淞打虎,宋武喝醉后睡在青石板上。他说是的,我就是想写史湘云有着和男人一样的豪气,所以我觉得写牡丹花是不够的,只写睡在青石板上。经过这样的交谈,我发现他提出了与我不同的想法。因此,在撰写执行摘要时,通过对细节的选择,暗示了读者对内容的基本判断。

第二个问题是想象力。读小说或文学作品要有想象力。一部小说,首先是它的语言,它的形象是间接的,它的语言还是留下了很多空的白色,所以你在阅读文本的时候要唤起你的想象力。有人说,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需要形象思维,但这种形象思维跟随着作者的形象思维。作者的形象思维和读者的形象思维是“准形象思维”,即沿着作者的思维发展和发挥。

写《红楼梦》的时候,留下了一些空白人,留下了一些意蕴,需要唤起我们的想象力去理解。我在这里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第七章写了周瑞家给众姐妹的宫花,一家一家送,最后送给林黛玉。林黛玉正巧去了贾宝玉那里,便追着贾宝玉那里去了。到了那里,林黛玉不答,贾宝玉答。林黛玉看着贾宝玉的手。这种行为有它自己的意义。因为是用贾宝玉的手看的,所以没有带着好奇和兴奋带到这里。然后她问:“你是想一个人送我,还是别的女生都有?”周瑞的家人说:“每个人都有。这两个分支属于女生。”。

我这样读可能有点夸张,但有时我们需要用夸张的方式大声朗读来传达潜在的意思。

林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会给我剩下的。”周瑞家的一听,没说什么。宝玉道:“周姐姐,你在那里做什么?”

这次谈话非常有趣。我们可以简单讨论一下林黛玉为何不再谨慎。因为林黛玉刚进嘉福的时候对自己有约束,所以一步也没走,一句话也没说。但是在第七次的时候,出了点问题。她说了这个关于周瑞家送宫花的很不合理的事情。其实和她第三次的自我克制和自我设定完全矛盾。为什么呢?一个原因可能是贾宝玉宠爱她,所以无论贾宝玉在哪里,她说话都很严厉,特别不让人,证明她是贾宝玉宠爱的人。也有人说她被贾宝玉宠坏了,这是一种解释。也可以说是薛宝钗从第四次进来,增加了林黛玉的焦虑。因为大家都觉得薛宝钗比她好,这让她很焦虑。讨论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不过我们回头看看周瑞家人和林黛玉的对话。

这里挑战我们想象的是周的回答:两句都强调“了”,意思是黛玉可以放心,一切都安排好了。所以,她说话的潜台词,恰恰和黛玉的理解相反。就是她以为黛玉这样问,是担心只有她有,别人都没有,她会不好意思接受。为了彻底打消黛玉的顾虑,周这样说了。然后,当黛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时,周瑞的心里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让她感到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但什么也没说。这时,贾宝玉引起了新的谈话,使她稍微摆脱了心理上的困扰。要理解周讲话的意思,需要调动我们的想象力,否则你的理解就不到位了。

第三,有一种文艺感。这有点神秘。文学是什么感觉?当然,严格来说,这似乎不是一个策略,而是一个必要条件。我感觉这个事情好像不清楚。比如《红楼梦》近四十回的内容,现在争议很大。

有人认为基本上是曹雪芹的原稿,是在此基础上整理加工的。还有一种意见,不是曹雪芹的手稿,主要是高鹗和程维元写的。现在还有第三种意见,既不是曹雪芹的手稿,也不是程维元、高鹗的补编,而是另一个人,在新出版的《红楼梦》第三版中标注“佚名”。这个“无名氏”指的是我们还不认识的人。

无论争论什么,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作者是否是同一个人,都是一个焦点问题。

有人从人物角度分析。比如分析贾宝玉的形象是否变了,有人说变了。贾宝玉本来讨厌科举,最近四十回开始写八股文,好像并不讨厌。有人分析祖先的形象,说祖先也变了。前八十回,他们似乎很爱林黛玉。最近四十回,他们对林黛玉不太友好,似乎成了一个不受她宠爱的外甥女。

除了分析人物,有些人还分析一些情节段落。比如薛蟠最近40次再次犯罪,也上了法庭,但和第四次发生的事情大不相同,这种变化似乎不符合前80次的原则。再举个例子,包裹的交换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薛宝钗家境好,不能认同这种方式,嫁给男人对她来说太丢脸了。她怎么能接受呢?

