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轶君先生 战地记者周轶君:教育孩子 我们是不是舍本逐末了

栏目:时尚 2021-09-19 21:34:42
分享到:

周轶君 周轶君

“我想摆脱上一代的语言,但没有新的词汇”,“我们用惯性教育下一代,我们需要新的沟通方式”...

教育是中国所有阶层普遍焦虑的话题。作为知名战地记者、国际问题作家、电视主持人,在生孩子之前,周轶君认为“重复”是育儿中枯燥的一面,这让“教育”成为一个不太讨人喜欢的话题。它会引起焦虑,寻求快速决策,很少能让人身心愉悦。生完孩子,她自然要面对。为人父母更像是“无证驾驶”。以后没有标准答案,只能凭感觉石头过河。

因此,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出现在纪录片《异乡童年》中。从中国母亲的角度出发,她先后访问了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和英国,最终回到中国踏上了一段思考教育哲学的旅程。

周轶君的女儿六岁,上小学一年级,儿子三岁还在上幼儿园。周轶君笑着告诉本报记者,这样做“童年”而不是中学和大学是自私的。

也许正是这种“自私”促成了纪录片中真正意义上的代入感。无论她在哪里提问,她的惊讶,她的质疑,她的感动甚至哭泣,都是一个普通母亲的真实感受,身为父母的观众很容易被这部电影吸引。该片在优酷上线两集后,豆瓣评分高达9.1。

周轶君强调,作为一部纪录片,《异乡的童年》并没有告诉所有人我找到了最好的方法。“我希望最大的启示之一是,如果父母愿意寻找不同的方法,你会找到一种对自己有一定启发,适合孩子的方法。”

她说:“认识自己,认识美,是日本和芬兰教给我的。”一方面可以看到日本幼儿园强调孩子的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孩子要有强健的体魄,而芬兰更注重孩子自身能力的培养。在去竞争的学习氛围中,芬兰孩子更容易自发学习,扬长避短,发现自己潜在的能力。

影片中,芬兰教育没有竞争,如何告诉孩子什么是成功或失败?在印度这个贫富差距巨大的国家,如何用网络教育来弥合孩子之间的差距?集体意识强的日本如何让孩子明白个人和团队之间的平衡?影片从孩子的角度体验课堂,从家长的角度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从不同社会的文化和历史对教育进行深入思考。在探索的旅途中,周轶君在回忆童年的同时,也经历了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旅程。

报纸:当你作为母亲而不是记者去探索时,心态有什么不同?

周轶君:这只是自私。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有和我一样的问题,所以我没有任何顾虑,即使是不合适,也带着我的想法。比如在芬兰,我问了很多很傻的问题。在森林课上,老师让学生闻各种各样的树。我以为想知道是什么树,但人们只要求孩子们凭想象描述气味,没有知识点。我之前的假设是,科学课意味着野外生存。因为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你送孩子学的东西一定有用,其实不然。芬兰有很多森林,所以森林课就是让孩子知道人和环境的关系。和我的预设不同,造成了不同想法的冲击,但对我自己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修正。

论文:在拍摄过程中,你有没有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

周轶君:今天早上我收到了凤凰卫视记者令狐的消息。她说看完之后并没有那么焦虑。她也有两个孩子,第二个不喜欢照顾自己。在日本的插曲中,一个孩子早上刷牙洗脸叠衣服。看了十分钟纪录片后,胡琳的孩子们马上去穿衣服了。这真是我听过的最好的反馈。她说有时候我们可以用更平等的方式和孩子讨论,包括一些规则,要求他们做什么,我们能不能先问问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虽然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已经觉得他们和孩子的关系是尽可能平等的,但是那个程度是不够的。

我在Xi看了一个夏令营,做了批判性思考。大主题是想秦始皇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开头的话题特别小。“学校为什么要给孩子布置作业?”“你想做作业吗?”关键不是让他们得出结论,而是让他们学会想法和论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告诉他们,我们只是在谈论这件事,而不是分歧。你会很惊讶,当你给他们选择的权利时,有的孩子会说学校可以安排作业,有的孩子会反过来说可以给老师安排作业。

