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在地下室自燃的Model S,因为电池和热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让特斯拉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个品牌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贴上了先进、技术、高端的标签,如今却成了负面新闻的不断来源。然后,“特斯拉自燃”和“特斯拉回应车辆自燃”是微博上的两个热搜。
事实上,一场更大规模的捍卫特斯拉权利的运动已经展开。此次维权的发起者不是普通消费者,而是中国最大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平台“神马专车”。
这三块广告牌看起来更像是神马专车的无奈之举,但背后反映的却是特斯拉对中国业务的忽视,以及目前的发展困境。
客观来说,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的先进代表,被无数后来者模仿。2014年一进入中国,就引发了抢购潮,引发了无数热议。当时,很多商界人士都以拥有一辆特斯拉汽车为荣。
但随着比亚迪、蔚来汽车、小鹏等车企的发展,特斯拉开始被圈起来,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
早在2017年,特斯拉在中国的营收同比增长超过90%,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然而之后,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出现了疲态,在上海建厂的消息几经失败也没有落实。爆料资金链出现危机,召回10万辆换螺丝,随后爆料产量严重不足。此外,特斯拉在中国频频遭遇降价事件、员工售后态度、汽车自燃等诸多负面风暴。,而“需求危机”早已初具规模。
为了缓解销售疲软的局面,特斯拉在今年年初大幅调整了旗下所有车型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但降价后,Modle 3汽车的交付被推迟,不仅损害了已经购买特斯拉的中国消费者的利益,也让对其抱有期待的车主失望。
而且今年以来,关于特斯拉产品和售后问题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逐渐改变了消费者对它的期待和认知。中国青年网报道,据初步统计,全球范围内特斯拉S/X系列电动车事故已近或超过50起。
就在4月21日自燃事故发生的前两天,杭州一位车主去特斯拉服务中心洽谈电池和充电事宜时,一位特斯拉中国员工用英语对他们大喊:“你们两个滚!”
在评论网站consumeraffairs.com上,特斯拉获得了108位批评者的2星评价。除了最近的一条评论,所有的评论都来自一个明星,大部分的投诉都是关于客服的,也有一些是关于质量的投诉。特斯拉已经成为这个网站上最差的汽车品牌。
所有这些负面的评论和消息最终都会阻止主流消费者和潜在买家购买特斯拉汽车。虽然特斯拉大幅降低了Model 3的价格,但对价格不是很敏感的消费者其实更注重特斯拉带来的体验,以及安全和维护保障。
不可否认的是,一系列危机导致特斯拉品牌价值暴跌,这直接体现在其财务报表上。
不久前,特斯拉发布了2018年年报。虽然营收大幅增长,但销量同比下滑,Model S和Model X车型销量下滑。特别是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的营收同比下降15.4%,在全球市场仅占6%。
创始人马斯克似乎终于意识到特斯拉的危机,随之而来的是支出削减和大规模裁员。今年1月18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向内部员工发出公开信,宣布将裁员7%的全职员工,只留下最关键的临时工和合同工。紧接着,特斯拉宣布未来将在网上销售所有产品,并逐步关闭线下直营店,从而实现约6%的成本节约。
与此同时,马斯克还接替了特斯拉五年大将道格·菲尔德,亲自负责监督特斯拉Model 3的生产,并继续创造无人驾驶等“科技含量丰富”的神话,试图重新获得资本圈的青睐。
虽然这种补救措施可以暂时改善特斯拉的财务状况,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车主的实际需求,因为特斯拉在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方面还是没有做太多。
本质上,特斯拉从成立之初就一直想打造超个性的产品,这是它的优势。但正是因为“个性”方面的创新太多,导致产品迟迟不发货,过于标新立异,这也导致特斯拉忽略了很多基础问题。世界范围内过早的个性化定制,在产能和品控方面无法满足消费者,导致大量客户退货,特斯拉陷入困境。
处于风口浪尖的特斯拉,在核心部件上已经失去了链条,比如车门故障、悬架控制臂断裂、油漆涂装不均匀、空气控制系统问题。可以说,它未能满足传统汽车行业的基本要求。至于悬架和气动控制系统,既体现了传统汽车工业的基础,又彰显了创新实力,特斯拉做得非常不够。
危机之下,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应该意识到,通过不断渲染无人驾驶、芯片和更高科技含量的故事,虽然会增加戏剧性和公司估值,但远不能改善其在中国的销售困境,只会让更多“三块广告牌”不断出现。
作为特斯拉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如果中国不能持续提供足够的汽车、及时有效的服务和更好的品牌效应,如果继续一次次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和售后忽视问题,无疑会被用户果断抛弃。毕竟中国消费者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
也许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应该考虑从傲慢的祭坛上退下来。