另一种方法是比较语言。比如词频统计,前八十次用了哪些词,后四十次用了哪些词。现在用电脑统计方便了,可以统计用词的频率,一个固定的搭配,来证明前八十次和后四十次是不是同一个人。中国师范大学的陈大康老师曾经和别人讨论过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根据计算机语言统计,前八十次和后四十次是同一个人。然而,根据陈大康的统计,并不是,这反驳了这种观点。

另一种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就是找一些人们不太注意的虚词,或者是角落里晦涩难懂的词,因为重要的词可能更受作者关注,会写得很用心,但是一些很随意的小词和修饰语,当人们不经意间使用的时候,可能就能分辨出作者的使用习惯。我看到有学者写一篇文章,他认为前八十次喜欢用单音节的“忙”很快,这种频率比较高,后四十次变成双音节的“赶紧”频率比较高,所以把这样的单音节词改成双音节词可能说明两个部分的作者不是同一个人。

这些当然都值得讨论。此外,我还可以说,近四十回中有写得很好的段落,尤其是那些关于思启及其堂兄殉情、戴宇之死、贾府被抄、攻击人复婚、鱼宝在雪地里遇见贾政甚至夏金桂诱惑薛克等。,这些都很生动。在家庭发展趋势方面,也遵循了原著的基本思路。但最大的问题是文学感觉不对。整体艺术感跟不上过去80次的大部分描写,不仅让诗歌摇摆不定,更重要的是,那种写作曾经留下的伟大想象空消失了。虽然仍有学者坚持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是同一个作者,但在我看来,如果我不想解释作者进入创作的第八十一回,他和江郎有着同样的经历,他的水平呈断崖式下降。那么,有这种想法的人的艺术感是不能恭维的。

艺术感差的现象有时会发生在著名作家身上,这让我很惊讶。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

宝玉见宝钗怕热,便奚落她有钱,像杨贵妃一样怕热。接下来,她解释宝钗生气的反应,程一本说:“发作不好。”。而陈赓是“怎么留,怎么坏”,程佳的话和陈赓的一样。结果耿陈本在描写宝钗的心理活动时反复用“怎么样”,被一位作家指责为“啰嗦”。他不明白的是,这种被刻意重用、一时不知如何回应的“如何”,比程颐原话的“攻击”更微妙,更能激发人们对不可预知心理的想象。如果看不懂这个,就忍不住说是一种文艺感。

看到“怎么留,怎么坏”的心理描写,想起了老舍写的《茶馆》。有一段说两个特务跑去店主那里收每月的保护费。他说如果你给点“意思”,我们就不会来找你麻烦。然后店主问这个“意义”,是什么“多大的意义”?间谍说,你是个聪明人,你不会让这种手段让大家难堪。这样,我就不知道应该给多少钱了。大家都在摸对方的屁股。这样一个不透明的说法,一个个表示“意思”,让我们的观众看起来很有意思。相反,文学感受有时是一种不明确甚至不应该明确的“意义”。

最后,查查字典。就《红楼梦》而言,这部小说在雅词和方言俗语的使用上涉及面很广。即使是一些看似普通的词语,因为在特殊场合使用,也产生了不寻常的含义,所以我们仍然需要查看相关学者的研究,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比如宝玉去安喝茶,妙玉送给他自己的茶具《青玉斗》,小说用了“尚”字,我们通常理解为不止一次,但北大的陈老师认为这个字可以解释为“奈”或“九”,类似的例子也证明了这一点。我觉得很有说服力。曹立波先生最后一讲好像用了这个词的解释。当然,这种理解并不否认宝玉和妙玉的关系非同一般。但是,在确认这种关系的前提下,我们仍然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把佐证放在适当的位置,这是我们在阅读时不容易做到的。