有时候孩子不想要绝对的自由。比如我出差,我以为他们肯定说不喜欢。没想到他会告诉你,他喜欢“你每次都会带回来新的东西和我们分享”。所以,多一点自由会有更好的效果,但抓得越紧,越叛逆。

论文:其实我不能说人的教育很好,可以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周轶君:你完全正确。我一直强调我拍这部电影不是为了告诉大家我找到了最好的方法。我希望最大的启示是,如果父母愿意寻找不同的方式,你会找到一种既能启迪自己,又适合孩子的方式。

论文:我特别喜欢芬兰老师说的那句话。“现在的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做什么事情都很快。我的目的是让他们慢下来。读书可以让他们慢下来。”而中国学生经常听到的是,加油!你要干嘛?...你如何看待这种没有竞争力的学习?

周轶君: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完全接受“不留作业”和“不考试”的概念。我对绝对自由也有所保留。比如我不在家的时候,我妈从上海带数学题给我女儿,我妈打电话给我说,你觉得你女儿暑假回来十年内忘了加减是怎么回事?我说了动手!老公打电话给我,告诉我你妈妈给她的问题在学校外面,比她现在学的高两个年级,今天是星期天放假。然后我老公说,你看,我们小的时候不是这样学的,我也没有变笨。我说你可以变得更好。哈哈,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所以我没有处理这个矛盾。我告诉我妈妈你应该放松一点,她真的不想做。然后我跟老公说,如果她能做几道题,她就做几道题。我是一个温和的人。说到底,我们的父母有一个好办法,最后的结果不是你能控制的,所以你必须放弃。

The Paper:拍摄完纪录片,你对这些国家的教育有什么直观的感受?

周轶君:我认为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的家长会这么焦虑!六个国家,日本和芬兰有点接近,芬兰是地理上离日本最近的欧洲国家,在语言体系、文化审美,包括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表现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相似性。印度和以色列有点像。表面上看,他们很混乱,各行其是。当他们对一件事不满意时,他们会有强烈的自助意识。例如,以色列是一个创业的国家。一个13岁的以色列孩子交出了他作为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的名片。

中国和英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英国特别注重学术成就,这是僵化的。英国的补习教育行业也是一个几十亿英镑的大行业,但辅修数学、物理、化学的科目主要是中国和中东家庭,而英国人在外面补充弹钢琴、画画等偏艺术的科目。中国的焦虑可能最接近印度,这可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可能是经济社会的剧烈转型,让我们的父母变成了与过去父母不同的一代人。过去经验的借鉴性不强,未来不可预测。中国人传统的出人头地思想特别深刻,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

我一直觉得我们对什么是成功人生的定义特别狭隘。清华北大然后白领的职位是我们心中相对理想化的生活。你如何度过你的一生?我们心中都有一个标准。社会高度趋同。做非主流很难。其他人正在补课。你不化妆吗?你不焦虑吗?

The Paper:父母不希望孩子太累,嘴上义愤填膺,却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被困住。他们永远不要在花钱上手软,要补课到老。

周轶君:我的一个大学同学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给孩子补课就像去赌场。无论你赚多少钱,除非你能赢而不倒下,否则你总是会输。”我很难想象补课,因为我的孩子才上小学一年级,但是我觉得我会因为补课失去什么,第一个就是体育锻炼。

日本孩子的运动训练太强了,两个年轻的摄像师都跟不上孩子。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长大后的差异。中国孩子特别聪明,有很好的批判性思维。当他们走路时,他们经常不能走路。体育锻炼实际上可以促进大脑发育。上次在Xi安拍照,遇到一个写书法的老人。我问他的孙子们是否会向你学习。他说孩子们没有时间补课。我只是在想,我们是不是有点绝望?

