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银村周围的敌军非常强大。现在有陆军司令点名的26支部队,围攻我军的日军估计有13000多人。而且,这些日军是属于第41师、第9旅、第7旅的主力野战部队,在兵力和火力上占有绝对优势。
根据以往的作战经验,在这种情况下,白天转移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尽量坚持到天黑,然后利用夜晚的掩护来突出包围圈。这样第二天就可以藏起来,或者再被日军发现,村防战就可以再打一次。
第一,日军误判了我军的实力
按理说,此时的敌人需要在白天抓紧时间进攻,防止被我军拖入黑暗。然而,在尹达村的战场上,日军的表现非常奇怪。在最初的试探性攻击失败后,他们很长时间都没有发动新的攻击。除了日军的调整和部署,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敌人对我军的实力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要知道当时的八路军,子弹非常稀少,重机枪更是少之又少。团一级的重机枪一般只有2~3挺。警卫旅一营二营作为营级单位,可以拥有一个排的重机枪,这在当时的冀中军区是很不一样的。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除了二营是全师精锐,平时作战缴获较多外,与他们是师司令部的直接警卫营,是直接负责保卫司令部的部队有关。
为了保护八路军的指挥机关,经常与指挥机关一起工作的警卫部队必须是更好的士兵和更好的装备。当时晋察冀军区第一师警卫连甚至有220人,配备轻机枪12挺,榴弹发射器4个,火力是普通连队的4倍。就这样,日本人在尹达村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们认为对面至少是八路军的一支主力。
而且,在日军眼里,八路军这个团非常顽强。从西河头村一路追来,机动100多里仍能扛63公斤重机枪。绝对不是普通部队,至少也是军师的警卫部队。
而且,这些人到达目的地后,不仅没有被长途机动拖垮,反而有了足够的战斗力,这让大力倡导武士道精神、崇拜强者的日军有了很强的警惕性。而尹村被这样的部队包围,所以八路军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二是银村村周边人口众多
当时也是飞机侦察的情报让日军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从/除了八路军2000多名正规军外,还有数千名后方辅助人员。这些人包括后方机关干部、各工厂工人、宣传部演员等。他们都穿着便衣,身上没有武器,所以没有战斗力。
况且当时几个村子里有几万普通人。在日军突袭到来之前,他们因为已婚带孩子的“叛乱”而离开了所居住的村庄。结果被日军清剿军挤进了包围圈。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不了解当年情况的人认为,只要你在和平时期是一个温顺的臣民,日本军队就不会把你当什么。敌占区这么大,日本军队杀不死所有的中国人。我不会成为叛徒,而是一个温顺的臣民。
但不幸的是,边肖告诉你,你错了。当时在根据地,你不可能是一个温顺的臣民,你的生命随时都会有危险。日军虽然确实不可能对全部沦陷区实行残酷统治,但却可以用“分而治之”的方法,蓄意残酷地镇压根据地人民。
当时,华北敌后将敌人分为三个区域:安全区、竞赛区和敌区。他们也知道如何利用人们的心灵。按照日本军队的规定,他们在安全区不能胡来太多,在占领比赛区之初就受到了约束。但是,在所谓的敌区,日本军队完全没有军纪。他们需要在残酷的扫荡中烧杀抢夺,以释放军队中上下级之间高压造成的矛盾;也需要根据地的物资和人力来补充他们物资的不足;更需要用残酷的“三光政策”来震慑中国军民的反抗意志。
因此,他们对所谓“敌占区”,特别是华北敌后八路军根据地,采取了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杀政策。当时日军进入根据地后,经常进村放火,进屋抢东西,乱杀人。
当时日军没有理由在根据地杀人。不仅有可疑的人被杀,还有不敬的眼神被杀,慢慢低头的人被杀。有时他们不得不被毫无理由地拖着去杀。很多时候,日军为了给新兵练习射击,经常在炮兵楼上开枪打人。为了让新兵练习刺杀,经常抓人,用刺刀刺死,这很正常。在这些猛兽和士兵的眼里,根据地的老百姓简直是死无葬身之地。如果他们被杀了,他们就会被杀,根本没有人会问问题。
曾经有人问八路军的老兵,参军的原因是什么?老人痛心疾首地说:当时村里的中青年人不是卖国贼就是参加了八路军。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所以根据地的人看到日军来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跑。日军扫荡最残酷的时候,老百姓甚至经常在全村野外扎营。如果有什么动静,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很快就会起来跑!
第三,八路军的战斗负担
然而,当日本军队在“五一运动”中被扫荡时,即使这种奔跑也无济于事。敌人无处不在。他们能去哪里?于是当时就有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在已婚带孩子的包围圈里。
他们没有食物,没有水,他们看着远处的日本军队,表现出绝望、困惑、祈祷等。他们急切地看着周围的士兵,好像在祈祷着什么事情能做,祈祷着自己能不能逃脱!
这对于当时包围圈里的八路军正规军士兵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我军是人民军队,很多士兵都是本地人。面对村民简单的面孔,真的没有办法拒绝。战士们没有别的想法,只能拿起枪,尽最大努力保住最后一口气,不要让鬼子攻破村庄,伤害村民!
但也意味着巨大的责任和负担!意味着巨大的牺牲!我军本来是游击队,优势是速度,现在已经固定下来打防御战了,同时还承担着守卫平民的任务,相当于背上了一个大磨盘打仗!而且,我们还是战士,负责保护四五个普通人!而面对敌人,又是5倍的兵力优势,16倍以上的火力优势,这仗怎么打?