一些与《红楼梦》相关的词典侧重于词语释义,如周、钟、白维国主编的《红楼梦语言大词典》、红楼梦研究所主编的《红楼梦大词典》作为百科知识释义、上海市红学会主编的《红楼梦鉴赏大词典》。当然,这些参考书总体上是可靠的,但结合小说的具体语境仔细理解是一个重要原则。这里还有一个例子。硝酸玫瑰事件期间,赵姨娘打算让贾环大闹一场。她说:“有东西对你有好处!谁叫你去的,怎么怪他们打你!据我说,我拿着它,照着我的脸朝他扔去。这次打尸的时候,我好好睡了一床,吵了一架,别太老实了。也可以算是报复。也许两个月后,我会找出这个破绽,问你?”请注意,“撞尸”在相关词典中被解释为“骂人跑来跑去,撞来撞去”。问题是这段话中赵姨娘提出了“两个月后”的概念,所以这里对“撞尸”更准确的解释应该是指老太太和王夫人外出悼念一位老公主。而不是一般的辱骂性语言。

以上就是我们讲的四点,但这四点只能算是对《红楼梦》阅读策略的一个根本性的介绍,因为它讲的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小说,不具备这部小说的特殊性,所以接下来我就进入正题。《红楼梦》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要有相应的特殊策略。

三、阅读《红楼梦》的特殊策略

《红楼梦》的特殊性是什么?我将从三点来谈谈它的特殊性。

首先,它的版本相当复杂。《红楼梦》的版本很复杂。如果一开始就定下来,到现在都没有争议,关于版本的阅读策略基本不存在。所以有时候是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你方法的特殊性。就像我以前写文章引用杜威的话一样,他在《民主与教育》中说,所谓方法无非是对具体内容的特殊处理,没有内容就没有方法。为什么我要反复强调这一点?因为我们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师范生经常会告诉老师,你能不能教我一个处理所有文章解读的方法?等于用这个方法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我说这个方法不存在,看到具体对象才知道用什么方法。你可能有一个大概的思维路径和思维的逻辑框架,但是和具体的方法相比,有点教条。我们只有知道具体的对象,才能找到具体的方法。因此,由于《红楼梦》版本的复杂性,校对阅读成为一种值得应用的重要方法。

第二个特殊性是《红楼梦》的内容特别丰富。有人认为《红楼梦》是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式作品,而《红楼梦》是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作品。从世界文化的角度来看,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汉语学习有三种。第一个是甲骨文延伸的甲骨研究,第二个是敦煌学,第二个是红学。这三个研究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社会、古代社会、中世纪社会和近代社会的三个时期。而这三种学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超越了我们自己的学科,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红楼梦》虽然是一部文学作品,但也超出了文学的范畴,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研究。这是它的第二个特点,即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第三个特点是它的结构无论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还是作为一个部分来看,都具有比较和类比的特点。当然,中国张辉小说或多或少都有这种结构。中国张卉小说的形成过程有一个特点。《三国演义》最早有240个故事。后来每两个故事合并一次,这样每次都有两个相反的故事,基本上成了一个模式。后来,龙章辉小说基本上一次有两个对应的故事,这是《三国演义》中两个故事合并后产生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类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天人合一”、“万物合一”思维方式的影响。它从人与自然的类比延伸到人与人的类比,其普遍性得到充分体现。总之,《红楼梦》在对比和类比中运用广泛,尤其突出。它从情节结构延伸到人物塑造和主题。

这三个特点决定了我们要有相应的阅读策略。

在具体展开之前,我想做一个介绍,谈谈高中语文教材。因为高中语文教材第七单元对阅读《红楼梦》提出了要求,我在后面列举这个要求和谈策略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和教材的要求结合起来。

高中语文教材学习《红楼梦》全书有六个方面:一是要把握前五遍的程序功能;二要把握剧情主线;三要注重人物的塑造;第四,要品味日常生活的细节;第五,要了解社会关系和习俗;第六,我们应该欣赏语言。这是关于整本书《红楼梦》学习要求的六个方面。

