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一般多少钱 90后养老数据曝光 39岁住进养老院:人一生要赚多少钱 才敢安心养老

栏目:汽车 2021-12-02 05:21:26
分享到:

近日,“90后养老大数据”“三成年轻人选择抱团养老”等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

其实,不单止是90后,90后的年轻人也已经在考虑养老的问题。

微博上有一条高赞消息,说:我才二十多岁,已经觉得这辈子不会遇到最爱的人了,甚至开始去养老院了。

虽然很好玩,但年轻人认真考虑养老不是开玩笑。

“年轻人加油赚钱,老了可以赡养老人”;

“90后被迫提前做计划”。

近日有新闻报道,重庆“空窝青年”39岁IT男顾月成为养老院最年轻的居民。因为身体问题,他开始了提前养老、晒太阳、每天和老人聊天追剧的模式。

王尔德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年轻的时候,我觉得钱是最重要的。直到老了才知道。原来是这样的。”

当你老了,你的眉毛会下垂,你的未来会变得暗淡和不确定。

在我看来,“养老焦虑”绝不是无病呻吟,因为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如何心安理得地变老已经成为一种竞争。

一个

社会决定上限,能力决定下限

经济学中有个名词叫“灰犀牛”。根据MBA智库百科的解读,灰犀牛是一种潜在危机的隐喻,概率高,影响大。对于八九十岁的“夹心一代”来说,养老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灰犀牛。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2.5亿,占总人口的18.1%,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亿。老龄化加速的社会现实是“养老焦虑”的主要背景。

在这种情况下,“养老”问题更像是悬在年轻一代头上的一把刀。

根据年轻人的现状,对1217名18-35岁年轻人的调查显示,89.6%的年轻人认为从现在开始有必要考虑他们的养老问题。年轻一代中,51%的受访者表示今年已经开始储蓄,高于2019年的48%和2018年的44%。

对于个人来说,陷入“养老困境”其实是对未来的恐惧,与金钱有直接联系。

来自北京大学的才女刘媛媛在她的书中说:“对于大多数游走在北方和北方的年轻人来说,在奋斗的最初几年,金钱和理想几乎可以划等号。这不是简单的拜金,而是需要钱来生存,需要钱来维护尊严和承担责任。”

知乎上有一个很流行的问答:“如果时光倒流,你最想做什么?”

底下有一句好评:“如果时光倒流,我只有一个念头——存钱。不想早起贪了一个月。房租一旦交了,我就要回到解放前。它总是漂浮在大城市。没有房子,也没有存款。等你老了,连养老院都住不下。”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如果从30岁开始存钱,平均每个月只能存1334元。大多数年轻受访者将储蓄目标设定在150万左右,退休目标年龄在57岁左右。他们有27年的时间来储备资产。这样,我们应该每月节省4629.63元才能实现目标。

理想是充实的,现实是骨感的,年轻人的养老压力就来自于此。

豆瓣上有个组织叫“绝望拯救团”。这里有一群90后,存款10万+。这些年轻人每天谈论的话题都是围绕“赚钱”展开的。

“退休前应该存多少钱?”

"如果发生突然变化,你的储蓄能支持你吗?"

这样的硬核储蓄执行力,是应对“养老困境”的有力武器。

俗话说得好:“只要赚钱的速度比变老的速度快,“为老人焦虑”就追不上我。”

2

摆脱养老困境,坚持长期主义

前段时间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了美国女孩RobynBri的故事。作为一名90后,她从8岁开始就对理财有所了解,前两年为自己制定了完善的养老计划。

8岁时,她帮邻居遛狗;10岁,帮邻居带孩子,期间她成功积累了4个客户,对自己的时间做了详细的规划,并按月与客户结算。年轻人打零工赚的钱大部分都花在买衣服和娱乐上了。罗宾有不同的选择。她把赚来的钱都存起来用于投资,并支付日常开支。

罗宾的突出之处在于她对自己的规划。每年,她都通过储蓄来存钱,她尽可能多地将钱存入高收益的储蓄账户。同时,她还在美国银行的子公司Merrill Edge开设了两个投资账户,其中一个是RothIRA养老计划账户,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免税。另一个是她28岁准备用来买房的专用账户。

根据退休规划网站Newretirement的计算,如果Robyn能以每月2000-3000的速度存钱,那么到50岁时,她的养老金将接近或超过300万美元。

可见,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长期的复利,摆脱养老困境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你不想花时间规划,甚至有负债的倾向,你很可能难逃养老的窘境。

因为当你还没有开始为老年人储蓄的时候,有些人已经通过资产配置实现了长期的“钱生钱”。

毕业后,朋友小J顺利进入杭州一家大型工厂,工资高,工作待遇好。美中不足的是工作强度太大。

作为90后,小J坚信,只有提前做好规划和投资,养老才不会成为大问题。经过三年的积累和努力,她已经存了11万元,有了裸辞的信心。三个月后,她成功找到了一份比以前更轻松、薪水更高的工作。

她说:“提前计划让我的生活更自由,有了更积极的选择。”

有自我规划意识的人最终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要有自我规划意识。

面对来自未来的各种压力,主动规划是“积极的”。学会给自己加分,把自己的优势资源加起来,让自己的钱更有价值,让自己更有价值。

在内卷化时代,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稳定是唯一出路

2016年,NHK拍摄了纪录片《硬块一代:老年破产悄然逼近》。

它讲述了出生于1947-1949年的日本婴儿潮一代的故事。其中80%属于工人阶级,是支撑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度过了青春,却在日本经济衰退时期步入老年,面临着吃不饱、不会开车、没人社交、零积蓄的残酷现实。

看完这部纪录片,很多年轻人突然意识到:“这和我不无关系”,“现在不存钱,以后我也会这样。”

作为普通人,应该如何规划提前养老?

网友@ Leopard根据自己的经历分享了自己的“养老规划”。他说:“我是一个‘厌恶风险’的人,养老金对我来说是一个双线并行的东西。”

一方面,一定要分散风险,系统学习理财知识,不要跟风购买理财产品,但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可以选择稳定的基金;学会投资自己,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有情绪压力,要及时调整。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自己的能力以及学习、工作和输出的能力。他说:“我没有完全确定的养老方式,但简而言之,我想不断走向更多选择的道路。”

80、90后就像夹心饼干一样夹在中间,在承受资源被瓜分现实的同时,也要面对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养老金预期已经开始影响年轻人的职业选择,无论是回家考公务员还是继续坚持996。

无论选择哪条路,只要坚持走下去,就能在这条日益多元化的赛道上闯出属于自己的一天。只有得过且过,放飞自己才是死路。

写在最后

有人说:“衰老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阶段。但优雅地变老只是一些人的特权。”

所谓“养老困境”,只是年轻人在激烈竞争下对未来的恐慌。那么,应对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计划,提前计划,未雨绸缪,不要渴挖井。

80后、90后这一代人,把岁月向前推,应该在该奋斗的年纪努力奋斗,对得起自己的未来。

本文来自MBA智库。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和成长的平台,有热点和干货,有顶级管理知识和高级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