我在印度学的一套先进的教学方法叫SOLE。让孩子直接上网,问一个大问题,然后自己找答案。其实家长也可以这样做。父母不可以在周日送孩子去学英语,然后在楼道里看手机。你可以尽你所能教他们。比如钓鱼其实可以学到很多水文和鱼的知识……但是告诉中国家长也没用,而且钓鱼不考高考!我高考作文分数很高。我写的是钓鱼,因为我爸爸会钓鱼,这其实是有用的。

The Paper:因为中国父母其实兴趣爱好很少,时间也不够,大家都忙着赚钱。

周轶君:这就是我当时在芬兰特别感动的原因。他们没有任何竞争。如果他们喜欢某件事或做了某件事,他们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否做得好。他们不会保持这种兴趣,因为他们做得很好。如果他们做得不好,你就会放弃。养老院的老人会有自己的爱好。当我看到它时,我非常感动。我说我在中国看到多少人在学校是好学生,找到了好工作。当他退休后,你发现他没有爱好。

一个人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长大,所以他不能保持自己的兴趣。你看到一颗心渐渐枯萎,这是我最难受的部分。我当时在芬兰语课上特别感动,我说他们真的是终身学习。

论文:现在中国很多家长都有“把宝宝经营成事业”的想法。你怎么想呢?

周轶君:我很欣赏它。因为我经常对孩子说的是:“别管我,妈妈有妈妈的生活。”他们都是比我细心的父母。说实话,很难想象我的宝宝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我给了她所有我认为最好的教育。我的期望是不是越来越高了?她达不到预期我该怎么办?我女儿一踢足球就很开心,没人教他的时候,她踢得很好。我觉得人长大了,简单的开心时刻越来越少了,那就让她现在开心吧。

报纸:日本的早期教育相当好。为什么成人社会趋同严重,压抑,出生率低,自杀率高?你怎么想呢?

周轶君:是的,我也看到很多观众在谈论这个问题。首先,没有一个国家有完善的教育,对吗?就像你刚才提到的日本学区,妈妈的表现其实很重要。其实电影里提到,在日本当妈妈不容易。当然,由于篇幅有限,没有办法深入挖掘。据说日本有一部电视剧,讲的是母亲因为父亲的职业会有成绩,孩子也会有这种意识。然后在丈夫中地位最高的母亲经常派一个在丈夫中地位低的母亲,最后母亲因为压力大自杀了。所以日本社会的问题就是这种高要求的人的收敛。影片谈到了欺凌,也谈到了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次,我不认为今天的日本社会是一个可怕的社会。其实日本社会还有另一面。日本人做事完美高效是真的吧?东京奥运会将于明年举行。我坚信他们会做很多让当时全世界都感到惊讶的事情。热情还在,压力真的很大。然而,他们的社会正在不断反思这个问题。新一代的孩子希望他们有个性。和藤幼儿园一样,孩子的校服可以选择自己的颜色,甚至可以选择不穿校服。而且,设计师在建第二个幼儿园,就像第一个幼儿园一样,日本希望他们裸体。最后,我拍了一部电影给你看一个漂亮的女人,但是这个漂亮的女人鼻子上有一颗黑痣。黑痣我没说太多,因为容量没那么大。我们没有回避这些问题,他们都提到存在抑制收敛的问题。

The Paper:拍了这么一部纪录片,你觉得什么是“真正的学习”?

周轶君:没有人生来就没有学问。一个学生不擅长数学。芬兰老师从来不认为是学生的问题,而是老师的教学方法。他们会和孩子玩一些他喜欢的东西,但他们在偷偷加数学。他们相信“东西”就在那里,他们的方式是激发它。在芬兰的时候,特别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老师相信学生,家长相信老师,整个社会也相信学校。这种信任链让你不用考试就能坚持,甚至没人监督老师怎么教。这种来自底层的信任会持续很长时间。要好好学习,首先要好奇。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开始的动力,然后想清楚为什么要学。最终目标是什么?我今天写这个词不是为了明天交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