不管怎么算,当时我军已经走投无路了。当年八路军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真的拿到了骨灰难度的剧本!参加银村保卫战的部队都是有名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应该被永远记录和颂扬!
第四,地面日军的反击是有守卫的
让我们切换到日本的视角。虽然就我军而言,我们知道一万多名后方人员和普通人是无效的,但日本军队不知道。在空的日本飞机看来,地面上一半以上的黑衣人就像八路军的游击队。所以,日本飞行员的报告是:在大小尹村一带,皇军包围了八路军近2万主力!
而这一次,地面上的几个日本“勇者”发动了无脑攻击,被我军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了回去。这种跳动真的让人清醒。冷静下来后,这些“昭和勇士”与友军沟通,发现八路军冀中军区的精锐部队都在追杀他们。通过情报交流,日军发现不仅有6、7、8、9师的主力,还有冀中军区直属的部分部队。这样,岂不是冀中军区大部分主力都在包围圈里?恐怕不是被八路军的二三万正规军包围了吧?
天哪,我们这里只有一万年历史的野战部队。那不是八路实力的两三倍吗?这就像在抓兔子的时候碰到一条大白鲨,然后把它偷进狼窝。如果你没有被抓住,你的猎物不吃肉,那将是一种耻辱。
因此,此时日军并没有再次进攻,而是迅速而认真地收缩了防御。他们一方面迅速向高层汇报,另一方面挖战壕与我军对峙。对于这些日军来说,他们现在害怕八路军会反击他们。现阶段,对于外围的日军,他们认为自己的任务不是进攻,而是采取专职防御,防止八路军发起致命的冲锋突围。这时,敌人只需要坚持住,然后专心等待他们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的到来。
敌人的谨慎态度,在彻底切断我军突围可能性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宝贵的喘息机会。既然预期的敌人猛攻还没有到来,我军可以趁机调整防御,加强防御工事。由于我军的努力,包围圈里的秩序逐渐恢复。
5.冈村宁次动员炮兵群猛击八路军
当时在日军总部这边,由于大量人员的存在,主要依靠侦察和地面情报的日军总部在空对我军的兵力做了很多错误的计算。
首先是空中侦察的误报。
当时,除了几千八路军之外,地面上至少还有一万名普通人。从空我们分不清八路军和老百姓的区别,更别说很多地区队和民兵根本不穿军装。因此,根据日军的报告,当时包围圈内的八路军接近2万人,冀中军区的主力部队几乎都被围在这里。
接着是日本地面部队的报告。
如果空的侦察相对可靠,至少总数是正确的,那么日本地面部队的报告是完全不可靠的。让我们做一个情境假设,还原冈村宁次在总部接到报告时的情景:
1.一个日军旅报告说,我部追击八路军第七师直属部队和第四十五区域队,把他们赶到尹达村小银村。
2.另一日军报告:我部追击八路军第八师第二十三团主力,到达大小尹村周围地区。请指示。
3.另一支日军报告:我部追击八路军第9师第18团,到达大小尹村周围地区。
4.随后又传来部队的报告:我部追击八路军回民支队主力,直抵大小尹村的包围圈网。
5.随后骑兵赶来报告:我部追击八路军冀中军区骑兵团,到达大小尹村周边地区。在敌军骑兵中,发现了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的马。
6.接着又来了一个电报:我部追击六师司令部和警卫旅,把他们赶到大肖银村的包围圈。
这个冈村宁次挠了挠手指,数了数脚趾:这不在我的包围圈里。八路军至少已经有两个旅、三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几个区域队和若干民兵。算上至少一万多人的军队!运气好的话,六师师长,七师师长俞,八师师长常德山,九师师长王凤斋,甚至冀中军区司令员,都在我的包围圈里?现在我钓到了一条大鱼。
参谋们立刻向司令磕头,说大副不愧是中国兵法大师。这种前所未有的包围圈,意味着孙武活在诸葛林凡,在武田信玄看什么毛利都不够。此战过后,岗村大官将名垂青史,必然会得到元帅之职。这一屁股拍下来,老岗村拍得都晕了,高得几乎要上天了。
但是,当他高兴的时候,岗村的宁次还是有点头脑清醒:这锅生米不好吃。这个八路乐队是他们的主力,肯定很难打。日本军队现在才一万出头,如果把七七八八的八路军人数加起来,恐怕有近两万人吧?所以,如果帝国军强攻,即使能赢,也得不到可观的损失,这场强攻显然不划算。而且如果我们不进攻,他们近两万人被困在这两个小村子里,没有食物、水和弹药供应,如果单方面挨打,几天之内自然会崩溃。嗯,看来不在这里打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这些八路集团的意志非常坚定,绝不能简单地被围困,这样他们才能有喘息的机会!这个老港村什么都有。当他看到自己眉头皱皱的时候,他立刻就处理好了!心中有了计较,冈村宁次立即下令,周边地区能快速出动的火炮全部赶赴银村村战场!无论弹药损失多少,所有单位都应该立刻全力开火。
他要利用八路军地域狭小、人口密集的缺点,在包围圈四周架设大炮,直接利用炮群的齐射,彻底消灭包围圈里的八路军!我军在大榭阴各村面临的真正考验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