对应这六个方面,有六个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选择一两个,不一定能全面开展。具体学习任务如下:一是把握《红楼梦》人物关系;二是体验人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三是品味日常生活描写中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第四,欣赏小说人物的创作诗篇;第五,想象主要人物的命运或结局;第六,体验《红楼梦》主题,写研究总结。

这六个学习任务和六个学习方面有什么关系?一位老师和我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前面有六个学习方面,后面有六个学习任务。有没有一对一的通信?我没说清楚。我梳理过了。前六个学习方面和后六个学习任务之间大致有三种关系:

首先,它是对以前研究的进一步具体化或澄清。比如学习的第三点,就是注重人物的塑造。这种学习比较宽泛,学习任务对应第二点,即实现人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聚焦人物的塑造,实现人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红楼梦》中的人物非常成功,人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突出,但也塑造了一些公式化、概念化的人物,而不是说里面的600个人都是多元化、丰富化的,这是做不到的,甚至可能造成理解上的混乱。赵姨娘和贾环都是比较程式化的,看起来也不顺眼。当然,赵姨娘比贾环略胜一筹。不过,贾环可以说是从头到尾,所以你很难看出他有什么样的言行。这样的人物是类型化和面部化的,而不是典型化和个性化的。但是学习任务要求你关注人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却没有让你关注被打出来的人物和卡通人物,所以侧重于人物。

比如学习中的第六点要求语言鉴赏,但学习任务很明确,就是鉴赏小说人物创作的诗歌。由于鉴赏小说的语言过于宽泛,包括叙事语言、人物语言、人物所创作的诗歌,在这些大块中,学习任务只要求鉴赏人物所创作的诗歌,这就再次聚焦了问题,这是学习与学习任务的第一关系。

第二,学习任务扩展或概括了学习方面。比如第四点学习是品味日常生活的详细描述,但第三点学习任务是品味日常生活描述的丰富内涵。表面上看,丰富的内涵侧重于一般的味道,但仔细考虑后,味道往往是味道的丰富内涵。即使不直接说,也还是有一定的指向性。这样,主要区别就在于别人。学习讲的是细节中的味道,但说到学习任务,细节就去掉了,这样日常生活描述的内容就很宽泛了。在写作中,除了细节描述,场景描述也对应细节描述,而不是作为细节描述的一部分,所以学习任务反而放大了这个问题。

第三,学习任务并不严格对应学习方面,它是一种推断或概括。比如学习任务的第五点就是想象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似乎没有办法去寻找之前的学习方面。据我理解,主要是对应前五回的勾勒功能,因为在前五回的结构中,尤其是贾宝玉第五回赋格的幻境中,有关于人物命运和结局的暗示,所以根据第五回的暗示,我们可以想象他们最终的命运和结局应该是怎样的,而这里是推断的意思。

最后一个学习任务要求总结主题,但这种概括不是让学生通过作品直接总结,而是复习相关文献。我觉得这是基于对之前作品的理解,加上阅读相关参考文献,这样的复习才能写出来。

在这里,我梳理了学习任务和学习方面的三种关系。这段感情是否合适,不是我想讨论的。接下来,我将谈谈它的特殊策略。

首先,校对版本的阅读。刚才我提到《红楼梦》的版本特别复杂,但从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我并不主张一定要看它的古代手稿,或者是清代流传的一些肥本手稿和成荫本的影印件。有兴趣的话,肯定可以看看,甚至可以以合理的价格买下人民文学出版社所有古代手稿的影印本。但从一般阅读的角度,尤其是从中学教师或学生的角度来看,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两种校勘就足够了,其中一种是基于一个版本。我想介绍一下我以前读《红楼梦》的经历。

红楼梦研究所编纂的《红楼梦》是以陈赓为蓝本的

70年代读中学《红楼梦》,第一次买的是1979年出版的《程颐本》《启功注》,一共四卷。我在中学一直在看这本电子书。但是这本书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