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湖南卫视首播的现代革命历史电视剧《百炼成钢》。电视剧第一集,一群年轻人在上海码头乘船,漂洋过海来到法国勤工俭学。途中,陈延年和陈乔年对新青年创始人表现出傲慢的态度,引起了这群年轻人的不满。
双方吵了起来,在船上打了起来。
从电视剧中的这个片段,可以反映出《新青年》在中国青年心目中的巨大影响力。
1915年9月15日,一份新的出版物《青年杂志》出现在上海街头。
第一期第一卷,创始人陈中扶先生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题为《向青春致敬》的刊物,盛赞“青春如早春,似朝日,似百花含苞待放,似利刃新开拓,人生最宝贵的时期。年轻人对于社会就像新鲜活泼的细胞对于人一样。我们以“独立而不是奴隶”、“进步而不是保守”、“进取而不是退休”、“世界而不是锁国”、“实用而不是想象”、“科学而不是想象”六个标准期待年轻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
《青年杂志》出版之初,发行量并不大,每期只有1000份。这种印刷赚不到钱,甚至成本回收都很成问题。《青年杂志》的投稿人中,没有名人,只有一些不知名的年轻作者。
从1916年9月1日出版的第二卷第一期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陈中扶先生再次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人做“斩断为官致富的思想,内显个性发展,外显群体贡献”的新青年。
但是《新青年》的发行量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处于无兴趣的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状态,陈中扶等人想尽了办法。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迁到北平。北平是当时中国的文化中心。在北平办刊有助于提高《新青年》的影响力。
不仅如此,《新青年》从第四卷第一期开始,只出版白话文,使用新的标点符号,走在白话文运动的前列。《新青年》成为当时第一个用白话文宣传新思潮的刊物。
然而《新青年》还是没有达到创始人想要的效果。我的身边到处是锣鼓喧天,唱得热闹,却没有一个“敌人”出来战斗。正如周树人先生在《序》中所写:“他们在办《新青年》,但当时似乎没有人同意,也没有人反对。我想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
恐怕是一个媒体最大的悲哀,没有人赞同,也没有人反对。
新青年的创始人并没有灰心,绞尽脑汁想做出改变。不久,《新青年》导演并演出了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双春”事件。
1918年3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三期出版,上面有两封信。第一,钱宣彤用“王京选”这个笔名,用文言文写了一封信,以一个卫士的口吻,蓄意攻击包括胡适新诗在内的新文学,指责辛亥革命后世界的衰落和道德的沦丧。第二,刘半农作为我们的通讯员,代表《新青年》写了《斧王·璟宣书》,并一一批驳。
这两封信发表后,确实引起了反响——翻译家林纾、北大校长蔡元培等学术名人发表文章并加入讨论阵营。一时之间,《新青年》发行量大增,最高印数达到1.6万册。林纾将《新青年》作为新文化、新思潮的抨击对象,使《无名》杂志在知识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高。
可见《新青年》非常了解媒体的运作规律,再次率先制造舆论。
1918年后,《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蔡元培、胡适、、周作人、俞平伯、陈衡哲、康、沈建世、沈、王敬之、陈衡哲、陈等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都在《新青年》发表过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四卷第五期。
从此,《新青年》这个名字在中国流传开来,成为青年知识分子的启蒙杂志。
1926年7月,《新青年》宣告停刊。从1915年9月到1926年7月,《新青年》坚持了11年,共出版了9卷第54期。《新青年》因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影响了几代青年知识分子,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